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

含有「繁體字」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 1. 兩個中國?還是兩個國家? 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建國,是中國第一個共和國 1949年:國共內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宣佈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 從那天起,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地理、政體、憲法、貨幣、軍隊、文字上完全分離。 🔸 那,是兩個政府?還是兩個國
Thumbnail
🔹一、背景:為何要簡化? 簡體字的出現不是現代才有的事,早在清末民初,民間就已出現一些簡寫字(如筆記、速寫)。但真正「制度化推行簡體字」,是在 1950年代中共建政後,成為國家政策的一部分。 官方說法 是: 提高識字率(掃盲運動) 降低書寫難度、加速普及教育 推動印刷出版的效率 乍看之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我:「你發了一篇跟繁體字有關的文章,是不是因為你很喜歡繁體字呀?」 我會說,就像「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樣,我確實很喜歡一些字──像是「愛」、「靈」、「藝」這些看起來有情感、有魂的字。但偏偏這幾個字在簡體化後,變成了「爱」、「灵」、「艺」,少了幾筆,也彷彿少了那股韻味。 坦白說,我對繁體字
Thumbnail
一、愛與爱 「愛」這個字,你看過多少次? 在詩經裡,在情書裡,在祖先的筆劃裡。 它的每一筆,都像心跳的迴響: 上面的「爫」是手,是溫柔撫觸。 中間的「心」是真切的跳動。 下面的「夂」是腳步,是願意走向你。 可當它被簡化成「爱」時, 那顆「心」不見了。 少了一顆心, 它還是愛嗎? 二
Thumbnail
一、字,是一個國家的靈魂 語言是文化的血脈,而文字,則是承載靈魂的骨架。 我們常說「亡國先亡文」,因為文字不只是交流的工具,它更是記憶的載體。 繁體字存在了上千年,它的筆劃繁複,卻正因為這份繁複,才保有歷史的層次與文化的厚度。 每一筆撇捺,都像是祖先留下的印記。 然而今天,我們卻看著它一點
Thumbnail
我和ChatGPT互動時,一開始它用簡體字回覆我。後來我向它表明不喜歡簡體字並“指定”它必須用繁體字回答我,它也就知道我的“癖好”回答時都自動使用繁體,不必再去要求它。
Star & Soul|Hom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0
Jen-Horng Tsen James 其實你最一開始說的話就是問題點,為什麼會需要表明不喜歡"簡體字"並指定它使用"繁體字"來回答呢?而不是最一開始就是偵測使用者是哪一國家使用者或是甚麼語言使用者來自動使用此語言,這就是我要表達的,AI就是把中文使用者通通列為簡體字應對,這是其一。(AI預設將所有中文用戶視為「簡體優先」處理。) 另一個問題是就是繪圖製成,只要是英文、日文、簡體都能繪製成功,只要碰上繁體字總是能東缺西漏的,原因就是前三種語言有龐大的資料庫供AI使用,而繁體字則反之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漢字及其相關的語言體系,在這個以表音文字為主的世界中,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字系統,漢字不僅具有獨特的發展脈絡,也蘊藏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特性。許多人認為,與歐洲語言的拼音文字相比,漢字的效率較低,而在中文世界中,繁體與簡體之間的爭論亦長期存在。
Thumbnail
最近電腦壞掉了,所以只能用工作的電腦來書寫文章。這意味著我只能用中文簡體字。 這對一個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從小就受中文簡體字教育長大的我來說,卻意外覺得有點不那麼習慣。
Thumbnail
艾米  Emi-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5
是的,是習慣,也是個人偏好 :) 我的辦公室電腦Office出事故,完全沒有辦法用拼音來打出繁體。但現在有了新電腦,什麼簡體繁體都不是問題了!
所謂的『台灣華語』、『繁體字』,其實就是一種台灣島內專屬的意識形態。無論人口數、普及程度、對非華語母語使用者友善程度,都是『簡體字』和『支語』勝出。島民對於台灣華語、繁體字的信仰僅是延續上個世紀,『一中框架』下的漢賊不兩立的正統之爭。和中華民國這塊神主牌一樣,不但走不出台灣,也難得到國際的正式認可。
Thumbnail
許 Kelvin-avatar-img
2023/12/28
我覺得你的觀點很棒,台灣的語言認同危機,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但是台灣人的母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其實已經衰退到非常嚴重的程度,也就是母語的使用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舉個例子來說,在香港,廣東話是母語,香港人可以很自然的用粵語說出智慧型手機、麥當勞炸雞這樣很現代的詞語。相較台語,我們不可能不用國語代稱這些詞(而且非常多詞語都要用國語表達),這是我認為我們台灣要去推行母語教育,從過去的國語政策,到現在的雙語國家政策,政府對本土語言始終不夠重視,如何把母語教育提升到使用率很高的層次,還需要很努力才行。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多謝稽古齋君細說繁簡字的源流。沒錯,在速寫時,用作自己備忘的,有時我也會寫上一兩個大陸字(我不稱之為簡化字);但,若是寫給別人看的(例如學生、朋友),我會堅持書寫正體字。現時的大陸字,有些不但不倫不類(例如:聖人→圣人);形貌醜陋(例如匯→汇);甚至移花接木,偷龍轉鳳(例如:矜貴→金貴、竄改歷史→篡改历史);人間蒸發(例如:示範、模範、規範、範圍,大陸字就寫成「示范」、「模范」、「规范」、「范围」,原本的「範」字也被人間蒸發了。又例如:頭髮的髮,和發生的發,都同用发來代表,可真是令人髮指,結果許多人都錯寫「令人發指」。大陸字,罄竹難書啊!2023-10-16
稽古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6
yidai zhongshi ye 確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