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

含有「觀照」共 7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延續前兩週的正念書法基礎,這週深化呼吸覺察、身體覺察與心靈覺察的深度。呼吸覺察方面,從單點觀照進入兩點觀照,甚至是多點觀照,乃至於全面觀照。身體覺察方面,從放鬆手指操進入全觀手指操,透過左右手同時進行不同的任務,來破除心智的慣性。心靈覺察則帶入無念的練習曲,練習讓認知、情緒、感受發生,但不生起他念。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佛家說:「一水四見。」水對人們來說,是水;對魚兒來說,是牠們的房子;對鬼道眾生來說,是烈火;對天神來說則是晶瑩剔透的水晶。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5/20
「車到哪,人就到哪,人到哪,心就到哪」👏👏👏
要做到平等地覺知各種正負面情感,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在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同時順便感知自己的頭腦和內心。在感到正面時,我們依然可以先聚焦於自己當下的身體和外界的原始訊息,而還是可以在這些正面情感下更真實地活在當下,執着於這份好心情可能反而是本末倒置,放下這種執着或許能感到更美妙的平靜與安寧。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我為自己和世界設想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想像你的個人未來,各個層面上的未來——靈性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和身體上的。 現在擴大你的注意力,想像你周圍世界的未來——你的社區、你的國家、人類、自然環境、我們的星球。讓它們都充分反映你在自己身上發現的整合和完整性。想像一下,新世界正在以健康、平衡、
Thumbnail
觀照不是頭腦的特質,觀照是靈魂、意識的特質,觀照一點都不是一個心理過程。當你觀照的時候,頭腦停止了,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頭腦會經常介人,開始玩起它的老把戲,於是你忘了觀照;但每當你想起來的時候,不必覺得愧疚或罪惡,只要回到觀照,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觀照你的呼吸,頭腦會慢慢、慢慢地愈來愈少介人。
Thumbnail
大象骑我-avatar-img
2024/04/06
我,很好,現在的一切都很好。 前言 今天打球時發生了一件觸動心弦的事。有位球友(是可相互開玩笑的級別)最近幾個月都帶著他老婆一起來球場,由他自己從頭教導,(然而他習於站在後台,數攻擊及比賽型,事實上,不太適合指導他人。)打了幾個月的球了,今天他們對打了一段時間後,很高興的過來跟我說:他們今天對打
前言 前文提及我對《時間,才是最後的答案》描述的濃烈、黏膩的情感,感到不舒適,甚至有點嫌惡。我同意之前看過的說法:所有會讓你動情的—不管是喜怒哀樂—都表示它與你內心的某個什麼起共鳴了,它促發到你內心中—也許藏在幽暗處的—某種情感或想法了。也因此,我也試著據以檢討自己平常的情感反應。嗯,還滿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