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

含有「洗腦」共 10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是基礎咒語,功能是擺脫你大腦病毒的圍攻並與內在太傻連接。每次大腦病毒和你說“我知道這個,我學過那個”的時候,你停下來在那一刻說:我不知道,你大腦病毒在那一刻就已經被清空了,你也在你太傻的真知中,真正地知道。另一種表述是:原因我知道,但我卻無法在時間中把原因告訴你,因為一旦
有一類家庭會主動創造資源,讓下一代專注於發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認知。而另一類家庭,孩子從小被灌輸的是,不能出錯、不能丟臉、不能失敗。一旦犯錯,就可能被貼上 你不夠好、你不努力、你在拖後腿的標籤。
Claydee-avatar-img
2025/08/27
最近很常聽到的,沒苦硬吃XD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8
Claydee 很有福氣🥰💕💕
這個概念出自《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所謂的洗腦,換一種說法就是「重塑認知」 也可以說是「認知再建構」──將某些存在於你大腦中的既定想法,拿出來檢視一番,去蕪存菁,去除無效、甚至對自己有害的認知,添加好的、對自己有幫助的思維,每天養成這個習慣,久而久之,你的認知習慣便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靈性成長,向來被描繪的很美好,靈性體驗也被塑造的很神祕,但沒說出的風險是,這是以可能失去「自我」為代價的成長歷練。
Thumbnail
下班回家,筋疲力盡地躺在沙發上,你打開手機,滑著社群媒體,看到誰和誰吵架了、某位名人又有了新緋聞、陌生人在留言區吵得天翻地覆。你明明知道這些事情與自己的人生毫無關係,也不會直接影響你的工作、收入或健康,甚至有時還會覺得「這麼浪費時間」,但手指依舊不受控制地滑下去。為什麼呢? 有一種常見的解釋來
Thumbnail
我是1972年生的,所以民國60年代正好是我成長的年代,最近有些小草居然在緬懷那個年代,還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你要戴濾鏡看過去的年代我不反對,但至少要先清楚理解自己帶著什麼樣的濾鏡,才不會變得很可笑,尤其當你緬懷的事項居然是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的時候,會讓人懷疑你是否有受到頭部撞擊。 先說政治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0sZUFs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Ja7Kz-R4w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7/17
都很經典啊!👍這樣光看到,旋律就出來了~😆
限時公開
台灣社會身份認同的形塑工程 深入台灣過去三十年的記憶核心,通過解剖最關鍵的兩樣物證 ——【教科書】與【媒體】 李登輝如何通過“三步走”戰略,為一場宏大的身份改造工程進行頂層設計? 從《認識台灣》到108課綱,教科書如何通過“記憶手術”,為一代人植入全新的歷史認知?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7/13
中華民國在台灣七十五年了,除了記憶與戰爭,和平富裕應更新這土地上人民身分定義。如何智慧處理內外險峻,才是繼續上行之道。
在館長訪問上海引發輿論的背後,這篇文章深究的是東亞社會對「宏大敘事」的迷戀:從教育到媒體、從城市設計到語言政策,我們的情緒如何被訓練、動員、甚至自我馴養?透過中韓日台新的案例比較,拆解宏大敘事如何滲入日常生活。當你不再為國家榮光落淚,那些不夠偉大的小故事,是否才是我們真正的出路?
Thumbnail
「今天續暖白髮的阿嬤⋯⋯」 這不是長照機構的回診日誌,也不是什麼感人廣告文案,而是來自我爸直銷群組的一則日報分享。 我爸現在深陷其中,每天的 LINE 像倒水一樣不停噴出這類訊息,有時候還會特地轉給我,要我“用心感受”。 他們說: 「阿嬤有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女兒年收百萬,非常愛賺錢,阿嬤已經
含 AI 應用內容
#直銷#洗腦#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