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自己
含有「委屈自己」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奶茶小姐的沙龍
2025/08/03
【理解世界的雜音,卻不放棄做自己的清音】
尊重理解所有的聲音,但只順從自己的內心。我們從小被教會「要聽話」,卻沒學會怎麼「聽自己」,聽見自己的聲音,也是一種溫柔的堅定。從小到大,我們習慣了聽從:父母的期待、老師的指令、社會的標準。久而久之,所謂的「成長」,好像只是將這些外在聲音裝進身體裡, 擠壓了內心那個...
#
人生
#
自由
#
最好的選擇
6
6
Wendy
2025/08/03
2
真實面對自己,勇於做自己、選擇自己❤️。
2
奶茶小姐
發文者
2025/08/04
1
Wendy 謝謝您分享這句話~好棒好溫暖😍😍😍清楚地看見自己、選擇自己,就是最純粹的清音😘😘😘
1
江信慧的沙龍
2025/05/06
攬鏡自照,卻浮現一張苦瓜臉時!
委屈的活法,會讓人無意間「凡事將就」。因為自己不從委屈走出來,就會不自覺地也去委屈自己,以符合人設。如此,人會沒自信,面向世界就是一張苦瓜臉。自覺委
#
身心智慧
#
委屈
#
委屈自己
4
留言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2025/03/04
失去自我
#Jan-Paul Sartre 曾說:"有時候,別人一句或者有意,或者無心的話,就會把我們搞得心煩意亂,久久無法懷,甚至陷入一種煩躁、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一個類似的觀點:"當你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輕易被他人的評價給左右時,很容易把日子活成了地獄。" 我們是不是常常因為
#
煩躁
#
憂鬱
#
無法自拔
喜歡
留言
攀攀 的沙龍
2023/07/05
世界觀改變
被老闆逼了好久,我好幾星期都自動加班,週末也加班,把投影片趕出來給老闆報告。我笨笨的以為老闆會說:做得好! 結果老闆說的是:把員工盯緊一點,真有效! 我頓時晴天霹靂,原來這老闆把我當奴才看啊!
#
勞工權益
#
老闆
#
委屈自己
3
2
築夢人
2023/07/21
1
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假如您不會為了收入而煩惱,請您就依自我意志決定下一步行動。
1
攀攀
發文者
2023/07/25
喜歡
築夢人 我覺得自己還是像小學生一樣,功課沒做完不敢離職。這次經驗是在搖醒我,好像該長大了。
喜歡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2023/05/29
聽《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前言 聽音頻,內容是訪問《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的作者彭樹君。 單聽書名就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呢?這是表示之前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討人喜歡嗎?還真的是吔。年紀還輕,踏入職場沒多久時,我們大概都會謹小慎微的保持著謙恭有禮,兢兢業業,認真耐操的樣貌,為的當然是”討人喜歡"以求生存,或者以求生存得更容易更
#
彭樹君
#
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
音頻
9
留言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2023/05/10
聽《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
前言 聽音頻介紹《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一定很累吧》,心裡不由得有些感觸。這是年輕時候必然會經歷的過程,但年紀已大也不見得就能脫離此束縛… 例子 人家一個善眼神,就讓你憂心忡忡,是不是我什麼地方做錯了?是不是我的言行舉止有什麼失禮或失態的地方?我是不是惹人不高興了,我是不是干擾到別人了? 人家一句無
#
叢非從
#
在意別人
#
委屈自己
4
留言
奇異果博士的雜思漫想的沙龍
2023/01/25
段子: 你需要的不是葉黃素
遇見了一個朋友,突然想到一個段子,這算段子嗎?哈! 跟朋友逛賣場,朋友說最近老是眼睛花,聽人家說吃葉黃素對眼睛很好,也想買點來吃吃。 我只想說:「你需要的不是葉黃素,你他媽的只需要把燈打開!」 獻給我那個極度節儉,能開燈盡量不開燈,要插電的電器都盡可能收起來不用的朋友。把燈打開吧,電費真的沒有這麼貴
#
段子
#
委屈自己
6
留言
付費限定
非寫不可,不寫會死?
2022/08/22
【暗黑心理學】Yes心理定向+低飛球詐術
要你往東不敢往西,跟我一路Yes到底! 一對男女正在逛街。 女子:「親愛的,氣象不是說今天天氣會回溫嗎?」 男子:「對啊。」 女子:「可是感覺還是好冷哦!」 男子:「對啊。」 女子:「哈啾!親愛的~我好像應該加件外套后?」 男子:「對耶。」 女子:「那我把這件貂皮大衣拿去結帳囉?」
#
健康與情感
#
文化生活
#
Yes心理定向
10
留言
紀餘的沙龍
2021/05/19
情緒31—有話不說,委屈自己
▓說明 ■有話不說;知道情緒,但不表達; ■時常違背自己的意思,答應別人的要求; ■不會拒絕別人; ■承受壓力揹黑鍋,被欺負還不敢講。
#
情緒
#
委屈自己
#
不會拒絕
5
5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2021/05/19
喜歡
真的,而且悶著真的不健康
喜歡
紀餘
發文者
2021/05/19
喜歡
碰到這種情形時,要問問自己, "為什麼不好意思說?" "為什麼不想說?" 將背後的原因找出來。 會有背後的原因的,如果可以自己問出來,想出來的話,這樣會比較了解自己。 底下的原因才是真正的原因,"不說"只是呈現一個看得到的結果。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