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書架》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治?介紹《恐懼的政治》(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四年一次的美國政治大戲──總統大選,隨著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分別召開黨代表大會,各自確定了總統候選人,正式進入了最精彩的階段。可以想像,雙方陣營排好陣勢之後,彼此的攻擊會更加白熱化。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川普(Donald Trump)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攻擊緊扣「電郵門」事件,斥責對方是「騙子」,並且與華爾街財團勾結(這一點還蠻反諷的,川普本身不就是財團的代表嗎?)。

 

那麼,希拉蕊陣營攻擊川普的火力集中在哪裡呢?7月27日《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相關報導的一個大標題透露了玄機,那就是川普的「恐懼的政治」(Trump’s politics of fear)。《恐懼的政治》,這正是本文要介紹的書的名字,天下沒有比這個更巧的事了。

 

raw-image

Photo Credit:王丹

 

當然,有不同的「恐懼的政治」。民主黨人認為,川普藉助使得世界動盪的恐怖攻擊事件,利用人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煽動反移民情緒和對他本人的支持。這是很多政客都在做的事情,共產黨更是深諳此道,他們就經常說「民主就會導致社會動盪,國家四分五裂」,因此不要搞民主,這是典型的「恐懼的政治」的統治手法;說白了,就是恐嚇選民。這樣的政治,當然不是我們想要的政治。

 

在《恐懼的政治》一書中,作者弗蘭克·富里迪(Frank Furedi)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當今政治是如何利用人民的恐懼來執行自己的意願的,這個角度就是「政治對私人領域的侵入」。作者指出:

 

「對於人們私人事務的干預失去了限制,這是過去20年來公共政策領域發生的最重大的變化。政府已不能確定其價值和目標,只得轉而將其能量投注於管理個人行為和控制日常關係。政府及其下屬機構幾乎毫無限制地為達到行為修正的目的使用恐嚇戰術。」

 

 

恐懼的政治:政府將公民當作軟弱的服從者

 

這種宣傳中一個顯著的主題是:風險潛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他舉例說:

 

「『行為的政治』這一說法是工黨下議院議員弗蘭克·費爾德(Frank Field)發明的,他提出英國正從『階級的政治』轉向『行為的政治』。他相信,『新的政治關注的是使行為適度並重建自我約束的社會美德』,他還認為新的政治集中於『強化哪些行為是好的和可接受的』。」

 

這不得不讓我聯想到蔣介石的「新生活運動」以及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提出的「觸及靈魂」的口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惡質的政治呢?作者進一步分析:

 

「培育人們的脆弱性是『恐懼的政治』的重要成果。現在的政府把公民當作軟弱的服從者,公民被當成個體及總是不知道自己最大的利益之所在的人。因此,決策者們已經將他們的注意力從公眾轉移到私人利益。政治的衰竭具有引導性的力量,這力量一度被投入於佔領日常生活。公共生活去政治化的另一面,就是人們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被政治化。因此,那些以前從未作為辯論主題出現過的問題,現在也能偶然地主導新聞頭條。個人生活方式的政治化於公共生活的政治化具有一種反向的均衡。」

 

在這樣的「政治衰竭」(這是作者一再提到的狀況)中,我們要重新建立的政治,我們需要的政治是什麼呢?在這篇書評的最後,我想我們可以替作者做一個簡單的結論:

 

「我們需要的政治,就是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引導,就是說服並能引領人民前進的政治;我們需要的政治,就是把公平正義的價值放在經濟增長和發展效率之上的政治;我們需要的政治,就是不要打擾人們的私生活領域的政治。」

 

《恐懼的政治》(Politics of Fear)(英)弗蘭克·富里迪(Frank Furedi)著,呂靜蓮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04.)

 

 閱讀更多內容,訂閱「王丹隨筆」:

raw-image

 

延伸閱讀:

王丹隨筆

《王丹書架》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治?介紹《恐懼的政治》(1)

《王丹書架》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治?介紹《恐懼的政治》(2)

 


 

封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90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18年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Ship of Fools》(直譯是「一船笨蛋:自私的統領階層把美國推向革命邊緣」)。作者是美國電視主持人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直指近年來的精英領導的失敗。
Thumbnail
2018年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Ship of Fools》(直譯是「一船笨蛋:自私的統領階層把美國推向革命邊緣」)。作者是美國電視主持人塔克・卡森(Tucker Carlson),直指近年來的精英領導的失敗。
Thumbnail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當人民恐懼政府,即為暴政;當政府恐懼人民,方有自由」。他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 原文:” When the people fear the government, there is tyranny...
Thumbnail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當人民恐懼政府,即為暴政;當政府恐懼人民,方有自由」。他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 原文:” When the people fear the government, there is tyranny...
Thumbnail
川普認為他已經不再侷限於爭取大選的勝利,而是要進一步捍衛美國的法律與憲法,以及美國的立國精神。那麼反川普的勢力的源頭在哪裡呢?
Thumbnail
川普認為他已經不再侷限於爭取大選的勝利,而是要進一步捍衛美國的法律與憲法,以及美國的立國精神。那麼反川普的勢力的源頭在哪裡呢?
Thumbnail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先是帶來經濟繁榮,然後是社會撕裂,最後造成政治上的衝撞。
Thumbnail
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先是帶來經濟繁榮,然後是社會撕裂,最後造成政治上的衝撞。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大選為什麼會這麼懸疑?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出現了深層變化,現在讓我來提供進一步的分析。
Thumbnail
經過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我們再次看出美國總統大選背後,全球化造成的社會撕裂。
Thumbnail
經過混亂的第一場辯論會,我們再次看出美國總統大選背後,全球化造成的社會撕裂。
Thumbnail
影響力定義:有能力能讓他人接受你的價值觀,進而改變他們的行為。艾兒莎昨天直播分享歷史上最可怕的邪教教主運用影響力來蠱惑人心,雖是想跟大家驗證影響力的極端例子,但我們還是要小心,不要在自己意識不完整、心智不堅定時,接受太多陌生團體或還不確定是否友善的人物的接納。
Thumbnail
影響力定義:有能力能讓他人接受你的價值觀,進而改變他們的行為。艾兒莎昨天直播分享歷史上最可怕的邪教教主運用影響力來蠱惑人心,雖是想跟大家驗證影響力的極端例子,但我們還是要小心,不要在自己意識不完整、心智不堅定時,接受太多陌生團體或還不確定是否友善的人物的接納。
Thumbnail
新任美國參議員、前麻州州長羅姆尼(Mitt Romney)投書《華盛頓郵報》說川普「引發全球驚慌」。羅姆尼的文章點出了關於政治人物(特別是國家元首)的人格操守,也就是「私德」議題。
Thumbnail
新任美國參議員、前麻州州長羅姆尼(Mitt Romney)投書《華盛頓郵報》說川普「引發全球驚慌」。羅姆尼的文章點出了關於政治人物(特別是國家元首)的人格操守,也就是「私德」議題。
Thumbnail
對政治人物不滿應該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選舉前對政治人物殷殷寄望、當選之後才發現自己選的人其實是個美麗的幻想。於是幾次循環之後也麻木了,最後不再參與,告訴自己「反正也不差我這票」。
Thumbnail
對政治人物不滿應該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選舉前對政治人物殷殷寄望、當選之後才發現自己選的人其實是個美麗的幻想。於是幾次循環之後也麻木了,最後不再參與,告訴自己「反正也不差我這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