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互動

含有「人際互動」共 1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FreenBecky 的方式就像在說:「我們不會因為你們期待,就刻意做什麼,但我們依然珍惜你們的存在。」就像是在對待熟悉的朋友,不刻意迎合誰,這種穩定、成熟的關係,才是真正長久的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際互動中,預設、期望、假設帶來的落差所引發的心理現象。 小到衛生紙,這種各式各樣的日常瑣事。 一場內心獨自蔓延的獨角戲。
旅人小萌-avatar-img
旅人小萌
2025/02/08
澄風-avatar-img
1
回覆
澄風-avatar-img
1
回覆
改變行為的關鍵在於學會與內心的渴望和平共處而非一味抗拒。接受力如何幫助面對壓力、飲食習慣和人際互動中的挑戰,從覺察情緒到與渴望保持距離,逐步建立自我掌控的能力。結合科技與行為科學的應用,接受力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案,讓我們能在生活中實現更健康的選擇,克服文化與個人差異的挑戰,並朝著身心平衡的未來邁進。
Thumbnail
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聽,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就只停在「聽」。 讓我想到Youtuber孫女有多項符合書中提到的「好聽眾」的特質。如勇於跟陌生人攀談,傾聽對方人生故事時給予情緒價值,引導對方進一步透漏更多(如她本人說的「又解開支線」)。
Thumbnail
  首先,讚美大叔會從對方的外表下手。之所以這麼做,不是因為他覺得人們都很膚淺,特別喜歡外表被稱讚,而是因為,如果剛見到一名陌生人就稱讚對方「內在很善良」,對方馬上會知道自己是瞎猜亂說,不會覺得誠懇。唯有從真的能被看見的方面稱讚,才可能具有說服力。
Thumbnail
1
回覆
1
回覆
      所長提供了「客製化睡眠服務」滿足不同朋友的需求。根據不同室友的需求,如打呼或不打呼,翻身次數等,所長提供了貼心的睡眠環境。在與他人相處時,要適度隨和,但也要關注自己的需求,以達到良好的人際互動。所長最後分享了一個觀點:與人相處時,應該眼中有自己,也要有別人的存在,這樣才能建立舒適的關係。
Thumbnail
有效的聆聽是溝通與學習的基石,常見的聽力挑戰,如偽聆聽、選擇性聆聽與批評性聆聽。我們會了解如何透過提高自我意識、改善身心狀態、設定目標與善用座位位置來提升專注力。聽寫練習與互動學習等方法,幫助我們在生活、職場與學習中應用聆聽技巧,增強人際關係、提升專業表現與語言能力,讓我們更全面掌握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伴侶在閱讀和交流上的獨特方式,描述了他們如何透過書本間接瞭解彼此的內心世界。文中提到,透過書桌上的書籍,雙方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思考與情感。此外,作者分享了在閱讀中找到適合的心境與狀態的過程,並反思了懷孕與育兒的準備。整體而言,文章以細膩的筆觸連結了閱讀、情感與生活的瞬間。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said, 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did, but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how you made them feel." 願我能從老師身上帶走這樣的熱情,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老虎奶油
2024/12/21
2
回覆
2
回覆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閱讀分享《萎靡與心盛》一書,介紹如何覺察與辨別萎靡狀態,以及如何補充心理維他命,找到內心的光芒,尋回平衡、滿足且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薇亦柔止
2024/12/19
6
回覆
6
回覆
1
回覆
1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