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試者
含有「受試者」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藥時事 Drugnews
2025/08/28
每天 40–60 克十字花科,結腸癌風險明顯下降?60 萬人資料給了比較清楚的答案
【關鍵發現|多少「才有用」,不是越多越好】 🔎 一項發表於《BMC Gastroenterology》的系統性回顧與劑量反應薈萃分析,納入 17 項研究、約 64 萬名受試者(其中近 10 萬例結腸癌),評估「十字花科蔬菜攝取量」與「結腸癌風險」的關係。結果顯示:每天約 20 克開始出現保護效果
#
商業
#
生物
#
FDA
2
留言
教育心理博士的筆記本
2025/08/21
我在LINE 上做了一個黑暗人格實驗
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啦!這是我博士生涯中最喜歡的研究(沒有之一)。 這篇研究登上了 SSCI期刊(IF:4.2, Q1, 9/76),《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標題:"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
#
匿名
#
ChatGPT
#
網路攻擊
2
留言
李偉文的沙龍
2025/08/20
你會歧視老年嗎
「你看起來好年輕喔!」 當我們以為在讚美朋友時,其實也透露出我們對年齡是歧視的,認為年輕是好的,是正面的,而老,是我們避之惟恐不及的。 當我們費盡心思化妝打扮染髮,甚至利用長休假偷偷去作微整形,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一些時,無疑也是在宣告自己有年齡歧視。 或許不能怪我們自己,因為從起床到睡覺
#
實驗
#
年輕
#
年齡
5
留言
付費限定
藥時事 Drugnews
2025/08/07
罕見個案?還是新趨勢?FDA批准「零美國受試者」新藥的啟示
FDA於2024年批准4項未含任何美國受試者的藥物,引發「以科學替代地理」的討論。探討歐盟、日本與中國在與FDA合作上的差異,並提供海外藥企獲得FDA批准的實用路線圖,包含早期納入美國、橋接策略(多族群PK/E-R類比、RWE+歷史對照)、雙總部註冊團隊以及全球KOL合作等。
#
投資理財
#
醫藥
#
投資人
1
留言
Dr.Hsieh達特醫的沙龍
2025/07/28
穀胱甘肽(Glutathione)是什麼?揭秘它如何幫你抗老又美白!
《「謝銘峻 醫師 2025.07.28」》 穀胱甘肽(Glutathione)是天然的抗氧化劑,由三種胺基酸組成,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環境傷害,幫助保持肌膚年輕。它最強的特色就是「美白力」!穀胱甘肽能抑制黑色素生成,讓膚色更均勻、透亮,還能把深色黑色素轉成淺色褐色素。長期使用,能改善暗沉、淡化斑點
#
穀胱甘肽
#
色素
#
安慰劑
喜歡
留言
藥時事 Drugnews
2025/07/21
「Efficacy is not the only thing you need」GSK給ADC領域的警訊
「臨床療效數據十分亮眼,毒性數據同樣刺眼。」 「Efficacy is Not Everything」——GSK Belantamab Mafodotin(Blenrep)給ADC領域的警訊 關鍵句:「臨床療效數據十分亮眼,毒性數據同樣刺眼。」 背景與最新進展 2025 年 7 月 1
含 AI 應用內容
#
商業
#
給藥
#
FDA
1
留言
股市基友同學會
2025/07/16
逆向投資不是與眾不同,而是看懂人性盲點:當市場集體瘋狂時,你該如何保持清醒,賺取超額報酬?
逆向投資不是與眾不同,而是看懂人性盲點:當市場集體瘋狂時,你該如何保持清醒,賺取超額報酬?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在投資理財領域中,既迷人又充滿挑戰的主題——「逆向投資」。 許多人以為逆向投資就是「別人買、我就賣」,但如果這麼簡單,那街上早就遍地股神了。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
#
數據
#
投資
#
基本面
喜歡
留言
股市基友同學會
2025/07/16
逆向投資不是與眾不同,而是看懂人性盲點:當市場集體瘋狂時,你該如何保持清醒,賺取超額報酬?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在投資理財領域中,既迷人又充滿挑戰的主題——「逆向投資」。 許多人以為逆向投資就是「別人買、我就賣」,但如果這麼簡單,那街上早就遍地股神了。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徹底顛覆過去的認知。我將帶你深入拆解投資心理學大師邁克爾•莫布森(Michael J.
#
投資理財
#
投資
#
基本面
喜歡
留言
黃軒醫師的沙龍
2025/07/09
眼睛👁️、是失智前窗 - 12年前,眼神已有失智警訊
你知道嗎?阿茲海默症,這個讓無數家庭陷入困境的惡魔,可能早在我們察覺記憶力衰退之前,就已經悄悄地在我們的「眼神」中埋下了伏筆!別再以為失智症只是「記憶」的問題,因為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你的眼睛,可能是大腦健康的「前兆表」!
#
失智症
#
大腦
#
眼睛
4
留言
小梁的沙龍
2025/07/08
心統 | ANOVA | 受試者內設計
受試者內設計 前幾篇我們討論的都是受試者間設計,每個人測驗只做一次,並只會分配在一個cell裡面。這種作法收集的樣本數需要比較多,夠多的樣本數也才能夠抵銷這些個體的差異,讓我們能夠真正看見不同factor影響的效果。 但在考量成本與時間下,我們可以考慮使用受試者內設計。這不僅能夠控制個體差異,也
#
學習
#
心理系
#
統計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