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宜津想要廢掉ㄅㄆㄇㄈ和早期中國想要將漢字拉丁化的理由是一樣的:國際接軌。漢字是華語的書寫系統,人們用漢字來記錄華語,認得漢字就可以去解讀這個人用華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如果我們可以不需要透過漢字,就可以理解說華語的人想要表達的意思,那我們為什麼需要漢字?所以葉宜津建議廢掉ㄅㄆㄇㄈ,中國想要將漢字拉丁化,因為我們根本不需要透過漢字,任何能夠記錄華語的書寫系統都可以讓我們理解華語。 從書寫系統到理解華語牽涉兩個認知活動:認字(word recognition)和識字(word meaning)。認字是看到「狗」這個漢字就像有個人用華語說出「狗」一樣;而識字則是我們聽到有人說「狗」的時候,我們會想到「狗」的概念。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太過於專注於認字,而忽略了識字。 第二語言的發展和母語的發展有相似的軌跡,先想一想自己學習母語的過程,再回頭看自己學習外語的經驗,大概就可以知道在什麼環節出了問題。 比較美國小孩子在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五年級的認字和識字的詞彙量,就可以大致了解發展的進程。進到小學之前,他們能夠識的詞彙遠遠超過能夠認的詞彙,因為還沒接受正式的教育,你可以說就是目不識丁。接著,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他們逐漸開始熟悉拼寫的規則,能夠認的詞彙量逐漸增加。從四年級開始,有些人還沒搞定認字,可能就會有閱讀障礙;但是,大多數人認字的能力掌握了之後,開始又回到識字的軌道。簡單地說,在進到小學以前,她可以聽懂人們說的英語,聽和說是她主要的學習管道;進到小學之後,她開始學習閱讀人們寫的英文,因為這可以理解人們的英語,拼寫的規則是首要掌握的能力,只要把已經識字的詞彙拿出來和拼寫的規則確認一下、練習一下;掌握拼寫的能力之後,她可以閱讀人們寫的英文來學習更多詞彙,這時候的認字和識字就幾乎是同步了。 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似乎和上面的景象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一下子就跳到小學四年級,我們沒有足夠識字量去確認我們所學習到的拼寫規則,我們妄想能夠讓認字和識字同步發展。 公認最簡單的拉丁字母對於英語母語者而言,都需要花費四年的時間去熟悉規則,更何況還有部分人會有閱讀障礙的情況。 把英語當作是第二語言的我們而言,需要幾年去熟悉規則? 我們學習韓語、泰語等不是拉丁字母的書寫系統時,是否也是在不夠的識字量下,去學習拼寫規則,而想達到認字的目標? 比拉丁字母更難的漢字,甚至不容易從漢字本身看到規則,是否也有四年去熟悉規則?母語者需要四年,二語者需要幾年? 認字需要時間,需要有識字作為基礎。為了不要揠苗助長,不要逼自己一開始就想學會外語的書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