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用非語言形式理解別人 --- 看懂孩子的畫中有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說到藝術治療也慢慢是現在的顯學之一了;但個人其實非常擔心這種發展,原因很簡單除了還不是很會講話的小朋友跟大腦語言區受傷的人,這意味著現在人的表達能力跟語言能力非常的糟糕,甚至可以說是退化吧?你/妳說打字取代寫字,字都認不得就已經很慘了,結果現在連話都說不清楚,那到底人類跟一般動物有什麼差別呢?不過在這本書得到其他關於畫畫帶來的切入觀點,也就是說畫畫不論怎樣都是有意義的,前提是要能知道它的意義為何?不然就會容易覺得好看或不好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懂孩子的畫中有話」作者認為可以透過孩子的繪畫來知道他/她所想要表達的,然而所謂的說話應該是知道了什麼然後想要跟別人互動或是表達些什麼,然而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或是還不是很懂得用語言表達的孩子來說,繪畫比較不像在告訴別人自己想說什麼,而是在表達自己「知道」了什麼,而這個知道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切入。

第一是自己的身體發展能力,作者建議可以去保留孩子每個階段的畫圖,然後寫下繪圖者的年齡,因此如果你/妳有保留先前的畫,那麼就算是畫一樣的主題,也可以從中去看出孩子在這段期間是否有什麼樣的不同,光是畫圓這件事就能夠有明顯的不同;但這說出了什麼嗎?沒有,只是表達出他/她的身體發展能力如何了。

第二個知道就是真的知道,也就是他/她眼裡可以看到而且記住的模樣為何?不久前有發生一件社會事件,如果你/妳也有印象的話,有一個人覺得鄰居實在很吵,便在早上趁著家門沒有關好然後帶著凶器去把家裡面的夫妻給殺了,而他們的小孩目睹了這一切,後來新聞的追蹤報導就有出現孩子們的繪畫,他們是如何想念自己的雙親,這也是藝術治療蠻常被使用的形式之一,基本上就是請當事人根據現有的素材去做出你/妳的作品,然後再從中去看看是不是有什麼異樣?從心理學來說這也可以說是一種主觀、投射的表達方式;但無法確定當事人是有意的要呈現出來,還是內心不自覺地去做出這樣的作品,可是就像開頭說的,知道就是真的知道,這個是指在眼睛、在大腦裡所有的印象,然後透過繪畫的方式去表達出來。

第三個知道要引用作者的一段話「如果我們認為學習踢足球、下圍棋、彈鋼琴是需要花錢跟花時間找人教導跟學習的,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會覺得畫畫也是需要學習技巧而精進呢?」這個知道談的就是技術部分了;但這個知道也就比較接近表達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跟技巧,去在你/妳的畫裡面做出鮮明的陳述、情緒的展現等等,那麼要怎麼知道畫裡面的人物角色代表著什麼呢?另外就是你/妳沒有對世界有足夠的認識、學習一些技術,以及缺乏用畫圖的方式去表達,那麼其實一個大人畫的圖,跟有初步能力畫圖的孩子,或是跟自己小時候畫的圖就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這不只是實用性的問題,還有美感培養的問題。

這本書其實是本工具書,在裡面從孩子可以拿筆的階段開始逐一的介紹說明,甚至有小專欄是給家長或是老師建議,就是如果你/妳的孩子到了什麼階段?自己可以做哪些準備、如何觀察孩子的狀況等等。說到畫畫這件事,倒是從來沒想過一件事、它是寫字的準備階段,光是看到這句話覺得讀到這本書已經非常值得了。就個人經驗現在有太多孩子都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跟狀況,當然還是有分程度上的差別;但如果可以不得到狀況是最好,畢竟這不是感冒發燒、幾天之後休息一下、吃點藥打個針就能好了,也沒有甚麼太嚴重的後遺症。發展遲緩也好、注意力不足也好,其實都會是讓家長心力交瘁的情況,而以這本書談繪畫來說,單就孩子能不能好好拿筆畫畫這件事,其實就很值得大家好好注意了,因為如果連拿筆都不行、拿起筆後連瞄準、著色都有問題,那麼要好好拿餐具也好、或是要進行寫字動作也好,應該也會遇到一些狀況才是。

在這本書裡貫徹的一個大原則,就是作者都是請當事人畫「人」在書裡面用的名詞叫小人,從作者的範例裡可以看到2歲多就開始具備這樣的呈現能力,然後如果按照前面說的有把畫做保留,那麼一路到十歲或更大,可以去觀察出有什麼的差異;但不是要用比較的方式。剛好最近有場家族聚餐,然後大家就在閒聊關於小朋友的教育情況,突然有長輩問說會不會很在意孩子的輸贏?倘若有自己的小孩,會希望他/她能越慢接觸到這個議題越好,可是生命要避免輸贏真的很難,是吧?先前在長勝心態就有介紹過,作者以為離開運動界後應該就不容易再談到這內容,結果才發現生命到處都是在談輸贏、做比較之類的,所以留下孩子小時候畫的畫,並不是要跟他/她長大後、去跟老師學習技巧後做比較,而是要看看他/她跟之前有什麼不同。

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一定會讓小孩要有具備畫畫的空間跟機會,因為畫畫也會是一種很好的刺激形式,它可以鍛鍊到的部分太多了,而撇開未來是不是要成為一個畫家、一位漫畫家以此維生,透過畫畫的方式來訓練身體的小肌肉群、分別用左右手來鍛鍊左右腦的使用、然後如何用畫畫的方式去表達、去展現出自己眼睛看到的或是內心想讓別人知道的,畫畫是個很不容易的模式。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其實父母親的用心程度也要很高,也就是你/妳不可能給了孩子一副畫具,然後就放他/她去隨便畫,這時候就能夠畫出跟過往不一樣的東西來。因此要用心的地方會有兩個。

第一個還是日常的刺激,沒有輸入怎麼可能會有輸出?在平常就讓孩子多多接觸不同的素材跟環境,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念故事書、除非你/妳的孩子有能力開始自己看書然後也看得懂,第二個就是現在很方便的傳播媒體,說起來還是有一派人不希望小孩太早接觸3C產品,個人認為是過於極端,因為如果有管制好觀看的時間跟內容,其實整體來說應該對小孩是正向的刺激跟發展,而這也可以同時讓大人喘口氣,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跟能力整天帶孩子環遊世界,所以適時的讓孩子看點卡通或是動植物影片之類的。應該是可行的方式。

另一個用心的部分就是希望透過繪畫去開發小朋友潛能,那就勢必要把時間空出來,將事情告個段落,專心的陪伴孩子做畫畫這件事吧。有小孩或是聽過別人有小孩的,應該也都會聽過大部分時候的畫布往往會容易變成是牆壁,特別是那些沒有被佈置好的牆壁,在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跟空出時間來陪伴,畫畫這件事個人覺得很容易成為兩面刃,還不如就把畫筆收起來吧。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3/12/31
感謝您的分享!主動用手握畫筆,自己觀察、自己控制進度,安靜的看著線條,確實有機會邁向喜歡寫字的路,這是好的開始。
CV教養生活 沒錯喔,看完這本書之後整個讓人又有新的發現跟體認,謝謝您的回應。本身有兩個孩子,有機會可以相互交流,祝您新年快樂👊👊👊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5.6K會員
307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孩子的懂了,不一定是我們認為的懂 在於國小的小孩的大腦或是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很能理解我們大人的邏輯思考或是框架,很多時候我們都都已經說了好幾遍,以為孩子們懂了,就懂,或是他們說「懂了」就覺得他們懂我們要表達的事情,但其實他們只是懂得表面的內容,卻不知道深沉的涵義
Thumbnail
藝術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幫助孩子變得像他們自己,而不是更像其他人 ArtiMate 藝萌 在 系列文章《 [藝術 x 迷思] 藝術對孩子有什麼的好處和何其重要?》列舉了藝術的眾多好處,其中包括 ...
Thumbnail
藝術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幫助孩子變得像他們自己,而不是更像其他人 ArtiMate 藝萌 在 系列文章《 [藝術 x 迷思] 藝術對孩子有什麼的好處和何其重要?》列舉了藝術的眾多好處,其中包括 ...
Thumbnail
兒童學畫畫的10大好處,包括訓練手眼協調、培養創造力、培養觀察力、增強記憶力、培養專注力、認知發展、增強心理健康、增強自信心、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本文提供鼓勵孩子畫畫的方法,家長和老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題材和素材,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和創造。
Thumbnail
兒童學畫畫的10大好處,包括訓練手眼協調、培養創造力、培養觀察力、增強記憶力、培養專注力、認知發展、增強心理健康、增強自信心、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本文提供鼓勵孩子畫畫的方法,家長和老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題材和素材,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和創造。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教兒童畫以來,對於自己的小小學生們透過每一次的上課可以很明顯地看見孩子們在畫畫上與想法上的進步,再加上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作為最佳觀察對象,到底學畫畫的好處有哪些呢?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教兒童畫以來,對於自己的小小學生們透過每一次的上課可以很明顯地看見孩子們在畫畫上與想法上的進步,再加上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作為最佳觀察對象,到底學畫畫的好處有哪些呢?
Thumbnail
女兒在幼稚園期間會帶回她充滿童趣的美勞作品,偶而有幾幅不知道主題的畫作,點線面的線條和色塊,還有滿滿的塗鴉,構成她的世界風景。畫畫是教育的一環,也是充滿療癒的休閒,我喜歡與女兒一起作畫,享受親子共筆的時光。
Thumbnail
女兒在幼稚園期間會帶回她充滿童趣的美勞作品,偶而有幾幅不知道主題的畫作,點線面的線條和色塊,還有滿滿的塗鴉,構成她的世界風景。畫畫是教育的一環,也是充滿療癒的休閒,我喜歡與女兒一起作畫,享受親子共筆的時光。
Thumbnail
這時,就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與記憶能力。 例如:在觀察過程中,可以問孩子:「這東西叫什麼?是什麼顏色的?那是什麼形狀呢?… … 」 親子一齊共創色彩繽紛的孩子成長回憶錄 ... ...
Thumbnail
這時,就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與記憶能力。 例如:在觀察過程中,可以問孩子:「這東西叫什麼?是什麼顏色的?那是什麼形狀呢?… … 」 親子一齊共創色彩繽紛的孩子成長回憶錄 ... ...
Thumbnail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Thumbnail
從表達的能力來說,每個寶寶身上可說是與身俱來,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拿了鼓棒就到處敲打(管他有沒有鼓😎)、有了蠟筆水彩,世界就是我的畫布(包含自己身體跟家裡牆壁😅)。而成人多了觀察與反思的能力,可以更深一層地從這類表達性藝術治療活動中受惠,讓內在孩童重新被滋養。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老師,當小朋友他們在畫畫的時候啊⋯ 我們是不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弄,不要插手比較好?」 「嗯... 媽媽,是可以放他們自己去畫看看, 但他們這個階段其實不會畫出什麼特別具體的東西, 他們就是在享受那個過程,在他們還沒滿足之前, 可能一直都會處於這樣的狀態。」 到底幼兒塗鴉課的時候大人要幹嘛呢...
Thumbnail
「老師,當小朋友他們在畫畫的時候啊⋯ 我們是不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弄,不要插手比較好?」 「嗯... 媽媽,是可以放他們自己去畫看看, 但他們這個階段其實不會畫出什麼特別具體的東西, 他們就是在享受那個過程,在他們還沒滿足之前, 可能一直都會處於這樣的狀態。」 到底幼兒塗鴉課的時候大人要幹嘛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