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被承認,要先承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本篇與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有關的感言我想在今天發文,大概因為有感臺灣意識抬頭不少,對此我是樂觀的,不是因為川普造就的疑美論或海底電纜斷裂造成的恐中感,而是認為目前為止相較《福田村事件》那樣的國族主義所致的社會悲劇,臺灣其實做的很好,你可以說我感覺良好、證據不足,但我必須要指出,政治這種事,實是誰上誰錯也誰上誰對,因為題目太大(勞資、居住正義、醫護環境、內政與國際外交),我說再多我看到的好什麼繁榮指數,有心卻都可以挑出毛病,因為題目大到牽扯上千萬人,所以其實端看論題人背後的心態是什麼,與其一直埋怨或提出不足,我也選擇鼓勵,畢竟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社群負面浪潮壓過個體的時空中,你可以看出普世負面心理所在多有,這個前提下自己不鼓勵自己,誰來鼓勵呢?

前言至此,我想推薦兩本書與白色恐怖有關,且我觀看後得到策勵的感覺,一是《亡國感的逆襲》,二是《血統的原罪》。

亡國感的逆襲

本書囊括多個有識之士的論著,包括盧郁佳、吳怡農、沈伯洋…,我覺得是我愛不釋手的文集,不僅有講述俄羅斯透過認知操作干擾他國內政,也有亡國感一詞的解讀,當你在外例如社群媒體或聊天辯護遇到轉移注意力或拉長戰線的拖延用語,本書的論述與先備知識既可以幫助你判斷對方的想法,也可以修繕好自己的觀點。

raw-image


我覺得很棒的一篇是盧郁佳的《返校的次元刀》,該篇主軸是評論返校電影與社會上某些人的態度,扭曲現實來配合原有的觀念,也所以他們的不變,反而像是改變。我節錄如下:

否認和支持不是兩種態度,是同一種態度的兩種話術。同一個人,遇到在事實認定上可以蒙騙的人,就說屠殺是捏造的假新聞;遇到不能蒙騙的人,就肯定政府鎮壓。兩種話術,只是為了因應對方掌握的資訊程度而隨時替換使用。即使政府罪行曝光,很多人仍不承認有白色恐怖,只承認有抓匪諜,異議分子就等於匪諜,該抓。這種價值觀無異於警總理所當然把每個異議分子視為組織叛亂犯,把每個組織叛亂犯長期關押、處死。持此看法者,至今也主張,香港反送中暴民既然擾亂社會就該鎮壓,李明哲跑去人家的家裡(中國)顛覆政府,被抓是活該。他們覺得戒嚴無所謂,沒什麼不好,只要不反抗政府,就不會被抓;臺灣政府只要不反抗中共,就不會被武統;將來被統一了也沒關係,等於重新戒嚴,只要個人不反抗中共,就不會受影響,所以支持者願意把票投給追求統一的國民黨。一些觀眾看完《返校》的感想是:「變成這樣誰都沒有錯,是時代的錯」、「在那個時代本來就是這樣,不要用現在的價值觀去批判過去的人。」這樣說的人,其價值觀從戒嚴到現在也沒有民主化過,都無視社會上被犧牲的那些人。解嚴沒能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從未翻身做主人,仍在追求做一個順民的自由。

這段給我的啟示是必得觀其言行以便徹底接近前日「馮翊綱」及「百靈果」其犀利言論背後的所思所想,如此會頓時發現,有些人反對與承認也是一種態度的兩種話術,他們的承認跟自己想的承認不同。其他文章我也蠻喜歡,推薦給大家。

要提示一下,若你政治傾向跟我不同,本篇可以當沒看到,然後,你不支持「胡作非為」,不代表你跟我「政治終端」不同,你的政治終端跟我不同,不代表你支持胡作非為,論述所有主詞動詞受詞,都可依需求替換,大概是這樣的思考原則,以此原則希望我的感言可以讓你受益。

血統的原罪

本書是馬來西亞記者杜晉軒2020年二二八出版的報導作品,意在探討國民政府遷台後達38年(1949年到1991年)戒嚴時人人自危危人的白色恐怖造成外國人(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的冤獄與受害,關於「白色恐怖」,我自己粗淺的講述就是權勢以槍桿或社會機器消滅異己的樣態,你可以在古今中外看到這種模式的大大小小。先不論本省外省或移民原住民情結,中研院院士吳叡人就在推薦序中指出,對一般人如我,於這個迫害的敘事盲點就是忽略外國華人的受害事實。以陳欽生為例,這位當時就讀成大化工的馬來西亞學生,只是被國民黨特務搭訕「請問你認識陳欽生嗎?」,本以為只是短暫的會晤,造成他冤獄半世紀。

其他人例如鄔來、陳團保在書中都有講述其哀傷逝去的數十年歲月,當時的受害者不乏有支持「大漢族主義」的人,由此可感知概念幾乎都會隨時空而改,立場反反覆覆的前提下,思辨共善是我覺得可以進行的方向,像是「明明是自由人,所謂華僑是不是假概念?」、「家是什麼?家人是誰?」,諸如此類思緒會幫助人更接近追尋的自我。

只是Threads上逛到的討論圖,我覺得可以幫助想像那個無奈

只是Threads上逛到的討論圖,我覺得可以幫助想像那個無奈

結語

用前述推薦序的摘要作結,現在包括我都深刻地期望被承認,若希望被承認,就要率先開啟那個承認的契機,承認自己的歸屬也曾錯待人過,這些行為的承認感會帶出國家的承認感,雖然這條路可能嫌漫長,但如今前人已領我們走很久,我不能不繼續思考。最後,本篇雖然對二二八的探討算淺,但我希望能表達出我的態度,有時候文字與作為看似相悖,然背後心態確實是當下當事人最清楚,畢竟講長容易失焦,講短結論一樣,那麼你要選擇不講讓它被遺忘,還是嘗試講得更好令結論完善呢?我喜歡後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志耘-avatar-img
2025/02/28
謝謝你分享的書單。第一本書的節錄,完全就是某些選民的心理現狀。現在的台灣,有些人在承受二二八的創傷,但卻沒有人承擔錯誤,全部都推給時代,實在很令人感慨。
YJ-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高志耘 感謝你的同感,為了那段我跑書店三次,我覺得那個分析解釋了很多,雖然「不要用現在的價值觀看過去」是一個基本上ok 的概念,然而背後的某些心態實際上並不ok
avatar-img
YJ的沙龍
61會員
144內容數
此分類以觀看影集感覺與觀點為主,希望能滿足一點看官的欣賞或吐槽欲,歡迎踩在矮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YJ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這篇閱讀感言,是我閒暇重看遊戲 「憤怒電玩宅註」幾集之後,覺得有趣,想到前年看媒體人范琪斐所著《買槍、養馬、呼大麻》的「沒有用的東西」一文寫的。
Thumbnail
2025/03/02
這篇閱讀感言,是我閒暇重看遊戲 「憤怒電玩宅註」幾集之後,覺得有趣,想到前年看媒體人范琪斐所著《買槍、養馬、呼大麻》的「沒有用的東西」一文寫的。
Thumbnail
2024/10/30
《好的論述》我去年讀到這本2022年的書,但最近有感它宣講概念之重要性比以往更甚,作者徐輔賢是韓裔澳大利亞記者,曾兩度獲得世界辯論大賽冠軍,將「辯論」融入生活幾乎半輩子的實績傲人。作者以他成長經歷與辯論賽結合為基底,講述辯論可以如何運用於思考使生活增益,為什麼我會認為其重要性更甚呢?還是因為社群。
Thumbnail
2024/10/30
《好的論述》我去年讀到這本2022年的書,但最近有感它宣講概念之重要性比以往更甚,作者徐輔賢是韓裔澳大利亞記者,曾兩度獲得世界辯論大賽冠軍,將「辯論」融入生活幾乎半輩子的實績傲人。作者以他成長經歷與辯論賽結合為基底,講述辯論可以如何運用於思考使生活增益,為什麼我會認為其重要性更甚呢?還是因為社群。
Thumbnail
2024/09/30
「羞恥」概念類似今年腦筋急轉彎2的新情緒「阿羞」,不過本書更多是指Shame,動畫中心角色是Embarrassment(難為情),雖然用詞不同,但本書用譜系或家族來解釋,意即羞恥是一系列的情緒,難為情也包含在內。以小型社會為單位、部落為群,人類演化出體驗羞恥的能力
Thumbnail
2024/09/30
「羞恥」概念類似今年腦筋急轉彎2的新情緒「阿羞」,不過本書更多是指Shame,動畫中心角色是Embarrassment(難為情),雖然用詞不同,但本書用譜系或家族來解釋,意即羞恥是一系列的情緒,難為情也包含在內。以小型社會為單位、部落為群,人類演化出體驗羞恥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本篇與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有關的感言我在今天發文,大概是因為有感臺灣意識抬頭不少,對此我是樂觀的,不是因為川普造就的疑美論或海底電纜斷裂造成的恐中感,而是認為目前為止距離《福田村事件》那樣的國族主義所致的社會悲劇,臺灣其實做的很好,你可以說我感覺良好、證據不足,但我必須要指出,政治這種事,實是誰
Thumbnail
本篇與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有關的感言我在今天發文,大概是因為有感臺灣意識抬頭不少,對此我是樂觀的,不是因為川普造就的疑美論或海底電纜斷裂造成的恐中感,而是認為目前為止距離《福田村事件》那樣的國族主義所致的社會悲劇,臺灣其實做的很好,你可以說我感覺良好、證據不足,但我必須要指出,政治這種事,實是誰
Thumbnail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如果錯過了前一篇,《太平洋的臺灣 | 不負責任的大國.美國壞壞.疑美.反美論①》,有時間的話歡迎前往閱讀。 ①的部分 主要是「台灣」「韓國」「北韓」「日本」的相關反美事例。 –會寫「美國壞壞」是因為 2023.12.05 的 負責任的大國,為求公平,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一起閱讀喔。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Thumbnail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