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含有「轉型正義」共 30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對人道主義、轉型正義以及國際社會的深刻反思。它真實呈現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的慘劇,並藉由艾達的經歷,探討戰爭的無情與人性的脆弱。電影引發的爭議也反映出歷史和解的困難,以及不同國家利益間的角力。
Thumbnail
4/5阿依達的救援行動
盧安達大飯店的原型,一間比利時外資的飯店,在和平時期,政商名流往來,法文的意思是千丘飯店,是一間四星級飯店,可說是一語道盡了盧安達這個小國的地貌~ 當初在動亂時,胡圖族的飯店經理(很巧的是,他的老婆是圖西族)~透過其人脈、財物及各式說服技巧,歷經好幾次民兵等的攻擊往返,終於保全自己一家及逃到飯店1
Thumbnail
人們觀察歷史,研究人類政權民化的盛衰,對於曾經有過的國家統治模式抽絲剝繭,理出一個名為「轉型正義」的現象來。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8/22
兩大陣營一起剝削
台灣的意識形態,最簡單的話我會畫分為三種,而非兩種: 中國意識形態、本土意識形態,還有「沒有意識形態」 然而「沒有意識形態」所帶有的取消式道德高地,其實是對話的阻礙之一。 打破阻礙、搭建橋樑的第一步,就是承認「沒有意識形態」也是意識形態。
Thumbnail
國民黨從過去擁有龐大黨產、專業論述與中央控制力的「制度型政黨」,在2016黨產清算後迅速失血,逐漸淪為依賴地方派系與紅色金援續命的「提名平台」。財源中斷的不只是一筆錢,而是話語權與價值設定權。如今的「傅崑萁化」不是偶發現象,而是結構宿命。在小英不動聲色的策略下,國民黨仍活著,卻早已活得不像樣。
這是阿敏的日記,她帶著弟弟家祿,輾轉流亡青島、上海、杭州、湖南、廣州、澎湖等地,兩個高中生,斷斷續續地寫著日記,滿紙俱是鄉愁與辛酸。 今天是澎湖713事件73周年,本辦經過阿敏與家祿的家屬同意,首度公開他們的部分日記,以為紀念。
Thumbnail
雖然一直對歷史很有興趣,也寫了本教育史的碩論,但始終覺得自己的臺灣史不斷的在離開義務教育之後讀書補課,那些課本、學校沒教的歷史,還有片面呈現的史實,每每讀到那些曾經為這土地自由民主犧牲的故事,真的都忍不住潸然淚下。那些拋夫棄子的故事,很多時候真的不為什麼,或者還沒準備好為什麼,就走上了黃泉路。這段不
Thumbnail
廖克發:我們至少要嘗試了解先人動機是什麼、以及我們是否有機會做不同選擇? 這是長達五小時的日本、馬來西亞的臺灣後二戰紀錄片,我以為粗獷派建築師中場休息已是自己在影廳最久的一次,本片很快就刷新紀錄。 前年自己就很想看,我能理解時長影響影廳檔期,剛好此時重映所以參加,我得說內容豐富也很沈重,對歷史、
Thumbnail
4/5由島至島
YJ-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0
專論》揭開國民黨出賣台灣人日本兵的內幕
人權繪本,如何誕生?本次展覽將透過《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翻頁之後》《走出霧之森》《發現》《長頸鹿總統》《牆外的牆》的創作手稿與筆記呈現課程設計的心法、草稿與課程筆記、繪本原型與修訂歷程。這不只是一本本繪本的誕生記錄,更是一場關於「怎麼說故事」的現場觀察與提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