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保護你,但也困住你——學會與不舒服同行,才有新路出現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情緒調色盤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要不要你來主持今天的會議?」

主管一句話,小傑的心跳立刻加快。他笑著搖頭說:「小張比較有經驗啦。」但心裡,其實早就開始打鼓。

不是沒想過站上前線,只是每次想到要承擔風險、面對評價,他就自動退回舒適圈。久而久之,「選擇不出頭」成了一種默默養成的習慣——一種看似保護,其實也悄悄限制了他的模式。

但他也常在深夜自問:「我是不是又錯過了一次練習的機會?」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總是回到那條熟悉的路?】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懶,而是大腦在默默保護你。

面對不確定、風險、壓力時,大腦會自動啟動「安全模式」,把你拉回最熟悉、最不容易出錯的那條路。

你可能發現自己常這樣:

  • 想嘗試新方法,又默默回到原本那套
  • 想舉手發言,卻忍不住放棄那個瞬間
  • 想多爭取機會,卻下意識先說「沒關係」

這些「退回熟悉」,短期看起來比較輕鬆,但長期下來,真正累的是你自己,因為你一次次錯過突破自己的機會。


【「不舒服」其實是轉彎的起點】

你不是不夠堅強,而是卡在那段「既想前進又不確定怎麼走」的尷尬地帶。

你怕丟臉、怕犯錯、怕讓人失望,但這些「怕」不是阻礙你的牆,而是提醒你:你在靠近成長的邊界。

所有成長,都是從「有點不舒服」開始的。

你不一定要馬上勇敢,但你可以先學著停下來,陪自己看看那些讓你想逃的感覺是什麼。


【怎麼和不舒服共處?三個實用心法】

1. 把不舒服「叫出名字」,你會比較不怕它

先問問自己:「我現在到底在怕什麼?」

是怕被拒絕?還是怕搞砸?還是怕自己不夠好?

當你能說出那股模糊焦慮的真正來源,它就沒那麼可怕了。你也會發現,其實你不是什麼都不行,而是只卡在某一小塊不安裡。


2. 做一個「非慣性小選擇」

不是要你立刻突破大魔王,而是先做點小變化:

  • 多說一句自己的想法
  • 多問一個你以前不敢問的問題
  • 多停三秒,觀察自己想逃的反應

這些非慣性的選擇,是在告訴自己:「我可以不一樣。」


3. 不舒服不是敵人,是你的提醒器

你可以對自己說:

「我知道現在不自在,但這正是我在成長的證據。」

不是壓抑情緒,而是學會帶著情緒繼續前進。這才是穩定走遠的底氣。


【結語:每一條新路,都藏在那一點點不舒服之後】

你還是會有想逃的時刻,還是會猶豫、懷疑自己。這很正常。

真正的改變,不是你完全沒感覺,而是你願意跟這些不舒服共處、共走。


請記得——

習慣保護你一時,不舒服成就你一生。

每一次你選擇陪自己多走一點點,就多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可能。下一次,就讓我們試著陪自己勇敢那麼一點點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06會員
41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6/19
你努力保持冷靜,卻常在情緒裡打轉?不是你不夠理性,而是你太壓抑。這篇文章陪你看懂情緒、練習轉化,把壞情緒變成提醒,把好情緒變成底氣。真正的穩定,是理解,不是隱藏。
Thumbnail
2025/06/19
你努力保持冷靜,卻常在情緒裡打轉?不是你不夠理性,而是你太壓抑。這篇文章陪你看懂情緒、練習轉化,把壞情緒變成提醒,把好情緒變成底氣。真正的穩定,是理解,不是隱藏。
Thumbnail
2025/06/16
你是不是也以為「做到完美」才能安心?但其實,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心的穩定。當你願意放下過度控制,學會溫柔看待自己的情緒,才會真的感覺:原來,我可以不靠掌控也很踏實。
Thumbnail
2025/06/16
你是不是也以為「做到完美」才能安心?但其實,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心的穩定。當你願意放下過度控制,學會溫柔看待自己的情緒,才會真的感覺:原來,我可以不靠掌控也很踏實。
Thumbnail
2025/06/16
你準備充足卻臨場失常?不是你沒能力,而是情緒本能接手了反應。這篇文章用溫暖又實際的語言,幫你看見「戰、逃、僵」模式的真相,學會在緊張時找回穩定,不對自己生氣,而是溫柔陪伴那個想逃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6/16
你準備充足卻臨場失常?不是你沒能力,而是情緒本能接手了反應。這篇文章用溫暖又實際的語言,幫你看見「戰、逃、僵」模式的真相,學會在緊張時找回穩定,不對自己生氣,而是溫柔陪伴那個想逃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所有認識我的大部人都知道, 從小到大我真的最怕的就是在他人面前講話,更別提站在台前說話。 我的擅長及最佳的舒適圈可能就是一對一,頂多一對二 但隨著各種學習及自我進程,默默好像被推動要去做這件事,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一些恐懼不安抗拒,更多了篤定及必然的感受。 工作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群
Thumbnail
所有認識我的大部人都知道, 從小到大我真的最怕的就是在他人面前講話,更別提站在台前說話。 我的擅長及最佳的舒適圈可能就是一對一,頂多一對二 但隨著各種學習及自我進程,默默好像被推動要去做這件事,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一些恐懼不安抗拒,更多了篤定及必然的感受。 工作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群
Thumbnail
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障礙和挑戰。 面對困難,會感到害怕、猶豫,甚至想要放棄是很正常的。但記住,真正的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即使害怕也要邁出那一步。
Thumbnail
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障礙和挑戰。 面對困難,會感到害怕、猶豫,甚至想要放棄是很正常的。但記住,真正的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即使害怕也要邁出那一步。
Thumbnail
對於無能為力的事情 亦或者無法改變、甚至改變不了 又或立場不同、想法不同 選擇尊重與看待 適時的沉澱下來 靜待事情的狀態 隨時間而日漸明朗 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 也未必不好 人生就是每一個階段 總有些人與事的出現 及一些關卡的出現 是在提醒自己該適當的沉澱 停、看、聽… 好與不好 壞與不壞
Thumbnail
對於無能為力的事情 亦或者無法改變、甚至改變不了 又或立場不同、想法不同 選擇尊重與看待 適時的沉澱下來 靜待事情的狀態 隨時間而日漸明朗 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 也未必不好 人生就是每一個階段 總有些人與事的出現 及一些關卡的出現 是在提醒自己該適當的沉澱 停、看、聽… 好與不好 壞與不壞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