寫出影響力|我的自媒體「日更」秘訣(上)——從Day 1到Day 120+,我經歷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我的方格子專欄《由0到1:寫出影響力》,我會不定期分享「我如何靠文字「寫出影響力」,同時幫助他人也寫出「自己的個人品牌」。
如果你想及時收到內容,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將高含金量的內容寄到你的Email:用寫作,打造你的個人影響力!✍️🚀

今天我會分享《我的自媒體「日更」秘訣》。

在思考如何將我的「自媒體日更」秘訣,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給你時,我才發現任何的「秘訣」都是由「個人心路歷程」總結得來的。

假如我沒有先解剖「我在日更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你可能會覺得我說的秘訣只是「技巧」,卻不知道「從何而來」。

因此在今天這篇《日更秘訣上集》,我會分階段說明我從Day 1到Day 120+都經歷過哪些掙扎?我又嘗試了哪些方法幫助我克服困難?最後取得了哪些成果?

將這段「實踐與調整」的過程揭露出來,一方面能讓你在踐行時,感覺到你的「掙扎」不孤單,另一方面你也才更能理解我的秘訣是怎麼來的


我的自媒體「日更」心路歷程

Day 1 之前

在我的書《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中有提到,過去4年我實施「社群媒體戒斷」,因此很長時間我都沒有「滑社群媒體」,更不用說「懂得如何經營自媒體」,完全是一個「自媒體小白」。

而我這個小白,因為在出書的過程中,聯繫出版社四處碰壁,才發現「經營自媒體」的重要性。

我不知名、沒有追蹤者,這些是如今已面臨蕭條的出版業者眼中的「大忌」,直接被判「死刑」。

是啊,他們怎麼敢把資源投注在一個不知道有沒有買氣的「素人作者」身上呢?

但也正因為「被看不起」,激發了我的求生鬥志。

2024年初,知道Threads和使用Threads的人還很少,我決定在一個「比較少人認識」的地方開啟我的「自媒體實驗」(做不起來的話也不至於丟臉)。然而,當時我並沒有想著「日更」,只是「不定期」丟丟文字試試水溫。

好笑的是,起初我就彷彿在和「空氣說話」,按讚數0、留言數0,這讓我一度感到挫折,甚至在「堅持和棄用」之間擺盪。

然而,我也不是在這個平台全然無收穫,在觀察其他「高讚數」的貼文之後,我發現讀者喜歡「聽真話」、「看故事」、「蒐集乾貨」,我開始朝這個方向調整我的發布內容。


Day 1-Day 10

在Threads試水溫大約2個星期後,我獲得了第一篇超過50按讚數的貼文「從世界上消失幾個月,再像重生一樣歸來」。

這個標題啟發自一個YouTube博主Dan Koe的一期影片,描述它觀察很多成功人士,不是一味努力,而是會定期隱身修整,再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

正巧我在書中寫到「類似的個人經歷」,第一次申請海外研究所顆粒無收、疫情申請工作又四處碰壁,最終閉關半年,釐清自己的目標以及可行的下一步,在第二次申請海外商學院時,錄取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校。

我很喜歡這個標題,甚至我正是受標題吸引而「點擊進去」。這啟發我用「相同的標題」,但描述自己的故事。

沒想到一槍命中,那也是我首次看到「追蹤數增長」。

原來能擊中我的標題,也能擊中別人!

第一次在社群上獲得正向反饋,我像打了雞血一般,決定開始「日更」。不能辜負「陌生追蹤者」的期待呀!

我已經有「寫書的內容」作為資料庫後盾,日更看起來是可行的。

接下來幾天,我都從自己的書中找到幾個「有價值的段落」,發布到Threads上。

雖然按讚數只在個位數,但已經不再是0,我終於有向世界對話的感覺,面對每個新增的留言和追蹤者都熱情回應。


Day 10-Day 30

接下來幾天我都像「坐上火箭般」,直衝雲霄。

每天的點讚數,又比昨天的增加了一點。

這種不斷感受到「進步」的感覺真好。

看著每天幾百+的粉絲增長數,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興奮和動力」,但同時我也注意到,我在社群媒體花費的時間越來越長,彷彿回到社群媒體戒斷前的自己,手指總是無意識點開Threads的圖標,看看有沒有新通知。

「日更」因為有前幾個月寫書累積下來的「內容庫」,讓我不至於缺乏題材可發,但同時我也擔心以日更的頻率來發,很快內容也會發完,因此不斷在創作「新內容」。


Day 30-Day 60

如今,快速增長的粉絲數變成日常,我也不再像剛開始一樣興奮了,取而代之的是「社群媒體焦慮」。

我還是不習慣將自己的想法每天曝光在公眾前,有些天我很想「塞進地洞」裡休息,不想看到外界任何評論,然而大多數「社媒定時發送貼文」的軟體都尚未支援Threads,我只得逼迫自己打開Threads發文。

同時,我越來越感受到「虛擬」與「現實」脫離的感覺,這些增長的粉絲,我看不見摸不著,就只是數字而已。我的粉絲透過貼文了解我,但我完全不了解粉絲。他們的背景是什麼?是為了什麼追蹤我?

我開始尋求解決方案,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粉絲數量」變得更有實感。

也是這時開啟了建立「私人社群」的想法,讓我與粉絲有「雙向溝通」的管道,同時也讓我得以篩選哪些是「超級支持者」、哪些只是「網上的過客」。

我學會建立自己的「數位產品」、「電子報」、「私人社群」,將虛幻的粉絲數目,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email清單」。透過不同管道蒐集粉絲的 Email,我能更清楚他們的興趣,以及他們希望從我這裡獲得的內容。


Day 60-Day 90

到了這個階段,好像已經把「書裡寫過的題材」發的差不多了。

為了維持好不容易搭建的「社群媒體熱度」,現在的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今天要發什麼」,這讓我開啟一天的心情從「輕鬆愉悅」變得「神經緊繃」。

演算法會根據我發的內容,不斷推薦與我相似的創作者給我。

為了尋找更多靈感,有時我也會看看這些創作者發了什麼,結果這帶來更多焦慮,怎麼大家都寫得這麼好?怎麼有那麼多題材?

我才發覺「保護創作自信」的重要性。

我不再花太多時間瀏覽社群內容,而是花更多時間在實體書閱讀、獨處思考,來保護我的創作能量,以及持續汲取創作靈感,才能繼續完成「日更」目標。


Day 90-Day 120

日更居然已堅持了三個月,也是這時發現,許多曾經活躍的創作者漸漸停更,我沒想過自己能堅持這麼久。

這時,我已經開始對自己「經常寫作的內容主題」感到疲乏,甚至從讀者角度揣摩,每天看到相似的內容,是否也會覺得「厭煩」呢?

老實說,每天思考創新的內容,也經常讓我有「靈感枯竭」的感覺。

而且,我想將更多時間花在「其他專案」,比如製作付費的數位產品和課程。

這種糾結的情緒,讓我不斷思考是否自己也應該「停更幾個月」呢?

但我不想荒廢好不容易搭建的「日更習慣」,因此我開始思考有什麼方法能讓我能提升「自媒體產文」的效率。

我從其他創作者中接觸到「舊文新用」的方法,即是將已經寫過的貼文換個角度重寫;或是換個標題重發

這大大提升我的自媒體發文效率,原先需要每天花1小時寫新的貼文,現在縮減為10分鐘,同時依然可以維持相同的社群活躍度。


Day 120+

在連續更新4個月之後,我已經習慣了「每天更新」的強度。

再加上2024年後半段,有越來越多自媒體排文軟體開始支援Threads,我不再需要每天固定時間上線貼文,因此有了更多「時間彈性」。

每週我會安排一個時間段,將接下來一週的「自媒體的貼文」排程完畢,我每天就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客戶服務」以及「其他能給我帶來變現的專案」上。

一系列優化之後,現在在自媒體運作上,我每週可以用最少的時間(1-2小時),達成以往可能需要6-7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事情。


這是自媒體日更4個月後的最終成果:10K+的粉絲數、500人+的email清單、200人+的私人社群。

因此下一篇,我會分享這段歷程總結下來的「日更秘訣」,敬請期待。



嗨,我是Eve,前新加坡管理顧問,2024年開始在Threads上寫自己的故事,3個月內寫出200萬流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個人故事獲主流權威媒體(《商周》《遠見》《1111》)轉載。

在《由0到1:寫出影響力》這個專欄中,我將用我個人的經歷告訴你「如何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打造有辨識度的個人品牌」。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系列,歡迎追蹤或加入我的沙龍😉

如果你想及時收到內容,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將高含金量的內容直接寄到你的Email:用寫作,打造你的個人影響力!✍️🚀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格編⭐桑桑-avatar-img
2025/03/06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4
推推,持續經營真的很不容易! 看到你每次不同的內容也都激勵著我 :)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4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6
2
格編⭐桑桑 真的!剛開始覺得日更簡直就是自虐啊~後來就漸漸習慣了。很開心能成為你的動力來源:D
2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3/08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2
日更找靈感好不容易啊! 收到《出版你的第一本書:這是我親自用過的數位工具》的上架通知,download了,很多謝你的資訊👏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2
劉懿璇 Eve Liu-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9
2
黃璧怡 日更真的不容易,但養成習慣後,靈感也會變得更敏銳!💡 期待你的心得,也希望這份《出版你的第一本書:這是我親自用過的數位工具》能幫助到你!📖✨
2
太有方法跟效率了,真是望塵莫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故事的產生,勢必發生在「你經歷了不同於一般人」會經歷的事情的時候。大家不會想看一個「與你我生活都相似」的故事。你可能抱怨說,我的生活就是「一成不變」,很難有什麼「波瀾壯闊」的劇情,該怎麼辦?如果我和你說,你其實可以「主動創造故事」呢?我用以下4種方法為我的人生增加「故事性」,增加「寫作籌碼」
克服寫作恐懼,並提升寫作效率的方法。文章從瞭解恐懼根源、改變寫作心態(完美主義到狗屎主義)、建立寫作習慣(結合既有習慣)和保護寫作時間等方面,提供實用建議。
許多人想寫故事卻動不了筆,原因在於缺乏自信、害怕回憶過去、擔心他人眼光。文章指出,每個人都有故事,即使看似平凡,內心世界的波動、對事物的解讀與選擇都獨特而珍貴。回憶過去並非軟弱,而是建立心靈地基的過程,有助於面對未來挑戰。擔心他人眼光更是多慮,適當的自我揭露反而能增強讀者親近感,讓理念更具說服力。
普通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影響力」、「信用」很容易取得,那麼它也不會具有如此高價值。持續的發送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聽起來很容易,實則是非常「反人性」的。就如同每個人都知道「健身有益健康」,但是總是遲遲拖延去健身房的時間。因為人性喜歡「偷懶」,不擅長「堅持」。
「影響力」是21世紀最有價值的東西。個人影響力越大,越不害怕「被公司/平台綁架」,你才真正獲得「自主選擇工作」的自由。為什麼?...
AI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獨特的故事,而個人故事是無法被AI複製的。建立個人品牌力是關鍵,透過長期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累積信用和社會資本,才能提升個人價值,避免被AI取代。
故事的產生,勢必發生在「你經歷了不同於一般人」會經歷的事情的時候。大家不會想看一個「與你我生活都相似」的故事。你可能抱怨說,我的生活就是「一成不變」,很難有什麼「波瀾壯闊」的劇情,該怎麼辦?如果我和你說,你其實可以「主動創造故事」呢?我用以下4種方法為我的人生增加「故事性」,增加「寫作籌碼」
克服寫作恐懼,並提升寫作效率的方法。文章從瞭解恐懼根源、改變寫作心態(完美主義到狗屎主義)、建立寫作習慣(結合既有習慣)和保護寫作時間等方面,提供實用建議。
許多人想寫故事卻動不了筆,原因在於缺乏自信、害怕回憶過去、擔心他人眼光。文章指出,每個人都有故事,即使看似平凡,內心世界的波動、對事物的解讀與選擇都獨特而珍貴。回憶過去並非軟弱,而是建立心靈地基的過程,有助於面對未來挑戰。擔心他人眼光更是多慮,適當的自我揭露反而能增強讀者親近感,讓理念更具說服力。
普通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影響力」、「信用」很容易取得,那麼它也不會具有如此高價值。持續的發送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聽起來很容易,實則是非常「反人性」的。就如同每個人都知道「健身有益健康」,但是總是遲遲拖延去健身房的時間。因為人性喜歡「偷懶」,不擅長「堅持」。
「影響力」是21世紀最有價值的東西。個人影響力越大,越不害怕「被公司/平台綁架」,你才真正獲得「自主選擇工作」的自由。為什麼?...
AI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獨特的故事,而個人故事是無法被AI複製的。建立個人品牌力是關鍵,透過長期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累積信用和社會資本,才能提升個人價值,避免被AI取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之後,我成立了"寫作破框實驗計驗",短短的三天內有超過30個人加入群組,這個訊息我沒有公開張貼在社團、臉書。就是針對以前有上過我課程的群組,我的個人LINE群,和參加職涯破框的LINE群。 臉書、社團都沒有公開,但還是來了30個人,大部份的人是完全沒有經驗,連如何下筆?要寫在什麼部落格都
Thumbnail
這本書將教你如何在寫作上成功。作者提供了寫作心法和實際作法,包括如何尋找靈感、讓文章內容一目瞭然,以及如何妥善使用副歌等技巧。文章中還強調,寫作的最大價值來自於每個人獨特的生活體驗,因此每篇文章都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創作,展現自己的時代,但仍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開始動筆寫作。 本文分享 3 個可以馬上使用的小技巧,從這些技巧開始,不斷累積自己的創作經驗與能力。
Thumbnail
如何寫出一篇影響力文章?我參考了《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這本書,想要分享寫出一篇好文章的 5 個關鍵步驟:吸引人的標題、觸動痛點的選題、獨特觀點、清晰邏輯和簡單通順的表達。 不管你是內容行銷還是自媒體,了解如何通過這些方法讓你的文章在茫茫網海中脫穎而出,一定能幫助你獲得更多讀者關注與共鳴。
Thumbnail
看過我前面的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正在著手出版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25歲出書?可能有人會覺得,應該我從小文筆就很好,很早就立志當文字工作者吧!也有人可能會想,這麼年輕,你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支撐,去寫完一本書嗎?
Thumbnail
原本沒有寫作固定習慣的我,自從受到新加坡作家室友的啟發,在去年立定了一個「出版自己的書」的計畫後,開始投入規律寫作的行列。從去年八月份開始,不知不覺已過了九個月。分享我的寫作心得...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之後,我成立了"寫作破框實驗計驗",短短的三天內有超過30個人加入群組,這個訊息我沒有公開張貼在社團、臉書。就是針對以前有上過我課程的群組,我的個人LINE群,和參加職涯破框的LINE群。 臉書、社團都沒有公開,但還是來了30個人,大部份的人是完全沒有經驗,連如何下筆?要寫在什麼部落格都
Thumbnail
這本書將教你如何在寫作上成功。作者提供了寫作心法和實際作法,包括如何尋找靈感、讓文章內容一目瞭然,以及如何妥善使用副歌等技巧。文章中還強調,寫作的最大價值來自於每個人獨特的生活體驗,因此每篇文章都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成長和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師北宸寫作法和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及萬能寫作法的核心三元素。通過讓寫作成為利器,作者提倡讓寫作成為過好生活的最佳利器。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創作,展現自己的時代,但仍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開始動筆寫作。 本文分享 3 個可以馬上使用的小技巧,從這些技巧開始,不斷累積自己的創作經驗與能力。
Thumbnail
如何寫出一篇影響力文章?我參考了《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這本書,想要分享寫出一篇好文章的 5 個關鍵步驟:吸引人的標題、觸動痛點的選題、獨特觀點、清晰邏輯和簡單通順的表達。 不管你是內容行銷還是自媒體,了解如何通過這些方法讓你的文章在茫茫網海中脫穎而出,一定能幫助你獲得更多讀者關注與共鳴。
Thumbnail
看過我前面的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正在著手出版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25歲出書?可能有人會覺得,應該我從小文筆就很好,很早就立志當文字工作者吧!也有人可能會想,這麼年輕,你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支撐,去寫完一本書嗎?
Thumbnail
原本沒有寫作固定習慣的我,自從受到新加坡作家室友的啟發,在去年立定了一個「出版自己的書」的計畫後,開始投入規律寫作的行列。從去年八月份開始,不知不覺已過了九個月。分享我的寫作心得...
Thumbnail
原「主編後記」裡的分享(新單元新嘗試)。思考著,如果能讓更多人接收到這些知識點就更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