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韓國見聞錄:邊際勞工

2019/08/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什麼是「邊際勞工」?

先來解釋一下何謂「邊際勞工」(Marginal Labor)。
一些國家對「邊際勞工」的定義是指低技術、低學歷、身心障礙及中高齡工作者,也就是說就業競爭力比較差的勞工。但,如果更廣義的思考,邊際勞工其實會「移動」的,也就是說以資方視角而言,勞工的「邊際成本」(總薪資,包含福利與保險)如果漸增到等於的「邊際報酬」,這時候「邊際勞工」就會出現,這時候,資方聘請這些勞工會「無利可圖」,因此,邊際勞工的定義,其實不是窄議的低技術、低學歷、身心障礙及中高齡工作者。

提高基本工資會提高失業率?

關於這問題,其實已經論戰很久了,基本工資是薪資的一種,但薪資不等於基本工資。
先看這一篇「加薪真的有用!西雅圖調高基本工資兩倍,工作機會增加速度全國第一」,再看這一篇「打臉西雅圖神話》說「調高基本工資會增加就業機會」的人,根本不懂經濟學!」,各位也許會覺得,經濟學怎麼這麼難懂,到底提高基本工資會不會影響失業率呢?兩方說法都有。
為了方便起見,請大家參考這一篇:「經濟學錯了?到底最低工資該不該調整?(I),搞懂經濟大小事」。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

大致上,我認為意見分兩派,傳統經濟學(學院派)的人認為提高基本工資會提高失業率,但左派的觀點則認為政府應該保護勞工,且臺灣幾次提高基本工資,也沒有提高失業率啊!
實際上,政府提高基本工資,只有領基本工資的勞工會受惠,意思是,提高基本工資極少會澤披到其他非基本工資的勞工,然後會有兩種影響,第一,基本工資的族群受惠,第二,在基本工資上方的族群因為薪資逼近,但卻未調薪,有相對剝奪感。

為什麼臺灣提高基本工資卻未提高失業率?

我直觀的想法是基本工資的勞力邊際成本還未超過邊際利潤,資方仍有利可圖,這種現象不是真的薪資過低,就是資方的利潤真的很高,所以,尚未危及失業率。
但市場不是天天過年。

韓國的例子

然後,韓國預計在2020年實施最低時薪,訂為8590韓元(約新台幣230元),比2019年最低時薪8350韓元(約新台幣224元),調高240韓元。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以一個月209個工時計算,每月最低工資為179萬5310韓元(約新台幣4萬8136元),所有企業都將適用新訂最低時薪標準。
我上週剛好在首爾,體會了最低工資對於服務業的直接影響,降低聘僱人數、電腦系統取代部分勞力、業主與親屬親自下海勞動。我在一些連鎖便利商店看的事實即是如此,一個店就一個員工,很多是業主兼著做,收銀、補貨等所有事情都是一個人來,不用奢望他們會提供其他服務,真的沒有。較閒的時候,大抵上不是打瞌睡就是滑手機,韓國人說,臺灣便利商店的服務,實在太令人驚艷,不但有免費洗手間,店員還會幫忙顧客。
一些小商販的收銀機變成點餐機,由機器取代,我這個觀光客幾乎無法消費,還好店員勉為其難的接受人工付費。年輕人為了避免畢業及失業,很多選擇延畢,延遲進入就業市場。
但韓國的失業率,真的隨著低本工資提高,逐漸提高,今年6月份的失業率是4%,加上大學畢業生,可能會更高。這一波中、日、韓、美的貿易大戰,攪得韓國氣息奄奄,下半年的景氣與就業看來也是岌岌可危,又押在明年再度提高最低工資,韓國的邊際勞工到底要選工作?還是薪水呢?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