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覺察
含有「情緒覺察」共 16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 蔡叡昀心理師 ☁️
2025/05/28
《 為什麼孩子明知道沒有鬼,還是那麼怕?》:談想像力與現實混淆的關係。
很多孩子並不是「太愛幻想」,而是他們的世界還沒有分得清楚哪些是故事,哪些是真實;我們大人可以成為那盞陪孩子走進黑暗裡的燈— 讓他知道:「害怕是可以說出來的,恐懼是可以被看清楚的」💡
#
心理諮商
#
自我探索
#
情緒覺察
1
留言
☁️ 蔡叡昀心理師 ☁️
2025/05/27
《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敢一個人上廁所?》:談對黑暗/獨處的恐懼與分離焦慮。
有時候,我們陪伴孩子走的,不只是那段從房門到廁所的路,更是從依賴到勇敢、從害怕到信任的心理旅程。
#
心理諮商
#
心理療癒
#
自我覺察
喜歡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5/27
我有期待,但我怕傷害
有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期待,只是太怕期待落空的失望感再來一次。明明想靠近、想表達,卻又忍住,因為受傷的經驗還在心裡。其實,會怕,代表你還在乎;還期待,代表你心裡還有光。你可以慢慢來,不用全都說出口,但請記得——願意期待的人,從來不脆弱。
#
情感表達
#
期待與失望
#
情緒覺察
4
1
李建崑
1 天前
1
收拾起細碎的心緒,將心靈重整起來~😇
1
津哥-島民生活
2025/05/27
紅鼻子助人工作坊心得|允許自己被照顧,也是一種力量
第一次參加「紅鼻子醫生」所舉辦的助人工作坊,一場與自己的精心時刻,是一場深刻的身心重整。 紅鼻子醫生背景介紹 「紅鼻子醫生」是一個致力於透過戲劇與幽默為醫療場域帶來療癒的國際組織,在台灣則由【紅鼻子醫生關懷服務協會】推動,常年進入兒童病房、長照機構,透過紅鼻子小丑的方式,陪伴病童與長者面對身心壓
#
助人工作者
#
自我照顧
#
社會關懷
喜歡
留言
做自己的幸福教練
2025/05/27
敵人還是朋友?—我們如何看待負面情緒?
情緒,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語言。你是否也曾因為一個念頭、一句話、一場誤解,而情緒翻湧? 我們不再把負面情緒當成敵人,而是邀請你換一種方式,去理解這些「來敲門的情緒」——恐懼、焦慮、憤怒、悲傷、內疚、羞愧與嫉妒。 當你願意聽見它們想說的話,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從未發現的一面。
#
幸福感
#
心理健康
#
幸福教練
喜歡
留言
沐容光森
2025/05/27
《容光本傳|所謂放下,不是優雅,是一次次的心痛後,才慢慢鬆開》
我以為放下就是不想、不氣、不在意, 但其實——我還是氣,氣到靈魂翻白眼。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放下不是壓住情緒, 而是我終於願意承認: 「我真的有在意,也真的很努力。」 這不是一篇教你怎麼優雅放下的文章, 而是我真心告訴你— 放下,就是接納。
#
沐容光森
#
放下
#
接納自己
2
留言
☁️ 蔡叡昀心理師 ☁️
2025/05/26
《 AI 比較懂我?》
「資訊豐富、情感貧乏」的人際疲憊:寂寞不是沒有話說,而是沒有可以說的人。
#
情緒覺察
#
自我覺察
#
自我探索
1
留言
拾憶行間的沙龍
2025/05/26
如何處理憤怒?從情緒覺察到行為轉化我的完整練習指南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如何透過情緒覺察和行為調整,來處理憤怒情緒。 透過親身經歷,探討如何從憤怒的循環中找到出口,學習與情緒共處,並建立健康的情緒管理方式。 這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更能改善人際關係,創造更和諧的生活。
#
憤怒處理
#
情緒管理
#
情緒覺察
1
留言
☁️ 蔡叡昀心理師 ☁️
2025/05/25
《 我們以為的「玻璃心」》: 其實是曾經太用力撐起自己,而留下的裂痕
「你也太玻璃心了吧?」這句話,聽起來輕描淡寫,卻可能像碎裂聲般,在心裡某處留下共鳴。
#
自我覺察
#
自我探索
#
情緒覺察
喜歡
留言
☁️ 蔡叡昀心理師 ☁️
2025/05/25
《諮商要價不菲,怕花錢說廢話?》談諮商中的「時間焦慮」與「金錢壓力」
心理諮商的價值,從來不是以一分鐘多少錢的計價,也不是當你關上諮商室的門離開後,心靈的成長就會停止。
#
心理諮商
#
心理療癒
#
自我覺察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