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與神祕:重讀陳玉慧《感情世界》中的城市人際關係

懸疑與神祕:重讀陳玉慧《感情世界》中的城市人際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剛搬到紐約的時候,經常幻想我能坐在咖啡廳,緊靠著astor place地鐵站,六號線最繁忙的時刻,隔著窗外觀察路上人們的互動。以一種偷窺的視角與這座城市產生關係,紀錄情侶吵架的口吻,任何街角邂逅正要發生的可能。然後,偷著別人的故事,書寫。

 

沒過多久之後,我發覺自己實在太過於天真了,紐約並不是一個對旁觀者友善的城市,我找不著最適合的角落與姿態來客觀地紀錄這太過侵入的生活。

 

第一,因為薪資與房租落差太大,服務業難做,在地鐵站附近的咖啡廳店員普遍沒有耐心。一邊要防守不付錢的客人,一邊又得不時做出小動作善意地趕走久坐的客人。第二,要成為一名旁觀者,在紐約這般擁擠的城市,是物理上幾乎不可能的事。紐約的每日生活就是不斷與陌生人擦撞的過程。

 

這樣的擦撞,多數是毛屑般不重要的小事,發生後的幾秒鐘,你可能只會感到懊悔並決心下次一定要說出流利的:「dude, what the fuck!」,或者其他應景的語助詞。但有時候卻會帶你進入你想像不到的劇情發展。

 

比如去一場藝廊的開幕酒會,卻遇到另外一個城市的前任與她的新女友、tinder上遇見已經刪除手機號碼的尷尬hookup,或甚至是你大學時極度喜愛的獨立出版寫手。在這座城市,每一次的外出都是一場必然與這六百多萬人類碰撞的可能,沒有人能夠成為完全的旁觀者。

 

raw-image

《感情世界》立體書封,凱特文化提供

 

編劇/導演陳玉慧的十年後再版小說《感情世界》,講述的即是這些城市中有意無意的相遇。橫跨歐美十八座城市、十八則短篇,我除了羨慕敘述者能夠成為一名彷彿毫無後顧之憂的旅人,在不同的街角闖蕩,我更羨慕她那幾乎不帶贅字與多餘情感的口吻:簡潔、沉穩、精準,不帶批判也沒有濫情。

 

每一則故事都像是一部電影的開端,沒有預設的結局、全然開放式的角色設定,使得你能立即的想像自己也曾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離鄉工作猶豫著該不該回家的遊子、穩定交往卻發現對方外遇的情侶、在靜默的小鎮療傷的戀人。陳玉慧的文字讓人覺得,也許看過太多感情面向的人都是悲觀的。要成為一個城市完全的旁觀者,在書寫中不能透露過剩的慾望,必須那麼地剛好,撐住一個場景,然後讓劇情的結構自己表明故事的意圖。

 

《感情世界》沒有要給我們對於愛情斬釘截鐵的剖析,在冷靜的敘事之中,作者讓我們將情感移駕至城市構成的懸疑與神祕。

 

比如在〈之靜的派對〉這篇短篇,一名女人參加高中同學在日內瓦湖岸別墅中舉辦的結婚十週年派對,微醉之中,女人進了洗手間,一名男人突然跟進,她彷彿感覺對方就是多年前在巴黎時的戀人,而沒有當下將對方推開。洗手間的燈被關上,他們擁抱、接吻,開燈、關燈、開燈。走回人群之後,她才驚覺,原來那名男人就是她好友結婚十週年的丈夫。

 

《感情世界》裡的角色,就是我一直渴望能在城市中窺視的那些人們,充斥著對於情感的疑問、焦慮、期待與懊悔。透過敘述者的文字,我彷彿能坐在紐約下城的咖啡廳中,隔著玻璃,與他們保持些許的距離,在太多無法預測的擦撞之間,成為他們感情生活中毫無牽絆的旁觀者。

 

 

 


撰文:柴。1987年生,小說家與社會心理學者,《女人迷 womany》線上誌與臺灣女同志雜誌《LESZ》專欄寫手。曾出版詩集與小說《一則必要的告解》《集體心碎日記》,文字闡述女同志情慾和城市中的感情矛盾。個人網站:http://www.wenliu.info/chai/

編輯:洪崇德、宅編

avatar-img
重讀者的沙龍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重讀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上個月的5月7日,各大學共十三個詩社在「全國大學詩社座談會」會面相談。即使是網路原住民世代,這些人仍努力經營著實體詩社,也都面臨各自的困難;透過這場座談會,或許我們能對當代大學詩社的處境有更清晰的認識。</p>
<p>王小棣說:「感覺文學的人關注的境界跟目光很少在一般的行業,不管是公務員,警察,稅務人員⋯⋯。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很多的通俗小說對於不同行業,對職務跟特考的細節跟心態都不厭其煩的交代,我認為通俗跟大眾文學應該要有這樣的基本功。⋯⋯但如果沒有帥哥來演,大家對於我們身邊的平凡人,真的有好奇心,並且願意下功夫的人似乎不多。」</p>
<p>「文字跟影像是不同的媒介,反而有時候我在寫,就要寫一個讓你們無法影像化的作品。前一陣子我的作品被拍成連續劇,裡頭我的設計有一些詭計是只有文字才能讀得出來,我在想影像後會怎麼樣呢?結果影像反過來也為文字設計做出了挑戰,我認為這是很好的關係。」今野敏說。</p>
<p>昔日格雷安.格林霸氣宣告:「我就是我的書。」,黃以曦的《謎樣場景》則大約可以說是:我就是我的戲劇。這本書就是黃以曦的文學裝置,裡頭置放著她身為一個書寫者猶如《尤利西斯》、《追憶逝水年華》般的無盡探索記錄。</p>
<p>苗博雅這次在 SOSreader 的專欄取名【B面主打歌】,煞有介事的拍了幾張專輯封面照,甚至連專輯包裝都設計了,讓人猛一看還以為阿苗真要發片。他解釋,B 面是卸下防備和包裝後更貼近真實的呈現,「人與人的交流,是發生在 B 面的。」</p>
<p>《喝著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終歸是近於習作般的小說,練習村上春樹、練習日式氣味,美好、孤單而燦爛,但還缺少真正獨一無二的東西。但至少他的短篇已經進到孤獨的盡頭。</p>
<p>上個月的5月7日,各大學共十三個詩社在「全國大學詩社座談會」會面相談。即使是網路原住民世代,這些人仍努力經營著實體詩社,也都面臨各自的困難;透過這場座談會,或許我們能對當代大學詩社的處境有更清晰的認識。</p>
<p>王小棣說:「感覺文學的人關注的境界跟目光很少在一般的行業,不管是公務員,警察,稅務人員⋯⋯。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很多的通俗小說對於不同行業,對職務跟特考的細節跟心態都不厭其煩的交代,我認為通俗跟大眾文學應該要有這樣的基本功。⋯⋯但如果沒有帥哥來演,大家對於我們身邊的平凡人,真的有好奇心,並且願意下功夫的人似乎不多。」</p>
<p>「文字跟影像是不同的媒介,反而有時候我在寫,就要寫一個讓你們無法影像化的作品。前一陣子我的作品被拍成連續劇,裡頭我的設計有一些詭計是只有文字才能讀得出來,我在想影像後會怎麼樣呢?結果影像反過來也為文字設計做出了挑戰,我認為這是很好的關係。」今野敏說。</p>
<p>昔日格雷安.格林霸氣宣告:「我就是我的書。」,黃以曦的《謎樣場景》則大約可以說是:我就是我的戲劇。這本書就是黃以曦的文學裝置,裡頭置放著她身為一個書寫者猶如《尤利西斯》、《追憶逝水年華》般的無盡探索記錄。</p>
<p>苗博雅這次在 SOSreader 的專欄取名【B面主打歌】,煞有介事的拍了幾張專輯封面照,甚至連專輯包裝都設計了,讓人猛一看還以為阿苗真要發片。他解釋,B 面是卸下防備和包裝後更貼近真實的呈現,「人與人的交流,是發生在 B 面的。」</p>
<p>《喝著鴨川清澈的水、再到北山走走吧》終歸是近於習作般的小說,練習村上春樹、練習日式氣味,美好、孤單而燦爛,但還缺少真正獨一無二的東西。但至少他的短篇已經進到孤獨的盡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