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18世紀工業化開始之後,出現了階級之分,擁有錢的人雇傭了農民,建構了城市,開啟了勞力密集的社會型態,有錢的人掌握權力、沒錢的人被支配了時間以及金錢,甚至是整個人生。
上頭那段像是歷史課本會出現的段落,在21世紀還是有種熟悉感,但有一種陳腐的味道飄散出來,勞工權益的提升,勞工的權益已經不再普遍低於資本家,而我們也可以是老闆,掌握資源的人就算是老闆、一家公司的CEO,那如果這個概念套用到自己身上呢?也應該合情合理吧。
自己擁有跟別人一樣的24小時,這就是每個人擁有平等的資本,當然有些人可能需要負擔家庭的支出,下班後依舊要為家人工作,但卻沒有任何的支薪,這其實非常不合理。
常常聽到很多「理財」專家說要擁有財富自由後,早日退休,退休後可以不被金錢束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聽到這些話,我眉頭一緊,覺得有兩個觀點很奇怪,一、我認為錢固然重要,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花錢?他們喜歡的事情是很花錢,但我喜歡的事情就不需要花太多錢啊;二、工作有這麼糟糕嗎?你幹嘛去做你討厭的工作,只因為他能夠賺很多錢,心不累啊?
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一、這種財富自由的論調,在於你的金錢來源來自於某個有價證券,或是房地產,某個可以產生利息的「商品」,期待你累積夠多這樣的資產過後就等著這個發薪水機器來維持你的生活開銷。諸如你分到的股息,你買房收到的房租,你買賣有價證卷得到的資本利得,都是你的金錢來源。然而對於你「這個人」本身是否可以產生出價值,卻不是最重視的部分
二、你人生最重要的目的是得到財富自由,而得到了財富自由之後,你才是真正開始過你想過的人生。
凱西姊姊在直播也提到,財富自由是相對的,當被動收入高於生活的開銷,那的確是財富自由,但隨著家庭人口變多、孩子開銷變大,開銷逐漸增加,並高於被動收入,財富自由也隨之被打破。
花惹發路的咖啡編,在他們的Podcast提到:
「被動收入的概念並非真正的 『 完全被動』 ,並非只是躺著不動錢就能夠不勞而獲」,他利用收租金的方式建構被動收入,但事實上,收租金並非是毫無主動工作,他仍然要花時間去處理房屋的裝潢,以及房客提出的問題,也佔去了他很大的時間比例。
綜合以上,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But!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能不能讓工作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巨大的命題,但我想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在真正認真地開始每日更新文章,大量的書寫我的觀點,我突然意識到,對!這就是我的工作,早上的工作是為了錢、為了我另一個專業、幫助我的老闆賺錢,帶來價值,而我下班後,更是完全為了自己而用,時間依舊消耗,而我選擇了創作來累積自己的價值,儘管現在還是在培養自己的時候,離內容變現還有點距離,但這不就是工作嗎?
受凱西姐姐創辦的
5amLifeCEO的影響,學習著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我們的人生就是自己的公司,每日的工作則成為自己理想的日常習慣,每一個習慣或是安排養成都該是有意識地去規劃。
我自己給自己的建議:
1. 時間:每日規劃7點-10點是工作時間,一定要給自己休息娛樂的時間
2. 工作內容:包含了創作、吸收知識、運動、參與活動
3. 計畫:如果無法執行計畫,不需要批判自己,而是依應身體能量和時間去做調整
4. 目標:重要的在於價值累積以及自身的成長,能夠讓自己成為理想的自己
5. 資本:衡量自己擁有的資本:時間、金錢,以及身體,運動健身也務必放入規劃中
講白了,其實就是公司營運的道理,只是套用在自己人生上,跳脫工作是辛苦的道理,為自己工作,做自己興趣的事情就算不賺錢,不能夠稱作工作嗎?
如果我們能夠把認真工作的精神同樣地面對自己的人生,我們是不是會更加地認真看待自己與周遭世界的相處,更能夠懂得學會使用自己呢?而非盲目的浪費精力交給手機娛樂來掌控自己。
這樣的工作豈不美妙?做自己人生的CEO,讓自己期待的事情真實發生。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
我的專題,也歡迎來
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成為完整的人。
昆陽 Peace 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