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依附關係

含有「安全依附關係」共 4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把【語言摯聊室】語言治療師文馨大力推薦的書:《我懂,你的獨舞世界》唸完了!非常喜歡!把我做的抄寫變成圖文版,跟大家分享兩位作者貝瑞·普瑞桑和湯姆·菲爾斯梅爾的金句。 每次看到關於神經多樣性、特殊兒的文章或是影片,都覺得這些很重要的人際互動技巧,不只是寫給特殊兒家長、老師、協助者的,更是應該給每一個
Thumbnail
上週四傍晚我情緒炸鍋,但這次,即使是我真的爆炸的狀況:大叫拍牆壁的是我,我卻給自己的處理方式,一個大大的甲上! 嘮嘮叨叨的前情提要: 暑假真的很逼人,我在暑假前就知道我真的很不耐熱不耐曬,兩個孩子因為年紀差距所產生的睡眠需求的差距、認知能力差距、合適的遊戲場地差距,讓我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讓大兒子
Thumbnail
孩子黏人代表依附關係建立良好,而非問題。本文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依附理論中四種類型依附關係及其對孩子人際關係發展的影響,並鼓勵父母接納孩子需求,給予安全感。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7/29
好險!還是步媽英明!
這個主題可能很多很多親職講師都分享過,各種方式都大同小異,我今天想說的是我自己最常使用的方式,和我暫且資訊量不足沒聽過其他人分享的方式:#把兒子當外人。 我常常在二子衝突時,任何一人跑來找我申訴時,首先代表被申訴方,對著申訴方道歉! 我:「不好意思耶!我兒子怎麼這樣對你!他竟然讓你感到這麼不舒服
Thumbnail
暑假好忙,有點追不上新聞,不過還是想提一下某位長輩女性在路邊突然暴衝攻擊賴庭荷遭到受害者由律師陪同律師陪同提告傷害、強制、公然侮辱及違反選罷法,的這件事。 這件事看起來似乎和一個專門在講親職教養的粉專無關,但我個人覺得非常有關係。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好一陣子前,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提及一位小孩在遊
Thumbnail
必須說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觀念,確實有點顛覆我原本的認知「找可以照顧自己的大人比較實在」 但很多去少觀所的孩子,回到現在大家最常說的原生家庭有狀況是主因(?)確實這些孩子是有做了甚麼但有沒有可能因為沒有可以保護他/她們的大人,所以只能靠自己的拳頭呢? P.S 剛好我也是有著多年做青少年工作經驗,純粹提供個人觀點,交流分享而已,打擾了。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我很喜歡交流耶~不要覺得打擾啦~~ 高風險家庭的孩子人生不會只有家長,學校老師、阿姨、常常去的早餐點阿姨,有沒有誰,可以是他稍微能多說出一點的人?我覺得人生的貴人很有可能不是親生父母的孩子真的是存在的,我還有遇過把孩子自己打工的收入都拿去買毒品親生家長,讓我們不得不出動各種資源保護小孩不受法定監護人干擾......但這個青少年孩子至少哭著來找我說他遇到這種事,那我就是可以保護他的大人了! . 我自詡成為跟每個有緣分的孩子,不論深淺,都能夠讓他們相信,我對他們是友善的,至於我自己的孩子,當然更是要做到這點,我保護你!不然我一直說我有唸完安全依附關係,是把學費繳完、熬夜熬完,然後知識都丟還給教授了嗎?我沒有!我謹遵教誨的實踐著!真的! .
上一篇聊到我認為和孩子一起練習從不成功到成功的過程,是養成成長型思維的重要功課!至於要如何慢慢練習,我把它拆成七個很重要的步驟! 1.我相信你可以 我很尊重你的需求,尊重你對自己的期許,在這個尊重你的出發點上,我很願意把「自己做」的權利放在你手上。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裡 #尊重 是一件非常重要,需
Thumbnail
最近QQ愈來愈大,認知能力不斷成長,也開始更能夠對於我們和他的互動,給予更多回饋。 兩歲多快三歲的QQ,跟一般般的幼童一樣,什麼都想自己來,但不是什麼事自己能力上都做得來,有時候成功完成自許任務後,幼童和大人皆大歡喜,有時候任務搞成一場爛攤子,幼童不知所措,或是幼童一秒覺得e~這也蠻好玩要不要再換
Thumbnail
昨天的新生兒睡眠講座裡,一名二寶爸問我:「為何妳說爸爸負責小孩的睡覺,寶寶/小孩都會睡得最好,最容易睡過夜?」這就不得不翻出我曾經自己亂腦補的說法:因為  #媽媽被寶寶DNA殖民 了!!!(但是我至今依舊深信不已)
Thumbnail
想不到出發點是希望讓另一半好好休息,就踏上成功讓孩子穩定睡眠的路了🤣🤣🤣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選你最正解!!!
並不是有作息的家庭就不能開心出去玩,而是去哪裡玩,距離多遠,回家後的所有睡前待辦事項該怎麼安排,因為出去玩了,要取捨什麼?像我今天就捨去煮晚餐(或是常常捨去),選擇到家後孩子們可以快速完食的晚餐.......
Thumbnail
太佩服這位媽媽的行動力與精算力了! 看得我邊笑邊點頭,這根本是放風+準時下班的雙贏神操作啊! 今晚,全家睏好 ❤️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感謝你的誇獎!每天追的到準時下阿母班,真的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