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現代資訊過量,你應該知道的認知操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人們判斷是非與如何生活時,需依賴「正確資訊」,如「正確用火」

過往資訊管道少,只有報紙、廣播及三電視台,少數媒體壟斷,而政府又會檢查媒體,故民眾常因為「無知--無法比較資訊」而被管控知的權利。

現代最大的問題是:資訊氾濫

現今資訊管道多到爆,有線電視幾百台、網路資訊、自動推送的社交軟體,自媒體也是媒體,大家都在放話,資訊不少,但「正確性有問題」。

資訊爆多會癱瘓大腦對資訊的處理,民眾不可能全部檢視、思考比對後再挑選,加上基本知識不足也無法判斷正確性…大腦終究會選擇捷思(懶惰的),變成跟風向走、看懶人包、相信意見領袖、相信政黨,不再有思考的習慣。


現代更可怕的是「認知作戰」

有心人士反過來利用這特性發財,在網路、媒體上刻意循模式製造效應。

網軍公司、假帳號分身留言、製造集體風向的假象,國內操作也就算了,甚至來境外的網軍攻擊…利用資訊特性,誘使他們想要的風向/結果,這就是『認知作戰』,影響了你的認知判斷。

認知作戰是一種影響力作戰,根據維基百科定義,它透過釋放真假資訊及錯誤連結,影響並破壞社會既有、互相信任的網路,並加深對立、降低士氣,打擊對手計畫和開展後續活動。

認知作戰或許針對國家,但別忘了其手法對民眾也是無孔不入的,資訊操弄在團體面最常見於政治,而個人面則有詐騙、邪教、PUA或行銷話術。

操弄的資訊內容會影響你判斷,而你選擇的結果影響了你原本的價值立場,你慢慢不敢依靠自己思考和判斷,寧願順從他人。

舉例:甲告訴乙情況危急,只能儘速從A、B、C三選擇則優(甲故意提供有限的資訊),乙最終選了A,結果卻不盡如意,乙會逐漸怪罪自己的選擇、能力不足,而不會反思當初提供資訊的甲是否動機不良。


留意現代的資訊操控手段

以下是幾個常見的手法

*片面資訊(去脈絡化);單一口號洗腦;強調都是別人的錯…

*突顯部分有利訊息,忽視矛盾、掩飾風險

*三人成虎,三千人成妖虎。多數人都在談假訊息,多數人轉傳分享,你不會查證開始相信此事為真。

*一堆真消息裡放入幾個假消息,以假亂真

*「錯誤連結」:全部都真消息,但是讓你誤以為相關

A是真的,B也是真的,但是它製作迷霧讓你以為A可以造成B,兩者是因果關係。例如:A是空氣濾進器,B是心理健康專家,公司請B專家來講了一篇「空氣髒,容易鼻子過敏,而常過敏睡不好失眠就會有心理健康問題,所以我推薦A,有效」

*長期佈局後反轉:「這個好人突然變壞了耶」

例如:B組長創辦了一個公司群組,平時分享有用的團購、公司八卦、政策公告等等,但突然在半年後開始講一些不利於A組長的事,說他多小氣或佔公司便宜。群組講A壞話後三個月,公司公布了要由眾組長中挑選優秀者晉升主管的評比,這時候大家已經對A組長沒有好印象。

 

破除認知戰的誤導,你可以怎麼做

1.平時廣泛閱讀。

若常滑手機讓它只餵養你想看的,就跟你住在封閉房間裡,只有唯一窗口定期送來垃圾食物可你又覺得美味一樣,是資訊的井底之蛙。

多主動閱讀及思考,不要被動接受訊息。做為對這世界的好奇與理解,越理解各生活範圍、專業領域的常識,你會有基本原則判斷是不是荒唐的假消息。

2.現實的利益得失。

想一下,這個消息對誰有利?真的有免費資源嗎?他真是為正義喉舌嗎?

我認為「沒有無償的事」,即使是心理師貼出免費的心理學資訊,你也可以認為「他在推廣心理諮商啦,在刺激有需求的民眾增加消費啦」。這是不可否認的,因為任何事都有相對利益存在。

關鍵是「你思考過沒有」。知道這個利益關連,你還是想使用,也會小心不要掉入太多陷阱(如多看幾個不同心理師的粉專,以免都是這個人說了算)。讓這些訊息進入意識,你做的判斷才是判斷,而不是讓無意識的牛被牽著鼻子走。

3.關心自己未滿足的投射

我們講認知戰都是有心人操作,但搞不好最後一個魔頭是「自己」。

自己心理很多過不去的、未滿足的,會讓你寧願去相信某個救世主,結果他講的屁話你都信(對,迷信也是認知作戰了,但卻是自己佈局的錯誤認知)

審視與討論內心那一塊空洞,以免自己連自己都騙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3會員
24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Thumbnail
為普及生活水準的工業化,因讓價值超越價錢讓人感覺到時代進步,但面對著人之間的協作,所帶來的標籤化時,不免感到三維降階到二維的扁平化,但只要自由的呼吸仍在,各種標籤就會因為蓬勃向上的生機而終究無法完全涵蓋,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原力之所在,沈淪於工業化後也能包容並將其昇華,我們始終是可以更高維的生物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念頭充斥著大腦   顯化似乎是每個人   有意無意的日常口號   這個時代不缺煩惱    它    燉煮著全方位的煎熬 伴著無聲的憂慮叫囂                                                            
Thumbnail
念頭充斥著大腦   顯化似乎是每個人   有意無意的日常口號   這個時代不缺煩惱    它    燉煮著全方位的煎熬 伴著無聲的憂慮叫囂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