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含有「學歷」共 24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幸運之星
2025/08/29
影響子女求職與薪水「不在學歷」 藏在父母日常對話裡?
這篇 UDN《世界鏡頭》文章的重點摘要: 🎯 孩子未來求職與薪水,關鍵不在學歷,而在父母的日常對話 1. 核心發現 日本財務規劃師觀察: 孩子的職涯選擇與未來收入,受到 家庭日常互動 的影響,比學歷還深遠。 研究顯示:父母經常與孩子討論工作與職場經驗,能提升孩子的 職業自我效能(相信自己
#
孩子
#
父母
#
日常
喜歡
留言
艾琳的療癒日常
2025/08/24
學歷不代表一切:找到天賦,就能闖出一片天
最近聽到一位創業家的故事,他中學沒畢業,卻勇敢到澳洲打工闖蕩。剛開始因為學歷不高,只能做各種勞力活。但他很聰明,總是想著:如果我是老闆,會怎麼做? 於是,他邊做邊觀察,努力把每個流程都學起來。 過程中,他也遭遇過很多人性黑暗面的挑戰,但
#
方格新手
#
咖啡廳
#
文博會
1
留言
瑞丘・生涯大小事沙龍
2025/08/20
履歷指南三:個人資料的細節重點
本文聚焦履歷的個人資料區塊,提醒聯絡方式必須正確可靠,不要留下難以使用的管道;照片代表第一印象,建議拍攝專業履歷照;學歷則以最高二到三項、由高到低排列為原則。作者透過案例對比提醒細節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把小地方做到專業,讓履歷下好開端。
#
職場
#
學習
#
求職者
1
留言
核心知識
2025/08/04
深度解析《17歲我希望知道的升學真相》:為何它將「學歷社會」從詛咒,重新定義為凡人的唯一武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3FsISaE0 一本不說漂亮話的暢銷書,如何解開升學與人生的殘酷真相? 《17歲的時候,我希望知道的升學與人生真相》 (日文書名:『17歳のときに知りたかった受験のこと、人生のこと。』)
含 AI 應用內容
#
核心知識
#
學習
#
讀書心得
1
留言
Laughing's 大叔語錄
2025/07/26
5個致富鐵律:為何有些人學歷不高卻賺得比你快?
本文探討致富的5個關鍵鐵律,強調個人價值、風險承擔、思維習慣、爆發性收入與學習借鏡的重要性,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闡述致富邏輯,適合想提升財商的讀者閱讀。
#
窮人思維
#
不懂就問
#
風險
4
1
❦ 莊小昕
2025/07/26
1
感謝Laughing分享鐵律!正好我今天也思及此事……但我沒有想出鐵律😆,您厲害👍👍👍!
1
可靠貝拉
2025/07/25
【今天,我遇見了一位剛出監的年輕人】
昨天站台值班時,遇到一位特別的對象——一位剛出監的年輕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更生人」。 不到30歲、有刺青、個性有點屌郎當,卻出奇地願意聊、願意說。他看起來跟一般年輕人無異,但他的故事,卻不簡單。
#
職場
#
求職者
#
更生人
2
留言
小瓜呆的天空的沙龍
2025/07/23
心情趣談~~2(高鐵)
既經多年後再遊台北車站心情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是喜是悲?回首昔日年少輕狂時,離家出走在台北車站環繞晨曦渡過滋味無奈與無趣的惶恐不安,只好倖然再回又愛又恨的南部故鄉。 次為服完兵役後本想在繁榮城市機會多打拼,雖學歷不高願從基層脚踏實地做起,用時間經驗累積下來;總有機會混出名堂以榮耀故里光耀門楣。 夢想
#
方格新手
#
車站
#
台北車站
3
留言
Baozilla, Let's go!
2025/07/21
🐳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7月21日
🛻 Uber 攜手 Lucid、Nuro,擴張無人計程車版圖 摘要: Uber 正在與電動車製造商 Lucid 合作,計畫自 2026 年起於美國推出 Lucid 製造的自駕車作為 Uber 平台上的 Robotaxi。Uber 同時也投資了無人車技術公司 Nuro。Lucid 的 Gr
#
方格新手
#
創作自由
#
火星
8
留言
慢慢來比較凡
2025/07/20
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他們只想要「乖又聽話」的人——別輕易離職,先看懂職場現實
你是不是也曾懷疑自己:「明明這幾年很努力,不斷跨領域學習,為什麼在面對職場時,卻仍被拒於門外?」 這並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這個社會對『學歷』與『服從』根深蒂固的迷思,像一道無形的枷鎖,困住太多真正有能力的人。 根據 Jobscan 2025《State of the Job Sea
#
學歷
#
學習
#
職場
3
2
鄧Carol
2025/07/22
1
看不懂@@,“放下並接納新事物”指的是接納職場的現實嗎?全篇沒看到標題的為什麼別輕易離職?
1
Metsa 平凡人
發文者
2025/07/31
喜歡
鄧Carol 放下舊有認知與經驗,不如從現實的職場中重新找尋熱情(注意力從工作中中轉移目標或調整方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甚至是找屬於自己的一套生活/工作平衡的模式。 至於輕易離職的議題,則是建議可以多觀察身邊的同事與長官,它們帶給你的感覺是是什麼?
喜歡
喂!起來重睡!的沙龍
2025/07/20
當教育失去方向,我們努力的背後,換來的是什麼?也許,是時候重新定義什麼才叫「教育」。
近期臺師大女足球員抽血事件引發臺灣教育環境的反思,本文探討學校存在的目的、學生權利的演變、升學主義與職場脫節、以及努力方向的迷思。從體罰到制度化壓力,從升學至上到學歷膨脹,臺灣教育體制面臨諸多挑戰,學生和教師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文章呼籲正視問題,改革教育制度,讓教育回歸本質,培育具備能力和素養的學子
#
教學
#
學歷
#
台灣企業
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