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兩個中國?還是兩個國家?
- 1912年:中華民國在南京建國,是中國第一個共和國
- 1949年:國共內戰,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宣佈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 從那天起,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地理、政體、憲法、貨幣、軍隊、文字上完全分離。
🔸 那,是兩個政府?還是兩個國家?
👉 實質已是兩國,只差沒寫在國際合約上而已。✍️ 2. 簡體字是怎麼來的?誰要抹去什麼?
- 1956年:中共為提升識字率、政治統治需求,大規模推行簡體字改革
- 同步取消繁體教育、摧毀傳統經書、焚書毀寺
- 繁體字=文化的根;簡體字=政治工具的結果
📌 繁體字保存最多的地方是:
👉 台灣、香港、澳門、海外僑校
所以現在的台灣,還寫著那三千年的筆劃——
但正在被課本、政策、潮流慢慢削弱。
🚩 3. 誰喊台灣獨立?那中華民國算什麼?
- 中華民國還在,憲法也還在,總統選舉、軍隊、國會都正常運作
- 如果說要「獨立建國」──
請問是要脫離中華民國?還是脫離早就不管你的中共?
🤷♂️ 民進黨喊台獨口號
👉 避談國號、改課綱、模糊主權認知
👉 實際上是用「台灣」包裝中華民國,矇混選票、掩蓋歷史
🧾 4. 歷史課本教了什麼?又刪了什麼?
🔻 國高中的課本內容,近12年來修得最嚴重:
主題 舊課綱(含中國近代史) 新課綱(108課綱後)
中華民國史 詳細建國、國共內戰、遷台原因 弱化、簡寫或刪減
國共內戰 描述雙方路線對抗 幾乎只剩「戰後歷史衝
突」
繁體與簡體字 簡單帶過「文化差異」 幾乎不提簡體的政治背
景
民主化 描述從威權轉型歷程 聚焦台灣內部政治對抗
📌 小結:歷史不見了,政黨口號變成了教材主軸。
📅 5. 你該知道的年表懶人包(極簡整理)
年份 事件 重點
1912 中華民國建國 第一個民主中國
1945 台灣光復 中華民國接收
1949 中共建政,中華民國遷台 兩岸分治開始
1956 簡體字推行 傳統文化被簡化
1987 台灣解嚴 民主進程開始
2000~2024 政黨輪替、課綱修改 歷史爭奪戰登場
🧠 6. 結語:別讓思考死在政黨手裡
「政治人物永遠想要你情緒化,因為這樣你不會去查證。」
「你越是無知,他們越好控制。」 「真正的獨立,不是國家的事,是思考的事。」
如果你看到這裡,
那你,已經比大多數人更有能力認識真相。
📌這份懶人包可以匿名分享,轉貼、印製、改寫都沒問題,
只要你想喚醒一個人,這份筆記就值得存在。
筆:紫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