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

含有「傳教」共 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負責端盤子遞送酒水的蘭蒂爾遇上一位糾纏不清的伯爵。 「來來,妳陪我喝一杯吧。」伯爵色瞇瞇地盯著蘭蒂爾,讓她心裡重重歎了口氣。 以前在餐館工作時也常遇到這種客人,當時她可是毫不猶豫拿餐盤朝對方頭上砸下去;只是這回對方是貴族,如果真的砸下去,開花的是她自己的腦袋。 「對不起爵爺,我在工作不能喝酒。
Thumbnail
現代人接觸寺院的問題。 今天看到了一些關於台灣佛教界的問題,都是寺院管理上的實務問題,用佛法、佛學沒辦法解答。 所以老安根据一個在佛教各寺廟打混三十年的佛教徒的個人經驗,簡單的替這些寺廟解釋一下。 因老安沒跟發問者一起碰到現場的狀況,所以以下是老安根据問題文字敘述,所推想的判斷。 特別聲明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7/31
中肯!
老安的方格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31
氣泡水 把佛門中的人,不要用高道德去批判,也當成一般人去分析就好。
付費限定
今日的環波羅的海地區,包括北德、丹麥、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芬蘭……等等地方,似乎誰也不會懷疑,是屬於「歐洲基督教文明」的領域。然而,若我們把時間倒推回八百多年,則並非如此。當時在易北河以東,「基督教/非基督教」依然在拉鋸之中,大批斯拉夫人居住於今日德、波一帶,並未受洗,仍崇拜著異教諸神。不同信仰間
Thumbnail
維京人是怎麼接受基督教的?國王碩大無比的拳頭就是其中的道理之一。 在挪威基督教化的過程中,其中一位國王「歐拉夫.哈拉爾松」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古書稱其「讓所有人皈依正確的信仰」。 而歐拉夫先生作為一名稱職的維京國王,當然不是靠口舌征服挪威人的心。他的基督信仰靠著自己與手下的刀劍傳播。 有一
Thumbnail
「謝什麼?」海斗冷冷地說,語氣聽似不以為然,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阿爾克斯嘴角勾起,表情如同他一貫的戲謔,語氣中卻多了一絲真誠:「謝謝你在人群面前為我維護,我知道對你而言並不容易。這簡直是我人生的巔峰。」 海斗瞥了他一眼,嘴角浮現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語氣輕快而從容:「是啊!話說回來,你剛才是怎
Thumbnail
米粒露一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作者後記:第2章結束,阿爾克斯公然示愛,然後是卡瑟斯第二次的吃癟,整部作品的主題在前兩章都稍微交代了。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十月-avatar-img
2025/01/21
不要對到眼,即便他們靠近了,就是拒絕(例:不用了謝謝)然後快速離開🤣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1
十月 我也有拒絕過,有一些就我拒絕一到兩次他們就走,但也有遇過校門口附近堅持的傳教的,我就不跟他們對到眼,他還是自己說自己的,我紅綠燈變成綠燈後馬上走
關於佛陀,我有些想法,寫在下面。   1、佛陀是人。 佛陀悟道前,是小國王子,是人,印度人。悟道後,是覺悟的人,還是人。他悟的道,改變了他的思想,他的心靈,並沒有改變他的身體。   2、佛經記載,佛陀都是吃飽飯,才開始講經。既然佛陀要吃飯,顯然他也要睡覺,也要上廁所,和一般人一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先前曾經介紹過,耶穌會的傳教基本策略是「柔性方針」(Modo Soave),講究先調查、理解、參與當地文化,然後謀求對話傳教機會。 然而,歷史上的耶穌會畢竟是十六世紀創立的修會。在近代早期,可沒有什麼文化相對論。耶穌會也不是文化相對論者。他們有自己時代特有的Bias。 一、調查並不見得帶來認可
Thumbnail
玲雪-avatar-img
2025/01/14
雖然我覺得會看付費專屬貼文的死忠粉絲應該查歷史資料的能力也都不差,不過這邊還是說一點小補充:這篇提到的克里奧爾人與麥士帝索人是什麼樣的人? 1.克里奧爾人(英語:Creole,西班牙語:criollo,葡萄牙語:crioulo):在中文維基百科中的描述,最簡單精簡的一句話解釋為「一般來說,它指的是歐洲白種人在殖民地移民的後裔。」這邊指的是「純血的殖民地白人後裔」,即父母皆為歐洲白人。但這個詞彙,按照中文維基百科的說法,在不同的地區仍有差異。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通常是指上述定義沒錯,這些在殖民地出生的純血白人也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他們在血統上毫無疑問的與殖民母國沒有不同,但仍被視為與半島人(peninsular,指伊比利亞半島出生的西班牙人)不同的族群,一些政策上的差別待遇也成為日後拉丁美洲獨立革命的重要因素。 另外,中文維基也提到法屬路易斯安那州在美國進行路易斯安那購地合併前,這個詞彙指的是歐洲人、非洲人在當地的後代,用以跟第一代區分。後來則分為法裔克里奧爾人、路易斯安那克里奧爾人,前者指歐洲人在當地的後代,後者指當地的混血後代。現代在當地則是指有法國或西班牙血統的後代。 而按照日文維基百科的描述,這個詞源自於criar(成長),即「當地成長」或「與原來的土地不同的地方成長」的意思,這個詞也可以當作形容詞修飾其他事物,如克里奧爾馬(西班牙人帶到西屬美洲後在當地繁衍育種的品種)。日文維基對於這個詞的歷史演變的說法是說,這個詞被認為最早是用在黑人上,在非洲大陸以外的群島與美洲出生的稱為negro criollo,非洲原生的則是negro africano。但隨著殖民進展,也漸漸的變成上述稱呼殖民地出生的白人的情形。另外,日文維基說,在巴西,crioulo仍常用在當地出生的黑人身上。 這個詞彙,用台灣史來講,大概接近「灣生」(日本殖民時代,因父母來台灣異鄉經商工作打拼等因素,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不過灣生有時也包含到日台混血。) 2.麥士帝索人(西:mestizo,葡:mestiço):這個詞彙是指混血,多用在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與美洲原住民(或其他殖民地)。類似這樣的詞彙在加拿大是稱為Métis(梅蒂人),世紀帝國3DE版現在革命為加拿大時,可以用紙牌運送名為梅蒂船夫的森林酷民(如果是法國革命可自行訓練)按照日文維基百科的說法,這些詞彙的語源都是拉丁語的mixtus
傳福音給高棉人,一定要開宗明義、挑明了說的話: 1. 不是傳教,是介紹神給你認識 2. 沒要你入教,是邀你信耶穌 3. 你只有這輩子!沒有上輩子,沒有下輩子。
src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6/15
我有一段時間常常夢到考試,醒來後才想到,八百年前就畢業了啦!(鬆一口氣)😅
甲文人 我有一段時間也是常常夢到回到學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