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藝術」,你想到的是?

2016/10/0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教學現場,有一次我跟一群孩子聊到,什麼是「藝術家」與「藝術作品」?

 

 

這是在藝術史上的一個大哉問,但我在這一堂課,得到的答案,大約也是一般大人經常會直覺回答的問題。

 

 

「藝術家就是有創意想法的人。」

「那各位也是很有創意想法的人,為什麼不會被認為是藝術家?」

「藝術家就是什麼東西都是畫得很像的人。」

「那麼畫得很抽象的人就不是藝術家?」

「我爸都說我畫得很抽象,但我感覺他不是在說我畫得很好。」

「藝術家做出來的作品可以換錢,我們的不行。」

「你認爲不行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我們只是小孩啊,我們還在學習。」

「但藝術家也需要學習,而且不一定每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都可以換錢。」

「那我覺得他應該不是真正的藝術家,他應該會窮到餓死,要不然就要等他死掉之後,他的畫才能換錢。」

 

 

在與小孩們討論的過程中,我似乎回到在進入藝術教育領域之前,對藝術作品的普遍認知。從以上的對話看來,小孩們對於藝術作品的價值似乎是用錢來衡量,換句話說,如果小孩子們的藝術作品可以換錢,那麼小孩子們也可以是藝術家。

 

 

很有趣的事情是,當我在跟家長討論小孩的作品的同時,許多家長也是這樣認同的:如果我的孩子從事藝術創作的工作,將來他可以拿作品換取金錢的話,家長會同意繼續培養他走這一條路下去。但如果無法做到,那家長大多會選擇讓孩子培養一些「繪畫的能力」就好了。

 

 

「繪畫的能力」是甚麼呢?通常我進一步確認,所得到的答案是繪畫技巧。即便我告訴家長,學習藝術並不一定是只有平面繪圖的部分而已(還有立體雕塑、行動藝術、地景藝術等等),也不一定只剩下繪圖的技巧可以學習。但在與家長討論後,他們的想像應該是:繪圖是一項「技藝」,尤其是寫實的描繪功力。寫實的描繪能力可以是藝術,可以換錢。

 

 

小夜老師的塗鴉課

賣畫維生(換錢)的人,就是藝術家嗎?

 

 

武藏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的校長說:「藝術是為了讓人類更自由。」藝術的形式不斷在追求新的意義以及其表達方式,每個年代也有不同的美學觀。在照相技術這麼發達的時代,怎麼還會只以「寫實的描繪功力」來評斷是不是一件「好的藝術作品」呢?但我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台灣的藝術教育做得不夠開放、過度偏食的地方。這裡不是說寫實不好,是指藝術欣賞的範疇其實很廣泛,不一定只有寫實才是藝術唯一最有價值的形式,其他的風格一樣可以試著欣賞。

 

 

也許會有人發問:「寫實的描繪功力」也需要花時間、精力學習,才能達到的一項技藝,而且比較好運用在各行各業上,例如建築師需要精準的構圖、牙醫師需要敏銳的立體感才能做出齒模、服裝設計也需要精巧的打版啊,不是嗎?況且,這畫圖就是要讓人看得懂,畫得讓人看不懂的話,誰知道畫圖的人要表達什麼?

 

 

「好的寫實的描繪功力」的確可以運用的範圍比其他藝術形式廣泛,也的確是一個進到藝術欣賞領域很基礎的入門磚,藉由寫實的技巧,可以知道物品的光影、亮暗、象徵意涵、位置、空間等等,這也是一門比較好學習的類別。在寫實技巧的基礎上,藝術可以慢慢發展成抽象、普普、超現實主義、極限主義等等各種流派,百花齊放。

 

 

但寫實並不一定是唯一。

 

 

回到教育現場,這些想法也是教學很大的限制。孩子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2-3歲的塗鴉期裡,孩子學習語言之初與認知開始嘗試結合,所以他們畫一條線,會說這是河流、這是一條蛇,是模仿父母告訴孩子的口氣:這是車子、那是一條狗狗。直到4-5歲,生活上的經驗變得更多了,觀察的角度也會更廣,孩子除了觀察靜態的物品之外,對於動態的事物也更有興趣,例如動物、人體的結構等等。6-7歲的孩子對環境有更多觀察了,想交朋友的心情也會讓孩子注意人際關係,所以人物除了肢體的變化之外,還有表情的暗示也會開始在圖面上出現。

 

 

小夜老師

小朋友充滿想像力的作品。這是一群走在樹上的大象嗎?

 

 

孩子的藝術教育通常在幼兒園的階段會被重視,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容易用非文字的類型表現日常生活、認知或是能力,在開始學會文字的國小階段,因為課業與考試的壓力,漸漸讓喜歡藝術創作的孩子慢慢退出,藝術的學習課程就變成了具有「美化裝飾」附加價值的選修課程。但是,藝術的學習從平面要進到立體的觀念,更需要有空間感的理解,例如光照下去的地方,桌上的物體會有影子,影子會隨著物體造型的不同而有不同變化,影子也有強弱,也會有反光等等。或者又是像科學一樣需要理解其原理,才能做出畫面上的效果出來。但這些更深入的理解需要經驗與實驗,更希望孩子在運用技法之前,對其原理有更深的認識,否則很容易淪為超出小孩理解範圍的一套公式。無論藝術有多麼需要「實驗」或更多複雜的步驟,這些可能會構成學習上的門檻,甚至讓某些只期待「速成」或「實用至上」(學那個有什麼用)的家長搖頭,而被犧牲不談。可想而知,為什麼普遍對於藝術欣賞的門檻會是在「畫得像不像」、「能不能賣錢」等等想法。

 

 

普世大眾都會認為,藝術是一門「非常無用」的科目,它不是現學現賣就能在日常生活實際運用的科目,而且就算「美術」的分數很高,好像也不能幹嘛。但我認為它是一門透過手作找尋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並從中得到肯定的過程。在這個快速獲得資訊,腦中的想法走得比身體還要來的多的年代,小孩在理解世界的時候,透過手作,把自己的想法保留下來,並且運用身體親自操作,得到的成就是屬於孩子自己的,而不是老師或父母在旁邊鼓勵上去的。他們習得的經驗會告訴自己,這些是自己的非常努力學到的,且開始對自己產生信心。這些過程是「美術」這門科目給孩子的重要目標,也是協助自己成長、幫助思考的方式。讓將來的自己可在挫折中長出枝枒,乍看是這樣的無用,也這樣有用的。

 

 

我看著孩子在創作當中,掙扎、苦思自己的過程,其實在心裡是默默羨慕他們,他們正是「那樣有用的」解決自己的問題啊!

 

 


訂閱「聽小孩的話:小夜老師的塗鴉課

小夜老師的塗鴉課

 

小夜老師
小夜老師
2011年成立Amber House藝術工作室,因為一位亞斯伯格症的小朋友而開始。這也帶來/補充另一種看待教育的視角。我認為藝術可以代謝情緒,無論是年紀大小。在教育現場,我比較常做的工作不是教他們如何畫,其實比較像翻譯,幫小孩翻譯或是翻譯大人的話給小孩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