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

含有「使女的故事」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使女的故事續集 The Testaments 完食,感覺很複雜。以時事趨勢與平權主義的角度來看,這部作品完全投其所好的經營,從故事主人翁的主軸、到與前作結尾相互呼應的偽後設部分,應是無可挑剔。
Thumbnail
《使女的故事》是一部反烏托邦的故事,但他跟《美麗新世界》、《一九八四》又有點不太一樣,同樣都是思考生存世界合理的樣子,但《使女的故事》更彰顯了女性的被壓迫。在男人更容易掌握武力的事實下,女性更容易成為被妥協的犧牲者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使女的故事》讓《聖經》成為反派角色,這真的是《聖經》的錯嗎?
Thumbnail
John Hui-avatar-img
2023/02/22
有些教徒會很認真把牧師的話語當作神的話語,但一直讓我費解的是,牧師的詮釋都是出於主觀的理解,為甚麼不能提出質疑?我認識的教徒不太敢對聖經有自己一套的看法
研讀聖經之後,發現以聖經為唯一依歸的基督教,立教基礎其實不穩固,因為只讀聖經無法支撐一個宗教的信仰(對照同源的天主教,他們看待聖經的態度完全不同)。還好我不是教徒,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因不同詮釋所產生的岐義,但是如果是教徒,稍稍不同的詮釋就可能造成分裂與爭執,這也是教徒不太敢自己詮釋聖經的理由
趁2022結束前來還稿債,這次來聊聊《使女的故事》與《證言》(對,就真的是聊聊而已)
為了創建一塊女性不需要被強迫完成生子責任的樂土,看似是眾人要拿起槍來反抗箝制,冒險故事的確精彩,但艾妲最後的選擇,讓我發現捍衛自己的辦法不是只有一種。能幫助他人的知識,也是另一種不可取代的力量。
Thumbnail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奠基於曾經發生的真實事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用文字搭建起一個極權下的烏托邦,她抓住人性的本質,向世界提出叩問: 「當地球充滿汙染,生育率變得極低的情況下,人類為了存續而發展出的社會裡,有什麼會被犧牲?」
Thumbnail
影集成為預言?女性失去身體自主權、發語權,不能有自我意識,失去名字,淪為工具。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女性及男性的特質,來自於個人獨立人格的發展,也是生命主體成熟的象徵。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