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的軍隊需要民族主義

2017/04/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若軍隊沒有效忠的對象,他們就會為自己的利益的而戰,我們之所以說經濟獨立就能收編軍隊,利用的也是這點,僱用他們,就是把我們的利益與他們的利益相綁。但這終究只是交易,如果他們有辦法取得更大的利益,也會轉投更好的交易。所以在民初時期,蔣介石對付軍閥時,比起連場血戰,更懂得利用收買和交易等手段,去讓軍閥部隊倒戈,員工總是在尋找更好的老闆,軍人也是相同。

 

如果你需要更好的軍隊,或者至少不是那麼容易被收買的軍隊,你就需要為他們提供更高級的價值,而更高級的價值,就是歸屬感,我們通常稱之為「忠誠」。人類到頭來,都是為自己所認同、所愛的東西而付出、戰鬥,以致犧牲。人類不會願意為自己不認同、不愛的東西犧牲,對於這種東西,人類只會選擇合理的交易與賭博,所以忠誠到頭來就是源自認同與愛,也就是歸屬感。

 

刺有「台灣獨立」的老人。編輯自攝

 

忠誠決定了一個人拿起武器的時候,槍頭會指向哪一方,一個人,就算身穿美軍的制服,拿著美軍的武器,身處美軍的編制,當他的忠誠不屬於美國,甚至討厭美國時,只怕他拿起手榴彈,投擲的對象不是美國的敵人,反而是其他美軍。

 

國共內戰當中,國民黨軍隊之所以被共產黨軍隊擊敗,我們都聽過,是因為被滲透,很多人倒戈,或者根本就是共產黨的間諜。結果這些人提供情報,臨陣倒戈所產生的破壞,很多時比起正面的敵人還要嚴重,因為你會算多了自己的力量,而輕視了對方的力量,因為那個敵人穿著你的制服,領取你的薪水,在你的編制裡,可是他正在對付的敵人也是你。

 

你號稱擁有四百萬大軍,只是一個外表,裡面有多少人效忠於你,才是你真正擁有軍隊的數量。所以軍隊的本質不在於武器,甚至不在於編制,而是在於忠誠,那些外表屬於你的部下,可能是敵人的軍隊,而真心效忠於你的人,才是你的軍隊。

 

再極端一點說,如果你有辦法維持到對方的忠誠,你大可以把你的部下交給敵人養,直接加入敵人的組織,領敵人的薪水,拿敵人的武器,和敵人一起工作,當敵人的豬隊友,減少自己的消耗之餘,還浪費對方的資源。

 

這就是忠誠的可怕之處,當你有能力維持到一群人的忠誠的時候,忠誠就會變成很可怕的武器,他既防止你被滲透,也讓你有能力滲透敵人。這絕不是一件迷彩服,一把刺刀,一把步槍就可以做到的東西,因為忠誠令你把敵人的刺刀和步槍,變成你的刺刀和步槍,而且他的位置還處於對方的要害。

 

如果你需要一支為你國家而戰的軍隊,自然軍隊理想的忠誠對象,就是民族本身,這就是為何發展民族主義,有著軍事價值的原因。一支忠於臺灣的軍隊才能為臺灣而戰,一支忠於香港的軍隊才能為香港而戰,如果這世界存在著一支駐紮在香港但忠於臺灣的軍隊,即使身在香港,也只會為臺灣而戰。反之亦然。

 

十萬大軍,不是僅指十萬個有武器的人,而是指十萬個有武器而願意為你而戰的人。沒有充足的思想散佈,建立認同,是無法做到的,這不僅保障了軍隊對我們土地與市民的忠誠,同時能使敵人誘降你的軍隊的成本,大幅的提高,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更不會受金錢誘惑,這更包括了對方會恐懼你的人只是詐降的間諜,甚至進而懷疑所有跟你同民族的人都難以信任。這也使所有因為趨炎附勢而加入敵方的背叛者或投機者,被懷疑和不被重用,民族主義越成功,這方面的效果就越強。

 

所以足以保護自己,莊敬自強的強大軍事,是需要民族主義作為支柱的。

 

 

延伸閱讀:

軍事獨立源自經濟獨立

是否不支持獨立,就不該討論獨立?

 

 

 


編輯碎碎唸:或許對一些人而言,「民族主義」是個髒詞,也確實在歷史上有不少「素行不良」的「典範」(尤其種族民族主義)。說到底,民族主義也就是一種認同感的凝聚,是在建國(甚或反對建國)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產物;「你想要怎樣的民族主義?」這個問題,幾乎等同於「你想要怎樣的國家?」,但是不要民族主義的選項,很難成立。

編輯:宅編

 

鄭立
鄭立
鄭立,網名Cheng Lap、九龍帝國、無想流流星拳,尊稱C大、鄭夫子,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與公眾史學碩士,政治評論家、專欄作者、遊戲開發者,曾在中學任教,代表作為遊戲《民國無雙》、《中山立志傳》及政治隨筆集《有沒有XX的八卦》等;參與製作的手機遊戲《光輝歲月》亦已推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