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就像造一條河,河流最上游不是一滴、兩滴集結完就開始流,而要有如瀑布般沖洩而下、不斷向前推進的力量,讓讀者能順暢無阻地從頭閱讀到尾,文末闢出開闊的出海口,使讀者心滿意足地離開文章。」一談起寫作,SOSreader的新作者張硯拓眼神發亮:「『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這計畫之所以誕生,就是想讓讀者真的『看了一篇很過癮的文章』」。
2006年開始在個人部落格「時光之硯」寫影評的硯拓,原本是位工程師,利用下班時間書寫長年以來他感觸很深的電影。這些電影是他多年前看過,與人生經驗有些交集、甚至彼此影響;因此寫這些影評不具時效性,也不需要立即搭上大眾的話題。
攝影 / 葉菀菱
直到2011年,硯拓轉職為影評人,寫的片子不只限於經典片,即將上映、強檔院線片也納入他的名單中。然而,院線片需搶在熱映時完成作品,才能趁討論熱潮未退時曝光,所以壓縮了原本沉澱的時間,再加上現代人慣於閱讀輕薄短小的文章,漸漸不習慣在部落格時期4000~5000字的長文,因此他的文章愈寫愈短,能夠花的時間也相對地少。
相隔10年,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一處棲地,讓長篇文章得以稍稍喘息──硯拓不僅躍躍欲試,且格外珍惜、慎重地看待這次機會。電影的世界豐富多樣,文字的敘述躍然紙上,但影評人私下書寫的過程、遭遇的瓶頸卻往往不為人知;更特別的是,「工程師與影評人」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身分,如何巧妙地融入硯拓的世界裡,甚至為他的人生畫上嶄新的一筆?
作為一位文字工作者,截稿期限往往是令人最頭痛的事,但硯拓有自己堅守的原則:「我只要接受了別人的稿約,一旦答應了就絕不拖稿;文章寫到自己可以接受才甘願放手,這點我也從不需要妥協。」
但影評最重時效性,有沒有截稿日期迫在眉睫,卻始終寫不出,或達不到自己滿意的情況?硯拓坦言,自己最容易「卡關」的地方,就在文章開頭。「寫文章時,我會非常、非常、非常地在意開頭。」頓了一下,他皺著眉頭,繼續說道:「即使後面的內容、大綱都已擬好了,但只要我沒辦法寫出滿意的開頭,就會一直停頓不前,甚至花30%~40%的時間在開頭上。」
「假如今天設定3小時內要把一篇文章寫完,但1.5小時過去了,卻連開頭都搞不定──這種無形的焦慮是非常恐怖的──我非常清楚,如果搞不定開頭,等於3個小時什麼事都沒做......」長期下來,即便當下仍感到痛苦、焦慮,懷疑自己是不是寫得不夠好,但隨著經驗的累積,腦中理性的聲音會告訴自己「這樣的過程你都歷經幾百次了,每一次你還是會搞定的」,才逐漸撫平慌亂的情緒。
說完截稿的焦慮,話鋒一轉,談及寫作的快樂,硯拓眼睛一亮:「寫作之前,我會先冷靜、認真地分析結構,開始動筆之後,有時靈感會源源不絕地湧出,就像內心某部分的情感或能量被釋放出來。整篇寫完、回頭再看過時,才感覺自己某部分寫得還不錯,這是創作過程中覺得蠻開心的事情。」談起寫作本身,硯拓笑著說:「一開始在部落格、PTT電影版寫作的初衷,就是想與讀者分享、期待他們有所共鳴,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饋。寫的時候判斷好或不好的標準只有自己,無法考慮其他人的意見;但文章一出,我覺得好的,讀者也覺得不錯,這也是我感到快樂的核心來源。」
「你最喜歡哪部電影?」
談到影評,不免俗地要從喜愛的電影開始問起,但這問題對硯拓來說,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三年前,硯拓曾規定自己要「100天寫100部影評」,即使已細細地評論、書寫過這些片子,但要「百中取一」,仍是個艱難的任務。「100部電影裡,隨意挑個7、8部片都是我最喜愛的......,但如果是系列電影,首推《愛在》三部曲。」
對科幻與愛情片情有獨鍾的硯拓認為,紀錄《愛在》三部曲:《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的同時,也呈現了他對愛情的看法,把他對愛情的想像與電影對話,藉此寫出理想愛情的樣子;具體地整理出來後,就成了自己對愛情的價值觀。
Photo Credit:Before Sunset and Before Sunrise
另一個是宮崎駿電影系列:《天空之城》敘述小男孩最喜愛的冒險故事,《龍貓》描繪出對童年、親情、田野生活的想像,《魔女宅急便》說的是成長、自立與青春期,《風之谷》與《魔法公主》探討更深層的生命與環境議題。提起在SOSreader上針對「神隱少女」的第一篇文章,硯拓明顯地感受到這不是拍給小孩子看的片,而是成人,且要有一定年紀的成人才能感受到的──不只是人文,更多的是對人世及成長的理解。因此2001年《神隱少女》甫上映時,他並沒有把握能為這部片寫出好的影評;直到這些年,自己也多了些磨練與經歷,再次審視、回顧一番,才決定以這部片作為開場──擁有這次難得可貴的機會,也同樣需要有足夠意義的片才能撐得起來。
除此之外,不同階段寫的文章,對硯拓而言都具不同意義。他舉例,2011年的《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 )》雖號稱是投入鉅額、大製作的電影,但裏頭並不是要說英雄壯烈犧牲的故事;相反地,它客觀地呈現一段歷史,想辦法讓大眾理解──即使心裡不接受,至少理解背後的原因與理由。《賽德克‧巴萊》上映不久旋即成為家戶必看的一部片,觸及率高到平常不看電影的人都想進戲院一探究竟──但它以學術的角度呈現,加上要清楚地梳理歷史脈絡本身就是件困難的事,以至於只有少部分的觀眾能真正理解藏在重重迷霧下的初衷:這部片既沒有要替他們說話,也沒要你討厭他們,而是不帶偏見的角度,真實地呈現這段故事。
Photo Credit:《賽德克‧巴萊》
為了這部電影,他翻了許多史料、做足了功課,將這部片依技術、人物、場面、演技、音樂等多樣性的角度整理,讓原本疑惑的觀眾也瞭解藏在大場面裡的主軸為何。也因為這樣,他第一次接到月刊專欄的邀約,也第一次感受到「別人願意花錢買他的文章」這件事,因此《賽德克‧巴萊》可以說是硯拓真正踏上「影評人」之路的契機。
至於為何放棄工程師優渥、穩定的生活,毅然決然地投入影評之路?硯拓娓娓道來這一段追逐夢想的心路歷程。
一畢業即成為工程師的硯拓,大概知道自己5年、10年後的生活樣貌為何,但知道的同時也讓他感到擔憂──彷彿看到了未來的自己只在相同的人際圈裡打轉,無法認識各式各樣的人;原本就喜歡寫寫東西、記錄生活的硯拓想著,與其只是單純地在部落格上寫日記,「如何認識不一樣的人,讓他對我寫的東西有興趣」就成了開始寫影評的動機。於是,他開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寫影評的生活,只要得到讀者的回饋及認同,就能讓他感到滿足。
攝影 / 葉菀菱
陸續寫了4、5年的影評之後,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有時為了工作不得不放棄寫影評,這讓他萌生辭職專心寫影評的念頭。「那時我天真地以為,只要我一直寫、一直寫,就會有些知名度、可以以此為生了吧?但我下定決心放棄工程師穩定的生活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原本以為只是辭掉工作、放假休息一陣後就能與影評工作無縫接軌;但直到硯拓一股腦兒栽下、成為全職的文字工作者後,才發現自己得咬緊牙關、苦苦撐過接下來的日子。「很多人都說我很勇敢,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只是不想放棄這個夢想,一直給自己退路,說服自己撐久一點、再久一點,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硯拓說,當初憑著一股傻勁投入,也因為之前的工作讓生活有點餘裕,才有實現夢想的可能性。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轉職為影評人並不是不喜歡寫程式,而是知道寫作、與他人分享的喜悅是他更想追尋的,讓他能確定並選擇自己所喜愛的。
從小接受資訊教育的張硯拓,不覺得自己轉職為影評人就白白浪費了這些年的理工人生;工科的訓練、對資訊軟體的熟悉,讓他在寫影評時能更精確地分析電影中特效、動畫......等等細節,反而對寫影評更有幫助。「即使在寫文章時我自認是感性的、不邏輯的,但最後我還是會把文章有條理地順過一遍,這部分也同樣來自工程師的訓練。」
有趣的是,大家想像中的「評論」大多是較硬的、嚴肅的題材,理工出身的硯拓卻期望自己的書寫能感性多於理性,「因為感性才能帶給讀者感動」。比起僵硬地條列式呈現,他更希望自己能在抒發的過程中,不著痕跡地將重點與分析一一帶出,而不將文章明顯地切成一塊塊;如前面所說,讓讀者閱讀文章時如流水一般,順著一定的節奏、一切呵成地流淌而下,讓讀的人有所收穫卻不感到雜亂。
硯拓在SOSreader的一號作品:《神隱少女》:不論多久,不論何地,一定會再相逢
不過,即使理工背景使他能有邏輯地梳理文章,硯拓坦承自己的人文背影知識仍有進步空間。2008年上映的《黑暗騎士》造成轟動,全球好評連連;那時,他為了這部片寫了一篇自己認為能量及情感都飽足的文章、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電影的各個面向,當時也獲得了極佳的迴響。
但幾天後,他在PTT上看到有人以典型英美文學的人物架構,通篇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背景、組成元素,他看完後整個人傻住了,「那是我再看100部電影、再寫100篇影評,都不可能寫出來的,因為我就是沒有那樣的背景知識;即使我能寫到讓愛看電影的人都產生共鳴,但裏頭隱含的文學、哲學、歷史背景卻是我所缺乏的,這也是使我感到焦慮的原因。」開始寫影評之後,硯拓漸漸體悟到「學然後知不足」,若不繼續學習,極易落入以管窺天的陷阱裡;也因為這種焦慮、自知不足的心態,讓他決定持續吸收、補齊各領域的知識,進而拓展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影評已經寫了10年的硯拓,最近幾年才在有稿酬的情況下寫作。相較於一般沒拿稿酬的部落客,他認為自己多了些曝光、宣傳的管道已屬難得;但對於多數的平台來說,一般的讀者仍習慣以免費的方式閱讀文章,使得平台必須倚賴廣告或其他業務作為營運收入。
以音樂為例,在Youtube、mp3問世以前,大家都認為買CD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即使之後能免費下載音樂,讓人以為「聽音樂不需花錢」;直到需付費聽音樂的管道(如Spotify、KKBOX等串流音樂平台)出現時,人們也再次接受「創作有價」的概念。但以閱讀來說,因為消費者已經太習慣於閱讀免費文章,使這樣的模式在網路時代蕩然無存。
硯拓認為,如果單純以「這篇文章值不值得花錢」來衡量的話,可能怎樣都不會覺得付費是值得的;讀者願意付費閱讀,就代表創作者的理念與其符合,並以最實際的行動支持。對讀者而言,支持自己喜愛的寫作者,讓他們更有餘力持續寫作,並覺得花時間閱讀文章是有價值的。長期而言,SOSreader的模式一旦成功,勢必會翻轉、甚至產生新的價值觀,為文字創作者帶來新契機。
從硯拓身上,除了感受到他對寫作的嚮往,同時也看到了他真誠的態度──誠實面對自己對寫作的渴望,改變了人生的方向;大方坦承自己的不足,從而持續學習的道路,並以「這是第一篇,也是最後一篇」的態度,兢兢業業地紀錄下專屬於每部電影的特別時刻──硯拓將自己融入電影,電影也刻畫著他的生命痕跡。
對未來的規劃還不確定,但不管決定朝哪個方向走,帶給讀者感性上的收穫,共同擁抱電影世界的種種可能,是他確定且決定持續不輟的事。
張硯拓的寫作計畫【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 已經開始,一起來訂閱閱讀吧!
封面圖片來源:葉菀菱
撰文:葉菀菱
編輯:蔡宜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