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葉子
有著寫作夢的女子。 想創作自己所愛,並愛自己所作; 不想讓現實插手干預,卻幻想著作家之夢成為現實,真是矛盾。 於是決定隨心所欲地做著每一件事,偶爾後悔、偶爾驚喜、更多時候是平淡的過著每一天,我至今以來的人生就是如此。
亞葉子
有著寫作夢的女子。 想創作自己所愛,並愛自己所作; 不想讓現實插手干預,卻幻想著作家之夢成為現實,真是矛盾。 於是決定隨心所欲地做著每一件事,偶爾後悔、偶爾驚喜、更多時候是平淡的過著每一天,我至今以來的人生就是如此。
17
篇文章
0
專題
12
追蹤者
0
勳章
2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PR90-曾經還算優秀的我們
「這次月考第幾名啊?」 「這個月薪水多少啊?」 月末評價並未消失,只是從段考變成了薪水。 在這相似地幾乎讓人混淆的體制之下,曾經優秀過的我們面對一夕之間平凡的自己,無所適從。
發佈於
散文
2023-06-17
3
《瀑布》結局:破繭重生或是另有變數?
接著僅是我的個人看法:我認為這個事件並非錯覺,是真實發生的,原因有二。 一、小靜身歷其境體會到媽媽的感受。 二、暗示故事並未完結,未來仍充滿變數。
2022-02-10
13
【亞葉子雲遊書海】再來一碗-高木直子全家吃飽飽萬歲!
這本《再來一碗-高木直子全家吃飽飽萬歲!》已經是她的第二十九本著作,內容分為兩大類:夫妻二人的日常飲食,以及女兒出生後三人的飲食。 高木直子一直以來都是認真體驗生活的人,之前的《一個人》系列除了日常生活外,也有主題式的一個人泡湯、跑步、參加慶典、手作等等書籍。
發佈於
亞葉子雲遊書海
2022-02-01
9
語錄系列(一)
紀錄一時興起沒頭沒尾的文字。 通常先發布在個人Instagram 再搬運過來。
2021-12-23
7
為什麼我們該謹慎對待中國用語?
有些人認為說話只要輕鬆順口就好,我們不也常常夾雜英文、日文甚至韓文在話語之中嗎?有必要對中國用語特別敏感嗎? 但其實謹慎審視中國用語並非針對或是有政治傾向,而是有些中國的詞彙會掩蓋、排擠台灣原有詞彙的意思。
2021-12-19
10
《徽因》綠茶婊?心機女?淺談歷史造成的男性凝視。
說到徐志摩與他的女人們,大家對三位女性的看法都是從徐志摩的視角出發;但是說到林徽因與這三個男人(我並不想稱其為她的男人們),世人普遍的視角卻是從這三人男人出發的,都是他們多麼為林徽因所著迷且為她做了什麼。
發佈於
女性主義/女權相關
2021-12-02
8
《徽因》比起才女,妳或許更願意被稱作知識分子。
我一直認為才女一詞是衍生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正因她反傳統的有才,而因此有才女之稱。不過這個稱呼僅僅說明了她的才華,遠不能概括她對中國建築史、甚至是中國文學所做出的貢獻。 依照余英時先生的定義,林徽因不僅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者,更是一名真正的、值得大家景仰的知識分子。
發佈於
女性主義/女權相關
2021-11-17
9
高考體驗員
看著桌上高考三級的貼紙,這種感覺很不真實。 在所有人都拿著自製筆記做最後複習的一刻,只有我埋首著振筆疾書。我是個怪人吧?在接下來需要寫大量申論之時浪費力氣;要不要隱身從眾呢?正好剛才在大門口收到許多補習班的現成筆記;最後還是決定放棄無謂的掙扎,橫豎都不會考上,不如將時間用來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發佈於
散文
2021-10-12
4
星河
眼前的一瞬, 是億萬光年的隔閡; 存在的一刻, 是畢生經驗的積累。 想賦予你璀璨的星河, 只可惜, 星河 與你, 都遙不可及。
2021-09-27
1
科技當道的時代,台灣不再需要人文科系的畢業生了嗎?
人文社會學科的魅力在於,我們的所學以人為本,試圖剖析和了解人性相關的一個個謎題,最後也將回歸至人們身上。 人文訓練以商業角度來看似乎是做無用功,恰恰相反的是,我們因此對人性、對當下的社會、以及在歷史洪流之中的定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這些是現今科技化對於人性化追求的根本,也是人類對未來展望的立足點。
2021-09-22
15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