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UDN《世界鏡頭》文章的重點摘要:
🎯 孩子未來求職與薪水,關鍵不在學歷,而在父母的日常對話
1. 核心發現
- 日本財務規劃師觀察:
孩子的職涯選擇與未來收入,受到 家庭日常互動 的影響,比學歷還深遠。 - 研究顯示:父母經常與孩子討論工作與職場經驗,能提升孩子的 職業自我效能(相信自己能勝任工作的能力)。
2. 日本與台灣的共同現象
- 畢業求職季,許多父母「過度保護」,習慣替孩子指路或干涉職涯選擇。
- 但過多干涉,可能讓孩子:
- 缺乏探索空間
- 不確定自己適合什麼工作
- 對薪水和職涯期待產生偏差
3. 父母影響的三種方式
- 日常對話:
分享工作的挑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單純「說教」更有影響力。 - 價值觀傳遞:
孩子從父母的態度中,學會如何看待金錢、穩定性、風險與努力。 - 支持 vs. 控制:
- 支持型父母:鼓勵嘗試,提供資源與心理安全感。
- 控制型父母:限制選擇,孩子反而缺乏自主與自信。
4. 實際啟示
- 比起學歷,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職場敘事」。
- 父母若能:
- 分享職場挑戰與解決經驗
- 鼓勵孩子表達志向
- 提供適度建議,而不是代替選擇
👉 孩子會更容易找到適合的職業道路,也更有機會獲得與能力相符的薪水。
📌 一句話總結
孩子能不能在職涯中找到方向、爭取好薪水,往往取決於父母「怎麼聊工作」,而不是孩子的「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