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

含有「社會心理」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基本上,我們的社會,階級複製的問題十分嚴重,也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現象。所以我們會坦然的接受贏在起跑線之類的說法,在社會上看到一個個「成功是因為他小時候就去了歐美讀書」這種新聞,或者一堆二世祖講一些何不食肉糜的話,比起憤怒只怕更多是自嘲一下。當然我們也承認,Bill Gates 的初期生意是他老母帶
宮﨑 駿很有趣的一個點,他寫的故事都是女主角及女性力量 然後他生活裡跟男性的關係則是一言難盡 有好朋友(男)製片,但也有對手導演(男),然後跟兒子吾朗關係則不妙
Thumbnail
起初,案主談的是感情二選一的困境 要穩定卻缺貼心的多年舊感情,還是激情有趣但未來還不確定的新戀人? 談了幾次毫無進展 我覺得這是表面議題,但要讓案主自己接受這是表面,真正議題在別處,而且要自己負起責任,就不容易
Thumbnail
偏自閉症這端,約20歲男性 求助時聲稱「感到腦袋混亂一直轉,無法停止,影響專注、食慾及睡眠,快兩個月」 評估時發現:除了上述這句話,沒有更多資訊了。
Thumbnail
Q:請問亞斯兒童若都認為這是別人問題,在校不斷與人衝突,該怎麼協助比較好? 1.先不要否定他的觀點及感受。 順著他的邏輯同理回應(他要抱怨都是別人的錯也沒關係)。 這個步驟在照顧/接住情緒。 如果他說的過份了,那只聽不回應(削弱法)。
Thumbnail
巧爾-avatar-img
2025/07/12
問題是「人心隔肚皮」,如何要星星個案判別人心的善惡呢?
過動裡的ADHD,因注意力不足(韁繩過短),自我被情緒(野馬)拉著跑而忙碌起來(行動化),瞻前不顧後,是謂「情忙」。 問自我怎麼回事?本人也說不上來,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說到卻持續不到。後續衍生對自己的不信任與自卑,也困在各種人際關係裡。 #底下是簡單的整理與方向:
Thumbnail
1.平常講話有主副頻道 主頻道:心理諮商,在跟心理師對話 副頻道:在想其他的事,例如諮商室的牆壁紋路好像一條龍在說話喔...真有趣 兩個頻道的資訊都可以進入大腦 但不一定全部處理(只記得部分或他想聽的) 有的可以出現三個頻道
Thumbnail
以下無科學根據也沒去找研究報告,一起想想就好。 近期累積了多位原先有亞斯特質的案主,在某個事件上出現幻聽幻覺,甚至聽了那聲音有所行動,甚至住院了,並由醫生確診思覺失調症,持續服藥中 在瞭解個人史時,我發現有幾個差異
Thumbnail
不用急著心理諮商 如果你都吃不飽,是要心理調適什麼啦?先吃飽再說啊! 社區個案百百種,大部分都有經濟、家庭創傷、累積出的慢性病、身心俱疲憂鬱等多重困境,他能來心理諮詢都已經是不得了了 我這裡就是心理諮詢,不是諮商,沒有要改變 也不建議個案馬上去找諮商 理由很簡單...
Thumbnail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