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Daniel Hamermesh寫過一本書叫《美麗有價》,討論外表與收入的關係。結論完全不意外:不管男女平均來說,一個人如果長得好看,收入也會比較高。
外貌紅利在生活中是顯而易見的事,不過Hamermesh提出了嚴謹的經濟學論據。
主要資料是1971年密西根大學的一份全國大調查,另外加上各國、各區、不同主題的研究做為佐證。因為Hamermesh特別想檢視「顏值」和收入的關係,所以花了不少力氣在這些資料中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像是身高、年齡、胖瘦等等。
總結來說,如果將長相分成「驚為天人、好看、一般或中等、非常平庸、其貌不揚」五個等級;那麼長相中上的女性比長相普通的女性平均多賺8%,長相普通的女性又比長相中下的女性多賺4%。所以中上女性會比中下女性多賺12%。
另一方面,長相中上的男性比長相普通的男性多賺4%,長相普通的男性又比長相中下的男性多賺13%。所以,中上男性比中下男性多賺17%;將近五分之一。
雖然這個研究採用的數據比較久遠,不過從小到大我沒有感覺到台灣社會對顏值的追求有任何消退,反而逐年更加外顯與狂熱;如果能做一份2020年左右的台灣版調查,我想不僅具有當代意義,也會是很好的歷史對照。
我們用上面的結果作估算。2019年台灣年薪中位數,男性是53萬,女性是46.5萬。一個人的收入如果隨著年齡穩定成長,在年輕時收入較少、年老時收入較高,那麼以一個平均值作為代表進行估算尚屬合理。
假設一個人從25歲開始工作到65歲退休,依照上面的比例計算40年的收入差額,結果長相中上的女性會比長相中下的女性多賺223.2萬,長相中上的男性會比長相中下的男性多賺360.4萬。兩、三百萬,不是小數目。
那麼,得知長相會影響收入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Hamermesh舉了一個令我十分意外又非常合理的用途:可以用來計算職業災害賠償金。
有爭取過職災賠償的人應該知道,賠償金額是依照當事人收入來計算的;當事人平時收入越高,賠償金額越高,這很合理。問題是:在職業災害中毀容或者破相的人應該得到多少賠償?
尤其是那種當事人只有容貌受傷、其他身體部位安然無恙的職災該怎麼計算賠償金?如果當事人的工作初步看起來「跟外表沒有什麼關聯」、就算毀容或破相也「不會影響工作」,例如一般坐辦公室的職員或者營造工人,當事人要如何爭取合理的賠償金?
如果有上面的研究資料,我們就有一個計算的基準。從一輩子來考慮,長得好不好看會有兩、三百萬的收入差距,這可不是一句「跟外表沒什麼關聯」就能簡單帶過的。
不過我覺得對大部分人來說比較重要的是,瞭解長相跟收入的關係會影響到人生中許多決定。
這部分Hamermesh舉了1970年代一組美國和加拿大的數據,說長相中上的女性比長相中下的女性投入勞動市場的比例高出10%;但在男性身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他認為原因是外表好看的女性去工作比待在家裡能夠獲得更多利益;作為經濟學家,這個觀點很自然。
但老實說這樣的結果讓我挺意外的。因為如果女性不工作,就表示男性必須負擔整個家庭的開支,所以這些男性的收入應該是相對優渥的。如此一來情況就變成:不工作的女性或者說長相中下的女性,其配偶比較可能是高收入族群。
可是,如果男性普遍喜歡美麗的女性,收入越高的男性應該更能夠選擇美麗的女性做為配偶才對。所以我本來預估在勞動市場中,長相中下的女性會比長相中上的女性更多;結果恰恰相反,非常有意思。
另外,在這個醫美盛行的時代,長相對收入的影響也會是人們決定整形的動機之一。只不過物以稀為貴,當越來越多人藉由醫美改善自己的長相時,美麗的價值也會逐漸稀釋。將來會不會依舊是越美麗的人賺越多?不好說;也可能是長得越自然的人賺越多、長得越獨特的人賺越多,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