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則軼聞跟新聞

蕭文乾 2023年5月8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599849796043?ref=embed_post

一、1789年,美國國父,以行動,公告世人 3 件事

1. 『美語的聲音,跟英文的符號,對不起來,充滿例外。』

2. 『這些例外,對於小孩,都是傷害。』

3. 『我要改革英文字母,讓符號跟聲音,一對一的對應,消滅例外。』

富蘭克林,說到做到,親手砍了6個發音太多例外的英文字母,發明了6個新的英文字母,讓每個字母跟每個聲音,都有「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毫無例外,不會傷害小孩。」

可惜,他的改革失敗了。

-

二、1997年,美國國會,以行動,公告世人 3 件事

1. 美國的小四孩子,高達四成有閱讀障礙,變成小小文盲。

2. 這是因為,英文字母跟美語聲音,對不起來,充滿例外。

3. 我們要改革英文字母,讓符號跟聲音,一對一,消滅例外。

美國國會,說到做到,花了三年,出了400頁報告,發表結論:

原來只要先學P.A., 再去學phonics, 就能大幅減少小小文盲。

這個改革,成功了。

-

三、2000年,美、英,澳教育部,以行動,公告世人 3 件事。

1. 美國國會的「先P.A.,再phonics」閱讀策略,是對的。

2. 英國全國小學跟進。

3. 澳洲全國小學跟進。

美語有44個聲音,但只有26個字母。當然對不起來,充滿例外。

因此,要讓孩子有一個「從說話到識字的過渡工具」。

當然,這個工具,不能讓孩子看到英文字母。

因此,他們就發展了44張圖片,代表44種美語的聲音。

這個改革,成功了。

-

四、2023年,臺灣教育部,以行動,公告世人 3 件事。

1. 美國國會「先P.A.,再phonics」的科學結論,我們不甩。

2. 美、英、澳奉行的「先P.A.,再phonics」的教育政策,我們不甩。

3. 我們臺灣偏偏要「跳過P.A., 直攻phonics」。怎麼樣?

這個匪夷所思的鎖國政策,自外於國際潮流的教育政策,失敗了。

-

五、2024年,臺灣大選,將以行動,公告世人 3 件事。

1. 臺灣雙語無法黨,主張「先P.A.,再phonics」成為英文教育政策。

2. 臺灣雙語無法黨,志在全國教育,志在政黨票,不在地方選舉。

3. 臺灣雙語無法黨,獲得撂倒性的選民支持,成為臺灣第四大黨。

因為這是個毫不政治的政黨,因此跌破了所有的政治眼鏡,打破了所有的政治定律,成功了。

raw-image
raw-image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