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刻板印象

含有「性別刻板印象」共 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必須強調的事情是,「受教育」是一種基本權利,但「學業表現好」並不是。如果教育制度有問題,那當然值得批判與調整。但作者李維要求的,是政府需要主動給出系統性的政策,幫男性改善「男孩成績不好的問題」,這就和要求政府幫男性解決找不到伴侶的問題一樣荒謬。完全是在追求特權,而非平權。
Thumbnail
2002 芝加哥 Chicago 說起了有毒的男性氣概、新聞自由、鬼邏輯和音樂,就讓我想起了這部有毒的陰柔氣質、只關心「血腥色」而非「事實」的媒體、全員惡人卻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笑出來,還能病態地沉迷其中惡趣味…
5/5芝加哥 Chicago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8/11
謝謝推介!👍🏻🥰🍀
我難過的發現,社會普遍對於男性和女性仍然有服裝上的刻版印象與偏見,認為男性不該穿裙子、女性不該剪極短髮等。但我認為想怎麼裝扮是個人的事,無須受性別限制。
Thumbnail
本篇將淺談《第四翼》之所以是讀者的guilty pleasure,以及女性情慾展現賦予的罪惡感,導致多數的羅曼史文本中的女性情慾再現產生困境,出現「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的矛盾。倘若我們在現實中無法擺脫對女性情慾的恥辱感,許多羅曼史/浪漫奇幻作者便無法在作品中,讓女性角色擁有真正的情慾自主。
Thumbnail
所以腐女的BL粉紅濾鏡會那麼有趣,就是在以另類的「女性凝視」來對抗「男性凝視」,身為男性也覺得這樣的濾鏡很有趣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對啊!BL會崛起的部分原因,便是為了擺脫早年主流文本的男性凝視,以另類的女性凝視翻轉失衡敘事。我提的小說評論是BG題材,BG跳脫男性凝視其實也行之有年,但還是有讀者認為女性受眾為主的BG,書中描寫的女性情慾令人不適,這個現象就滿有意思的。
2019年的《新喜劇之王》乍看像是舊作的複製貼上,甚至在上映當年被批評炒冷飯、才華用盡... 但若你把電影惡狠狠地刷了十遍,就會發現周星馳用2019年的「如夢(她)」重新詮釋1999年的「伊天仇(他)」,電影透過性別視角的置換,回應承襲了整整二十年的社會變遷。
Thumbnail
5/5新喜劇之王
那些被誤解、被刪去、被重寫的部分,只能由自己靜靜地承受。 就像夜裡一個人走過長長的隧道,沒有光,也沒有出口的指引。 而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斷告訴自己,再走一點點,再走一點點……
我想過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是異性戀的原因: 大概只是因為我身為一個生理女性,又只跟生理男性在一起過。 但是,性向不是取決於雙方的性別認同嗎? 從某個時刻開始,我開始陷入疑惑,無聊的人會找點事情困擾自己,然後再認真的跑去問別人:你,真的確定你是異性戀嗎?會不會只是誤會?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4/13
有個笑話:過了適婚年齡很久的男子被親友關切 問清楚沒有喜歡的女生 忽然顫抖的問:那你有男朋友嗎?
src
辦公桌上放了一台F1賽車模型,被主管說:女生怎麼也在看賽車。我:???原來這運動還有分性別😂
哈斯的採購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地球體驗營 (咻) 跟主管回:「被你發現我的小秘密了,看來不能留你了。」(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