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LINE 上做了一個黑暗人格實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啦!這是我博士生涯中最喜歡的研究(沒有之一)。

這篇研究登上了 SSCI期刊(IF:4.2, Q1, 9/76),《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標題:"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ark Triad and Anonymity on Exclusionary Cyber Aggression: A Social Media Experiment"

研究在做什麼?

我們團隊用實驗方式,模擬真實社群平台(LINE OpenChat)互動,探討「黑暗三性格」(馬基雅維利主義、心理病態、與自戀)和「匿名性」怎麼影響一種很常見但被忽略的網路攻擊行為——排他性網路攻擊(ECA),像是:排擠、封鎖、投票踢人出群。

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

過去多是用問卷問人「你會不會攻擊別人」,但問跟做常常不同!

我們想進一步了解:

在匿名 vs. 非匿名的情境下,黑暗三性格高 vs. 低的人,會不會真的動手排擠別人?

我們的實驗設計讓參與者身歷其境,每天在群組裡互動,最後會有一個真實的投票要不要「把意見不同的人踢出去」。

怎麼做的?

我們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情境:

受試者:115 位支持使用 ChatGPT 的台灣年輕人,確保他們對情境有代入感。

匿名操作:

  • 高匿名組:以隨機 ID 發言。
  • 低匿名組:用真實姓名參與。

互動過程:研究助理假裝成兩群人,分別是反對 和支持ChatGPT用於學習 的人,兩群人每天發言激起爭論,第4天支持ChatGPT用於學習 的人發起「投票踢人」活動,想將反對者踢出群組。

raw-image


測量方式:

  • 態度:你心裡想不想懲罰對方?(問卷)
  • 行為:你有沒有真的去投票把人踢出群組?(實際行為紀錄)
實驗流程

實驗流程


發現了什麼?

態度方面:

不管性格或匿名性,大家「想不想懲罰別人」的差異不大。可能是因為受試者都支持 ChatGPT,原本對反對者就有偏見。

行為方面出現交互作用:

  • 低匿名情境下(要用真名):高黑暗三性格者更容易真的去投票踢人。他們風險容忍度高,即使公開身分也敢出手。
  • 高匿名情境下(可隱身):高低性格者差異不明顯。匿名性可能讓本來不敢出手的人也敢動作。

理論與實務啟發

學術貢獻:

  • 支持「一般攻擊模型(GAM)」中強調「人格 × 情境」的交互作用。
  • 區分「你心裡想」和「你實際做」兩種層次,讓我們更了解網路攻擊背後的心理機制。
  • 採用社群模擬方式,讓研究更貼近真實社交情境。

實務應用:

  • 想要預防網路霸凌,光是取消匿名是不夠的!
  • 還要針對「高風險人格特質」者,設計媒體素養、情緒調節等教育課程。

一句話總結

在真實社群互動中,人格特質 × 匿名程度會共同影響你會不會真的對別人出手。人格特質 × 匿名程度影響的不是你怎麼想,而是你會怎麼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育心理博士的筆記本
255會員
146內容數
文章內容以圖像式和步驟化方式,教您如何在各種統計軟體中(例如:SPSS、R和Mplus),執行多種統計方法。此外,我還會分享一些學術和科技新知,幫助您在學術之路上走得更順利。
2025/05/16
此文章詳細介紹了申請DS-2019簽證和國科會千里馬獎學金的流程,包括填表、準備簽證面試和申請國科會補助等步驟。
Thumbnail
2025/05/16
此文章詳細介紹了申請DS-2019簽證和國科會千里馬獎學金的流程,包括填表、準備簽證面試和申請國科會補助等步驟。
Thumbnail
2025/02/17
對於初學者而言,選擇適合的學術期刊是一項困難的任務。本文章介紹了5個最受歡迎的期刊推薦工具,包括Elsevier Journal Finder、Manuscript Matcher、Wiley Journal Finder、Taylor & Francis Journal Suggester。
Thumbnail
2025/02/17
對於初學者而言,選擇適合的學術期刊是一項困難的任務。本文章介紹了5個最受歡迎的期刊推薦工具,包括Elsevier Journal Finder、Manuscript Matcher、Wiley Journal Finder、Taylor & Francis Journal Suggester。
Thumbnail
2025/02/15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入門指南,幫助研究生和學者瞭解如何找到並投稿到適合的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期刊。從準備和投稿,一步步地為大家解說整個過程。
Thumbnail
2025/02/15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入門指南,幫助研究生和學者瞭解如何找到並投稿到適合的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期刊。從準備和投稿,一步步地為大家解說整個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現今網路資訊中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吸引讀者的心理和方法。標題經常使用誇大的效果來吸引讀者產生好奇心,因而點閱。然而,這些標題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讀者需要保持冷靜的思緒,以避免誤導。請給小編一個喜歡,或者打賞稿費贊助,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現今網路資訊中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吸引讀者的心理和方法。標題經常使用誇大的效果來吸引讀者產生好奇心,因而點閱。然而,這些標題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讀者需要保持冷靜的思緒,以避免誤導。請給小編一個喜歡,或者打賞稿費贊助,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希望在我的文章裡,有任何一篇或是任何一句話,能夠幫上你的職涯或生涯。讓我輕輕地介紹一下自己吧!
Thumbnail
希望在我的文章裡,有任何一篇或是任何一句話,能夠幫上你的職涯或生涯。讓我輕輕地介紹一下自己吧!
Thumbnail
剛剛檢視我的文章 追蹤人數 好難看 沒有打中大眾心 反而是交友軟體 點擊率最高 那我接下來一系列 狂分享交友軟體 骯髒事? 為了流量? 好的交友軟體 是個趨勢 因為現代人 太寂寞 但太多交友軟體 充滿情色 亂 愛滋? 軟體只是個媒介 識人 需要時間 觀
Thumbnail
剛剛檢視我的文章 追蹤人數 好難看 沒有打中大眾心 反而是交友軟體 點擊率最高 那我接下來一系列 狂分享交友軟體 骯髒事? 為了流量? 好的交友軟體 是個趨勢 因為現代人 太寂寞 但太多交友軟體 充滿情色 亂 愛滋? 軟體只是個媒介 識人 需要時間 觀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如何在Threas上漲粉? 前陣子在Threads上看到有人說自己連續14天,每天發3篇文,粉絲數漲了1000。抱著實驗精神(質疑)想說那我也來挑戰看看好了,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驗結果。
Thumbnail
如何在Threas上漲粉? 前陣子在Threads上看到有人說自己連續14天,每天發3篇文,粉絲數漲了1000。抱著實驗精神(質疑)想說那我也來挑戰看看好了,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驗結果。
Thumbnail
筆者曾在方格子平台寫過「鏈上人格」、「數位人權」等文章,多次提及ENS、DAO、NFT、DID等概念、技術與應用,自身或多或少有點參與經驗,但自己藉由參與「GG18」更深刻體會Web3世界的樂趣與成就,在社群裡集眾人之力與協助,我連滾帶爬地一口氣提升Web3技能與身份,經過認證取得Git
Thumbnail
筆者曾在方格子平台寫過「鏈上人格」、「數位人權」等文章,多次提及ENS、DAO、NFT、DID等概念、技術與應用,自身或多或少有點參與經驗,但自己藉由參與「GG18」更深刻體會Web3世界的樂趣與成就,在社群裡集眾人之力與協助,我連滾帶爬地一口氣提升Web3技能與身份,經過認證取得Gi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