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準備履歷時,往往把焦點放在工作經歷與技能,卻忽略了最前面那一小塊「個人資料」。這部分雖然只佔一頁履歷的開端,但在人資眼裡,它卻是第一道篩選門檻。如果這裡出現錯誤,履歷再完整也可能失去機會。
聯絡方式:清楚而可靠
聯絡資料是企業與你之間的橋樑,務必要確認正確無誤。履歷上只需列出姓名、手機號碼與常用電子郵件即可。建議避免使用過時或過於花俏的信箱,例如「loveyou123」,而是採用穩重、專業的格式,像是 Gmail 或 Outlook 帳號。
此外,隨著人力銀行平台和應徵系統普及,面試通知往往會透過 App 或訊息視窗傳遞,因此記得定期留意通知。如果你的作息特殊,也可以在履歷中註記「平日 18:00 後方便接聽」,這會讓人資更快找到適合的時間聯繫你。至於「Line ID」或其他私人通訊帳號,並不建議放在履歷裡,因為在人資還不認識你的情況下,不會透過這樣的管道聯絡。照片:第一眼印象的關鍵
雖然照片不是錄取與否的主要依據,但卻決定了履歷「會不會被繼續往下看」。建議花點心思拍一張專門用於履歷的照片,背景簡單、光線自然,並以「微笑露齒」展現親和與專業感。
要特別提醒的是,不要使用畢業典禮的學士照。雖然對你有紀念意義,但在人資眼中,會顯得缺乏專業氛圍,也容易讓人誤以為你缺乏工作經驗。同樣地,傳統的證件照雖然端正,但往往過於嚴肅,不易留下親切感。最理想的照片,是能兼具專業與自然,讓人感受到你在職場中積極、穩定又友善的形象。
學歷:簡潔而有重點
在個人資料裡,學歷不需要從國小一路列到研究所,原則是「最高的二到三項即可」,並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若你畢業於知名學校,可以凸顯這一項;否則,過度羅列反而容易分散人資的注意力。履歷的重點應該放在「你能做什麼」,而非「你讀過多少學校」。
結語
個人資料雖然看似簡單,卻常常因為小細節影響整份履歷的專業度。清楚的聯絡方式、專業自然的照片,以及簡潔有重點的學歷,都是讓人資願意繼續看下去的關鍵。當你把這些基礎元素照顧好,履歷才能順利通過第一道篩選,真正展現你的專業與價值。
下一篇預告
當第一印象建立後,履歷的重心就來到最關鍵的一塊工作經歷與技能專長。我會帶你進一步解析,讓你的履歷不只是任務清單,而能展現具體成果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