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x 迷思] 藝術為什麼會擁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效能?

2022/09/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rtiMate 藝萌 在接觸學校老師時,他們表示每當學校面臨要削減財政預算時,最先被開刀的就是視藝科支援培育的活動經費;據我們所知 STEM :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通常優先於人文學科。 然而,研究繼續顯示藝術是有價值的、有益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圖片來源:Freepik)
來自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Berkeley)的一篇有趣的文章《藝術與智慧》(Arts and Smarts)分享了一本由作者 Hetland and Winner 寫的,名為《工作室思考:視覺藝術教育的真正好處》(Studio Thinking: The Real Benefits of Visual Art Education)的書中的研究指出:
「他們 [Hetland and Winner] 在高中藝術堂上授課,發現藝術課程教授了一套特定的思維技能,這些技能在學校課程的其他地方很少涉及 - - 他們稱之為 『工作室思維習慣』 (studio habits of mind)。 一個關鍵的習慣是『學會參與和堅持』,這意味著「藝術」教學生如何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如何承諾和堅持到底。『學生需要找到感興趣的問題,並在持續的時間內深入地解決問題。』」

研究人員還發現,藝術可以幫助學生學習 「想像」(envision) - -

即如何思考他們看不到的東西。 他們指出,這是一項可以應用在其他學科中獲得回報的技能。 例如,想像能力(The ability to envision) 可以幫助學生做實驗時產生科學假設,或者想像(imagine)歷史課上的過去事件。
(圖片來源:Freepik)
如果藝術從教育中消失,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感到莫常大的損失。
以下引述詩人兼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主席 Dana Gioia 的話,也許可以最好地表達了這一事實:
「藝術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理解和表達世界的方式。 有一些關於生活的真理只能用故事、歌曲或圖像來表達。 藝術使人愉悅、指導、安慰。 它教育我們的情緒。」

故此,孩子們需要藝術來促進社交發展、創造力和自我意識。

國際兒童藝術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hild Art Foundation) 表示:
(圖片來源:Freepik)
研究證實接觸藝術的小孩,會較有創意思考和獨立創作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日後造就成功的關鍵之一。

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兒童的早期藝術教育

(圖片來源:Freepik)
由於這類活動在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及手腦協調能力、審美能力方面,均具有開發孩子潛能的重要意義,不是其它學科所能替代的。

所以近年都流行在 "STEM" 中加回 "A :ART" (藝術)

成為 "STEAM" 的趨勢;更有學者推廣加上 "R:Read (閱讀) 而成為 "STREAM" 的呢!

藉著學習藝術,不僅使大腦具有特殊的、專業的見識

(圖片來源:Freepik)
提升創造力、想像力和審美反應等思維技巧,同時還可培養更為靈活、綜合的能力。
(圖片來源:Freepik)
並且懂得採取和運用多種視角的想像能力,這些能力對跨學科的學習能夠產生突出的成效已是不爭事實。

筆者:Rosie T. LAM

參考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會員
52內容數
本專題適合視藝老師訂閱。 內容透過穿梭於不同國家、地方的藝術文化,為老師提供深入淺出的藝術作品、藝術家故事、探索藝術流派,再配合由 ArtiMate 藝萌參考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的「See . Think . Wonder」所研發的互動遊戲等教材物料,從而提升學生對評賞藝術更感興趣、投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