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同理心和情緒價值有何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情緒價值」是這陣子在社群上流行起來的詞彙,過去不曾聽過,且感覺和「情緒勒索」一樣被過度濫用。

我認為這個新的名詞有太多模糊空間,且可能每個人的想像與定義會出現落差。

前陣子因為被一位合作夥伴指控在協商過程中沒有給予他情緒價值,當下完全看不懂他到底想表達什麼,把整段對話重複看好幾次,我猜他想講的根本是「站在他的立場思考」。不過這次的事件,也讓我思考情緒價值和同理心之間的差異。

之前閱讀關於談判的書籍,當中提到同理心在好的談判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不敢說在那次的談判我有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合作中的其他夥伴也都覺得是我的權益受損),但我自認沒有刁難,也相當客氣地向對方陳述我覺得有疑慮、需要討論之處,並詢問細節。中間也一度沒忍住而生氣,但我也盡量讓自己的言詞不要太激進。

事後和我媽復盤協商過程,我媽也覺得我並沒有過分的言詞,且一語中的,她也認可我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態度。要知道我可是很少得到她的讚美的。

對我來說,同理心是展現願意傾聽、嘗試理解的態度,但不見得是百分百支持,依舊可以適時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無論對都可以表現出這樣的包容和親和力,且同理心最好是雙向的;而情緒價值則是迎合對方需求,做出對方想看到聽到的回應,來展現欣賞和認同,甚至是演出來的都沒關係,且依照我目前在社群上看到的情況來看,有可能是單向的,應該是對親密關係或是客戶,所以對象和方式都不同。

最近有許多關於 AI 伴侶的討論,我對此議題並無深究,但推薦此文💝青年好政論壇:人格化AI對人類情感世界的影響 。不過比起議題本身,我更擔心的是,人們在習慣 AI 提供的「尊榮享受」後,回到現實會要求身邊的人給予同樣的回應。

要知道的是,AI 可能比你的伴侶更了解你的需求、更知道你喜歡什麼樣的回應和個性。人類不僅無法像 AI 那般懂你,更有性格上的缺陷讓你翻白眼,有時還有可能做錯事說錯話,把事情搞砸。但 AI 卻不太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同樣是在合作場合上,我有次表達在合作之間感受到不愉快之處,對方僅僅已讀;同一個合作對象也曾表達我的語氣讓她感到不舒服,我趕緊調整自己的語氣,並向他表示歉意,她卻越發憤怒。本來也想說是否自己依舊有不恰當之處,但私底下詢問過群組其他人,他們都認為我處理妥當,所以僅能猜測對方並不需要積極回應(我有詢問是否她比較需要的是自己冷靜,但她沒有正面回應)。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遇到不愉快的事,有些人需要冷靜,有些人希望被認真對待。我們雙方在遇到問題時,都以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回應對方提出的需求,最後讓對方更加生氣

依照我對情緒價值的定義,我認為這種東西應該是發生在服務業面對客戶,或是親密關係中偶一為之(若常常為之,那就是情緒勞動了,畢竟對某些人來說,人際互動是很累的)。

所以我做為合作夥伴被要求給與(我認知中的)情緒價值,我感覺像是揹上莫須有的罪名。與其花時間跟夥伴索要情緒價值,不如快點解決問題,我還可以心甘情願的說謝謝、辛苦了諸如此類的適當回饋,而不是絞盡腦汁擠出「我猜你會想聽」但其實對方根本不想聽的話

以上當然是我個人的看法,最開頭的合作夥伴也沒說出甚麼是她想像的「情緒價值」,且我的回應是否適當,終究是站在我個人立場覺得沒問題,其他人的回應或許也只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不是刻意想要抹黑其它人。此文主要是想表達,人際互動不該是單方面索求,而是雙方互動,以及人與人之間有不同認知需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50會員
191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7/18
這次邀請到曾為多媒體工作者的信如,他同時也是 NGO 團體夥伴注意的創辦人,近期也成立了透過 B2B 方式接案的多媒體公司夥伴好,為身障朋友提供接案機會。 信如之前在青發屬的青年志工活動上認識的朋友,夥伴注意也在那次頒獎上獲選績優。
Thumbnail
2025/07/18
這次邀請到曾為多媒體工作者的信如,他同時也是 NGO 團體夥伴注意的創辦人,近期也成立了透過 B2B 方式接案的多媒體公司夥伴好,為身障朋友提供接案機會。 信如之前在青發屬的青年志工活動上認識的朋友,夥伴注意也在那次頒獎上獲選績優。
Thumbnail
2025/07/15
這次和「續幕」的主持人阿薛一起討論他的工作——化學工程師。 AI 和前輩,誰的專業判斷更可靠?
Thumbnail
2025/07/15
這次和「續幕」的主持人阿薛一起討論他的工作——化學工程師。 AI 和前輩,誰的專業判斷更可靠?
Thumbnail
2025/07/14
耀陞從小五開始學習程式,過去的熱情在程式教學,也曾經擔任程式家教,並開設小班制,教同齡人學習寫程式。後來成立了重啟人生品牌,擔任生涯顧問,希望幫助學生找到人生方向。 除了生涯探索的大主軸,也討論了一些科技有關的思考和新知。
Thumbnail
2025/07/14
耀陞從小五開始學習程式,過去的熱情在程式教學,也曾經擔任程式家教,並開設小班制,教同齡人學習寫程式。後來成立了重啟人生品牌,擔任生涯顧問,希望幫助學生找到人生方向。 除了生涯探索的大主軸,也討論了一些科技有關的思考和新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同理與同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理是理解並感受他人的情感,而同情則是對他人的困境表示憐憫。簡單的安慰話語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對方脫離困境,反而需要用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並陪伴其情感,才能提供真正的支持。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共感的背後可能是需要別人同樣這對待
Thumbnail
共感的背後可能是需要別人同樣這對待
Thumbnail
思維方式不同,是否也是形成溝通過程中的一種障礙?我問著想要清楚回答的問題,想要著一拍兩瞪眼的回答。他繞著圈圈不願正面回答。我是真的不怕失去,而是只要一個明白。然後,又再度進入一樣的迴圈裡,是自己還不願走開,所以願意逗留。而他,是否也還沒想讓我走,所以說著那種不明不白,模稜兩可的回答。每每想討論些什麼
Thumbnail
思維方式不同,是否也是形成溝通過程中的一種障礙?我問著想要清楚回答的問題,想要著一拍兩瞪眼的回答。他繞著圈圈不願正面回答。我是真的不怕失去,而是只要一個明白。然後,又再度進入一樣的迴圈裡,是自己還不願走開,所以願意逗留。而他,是否也還沒想讓我走,所以說著那種不明不白,模稜兩可的回答。每每想討論些什麼
Thumbnail
沒來由的不快,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和他都是對世事抱持懷疑的態度的人,以至於每次對話都像是在辯論,互相質疑言語間的質地。雖然說磨合就會妥協些什麼,但其實在某個時間點,我們便稍微放過了彼此,或說放棄了爭執,企圖在過往或未來裡提取一些甜蜜點,哪怕是預支也好。
Thumbnail
沒來由的不快,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但我和他都是對世事抱持懷疑的態度的人,以至於每次對話都像是在辯論,互相質疑言語間的質地。雖然說磨合就會妥協些什麼,但其實在某個時間點,我們便稍微放過了彼此,或說放棄了爭執,企圖在過往或未來裡提取一些甜蜜點,哪怕是預支也好。
Thumbnail
不知道你在關係裡是否遇過這種狀況: 遇到和對方有意見上的分歧,因不知道怎麼溝通,害怕衝突, 於是,一遇到衝突就道歉,希望透過示弱來終結可能隨之而來的爭吵。 道歉,似乎成為 關係中的善意。 一種很在意對方,深怕對方受傷,關係因此有裂痕的顧念。 但這也似乎成為關係中的句點。
Thumbnail
不知道你在關係裡是否遇過這種狀況: 遇到和對方有意見上的分歧,因不知道怎麼溝通,害怕衝突, 於是,一遇到衝突就道歉,希望透過示弱來終結可能隨之而來的爭吵。 道歉,似乎成為 關係中的善意。 一種很在意對方,深怕對方受傷,關係因此有裂痕的顧念。 但這也似乎成為關係中的句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