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國軍有救嗎?(八):野戰沒人 &nbsp;</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五篇主談人事,接著兩篇談戰略推估,這一篇開始,要來談「戰力重整」這個主題了。首先要看的是野戰部隊,這包括陸軍的野戰,海軍陸戰隊,空軍陸戰隊(就不含飛彈的防砲啦,現在很少了),還有那一票特戰。在人力及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加上考慮與美軍的互動關係,我認為野戰部隊的戰力安排有必要大調整。

怎麼調呢?裁,就是裁軍。我還是從人事談起,但角度不同。我會先談野戰該怎麼裁,以及為什麼應該裁。一篇四千字當然沒辦法講太完整,所以我會連幾篇談這做法的理由。

我會用三件事,來讓不熟軍隊的人能進入狀況。

第一件事,是發生在鄉間小路上。我開車找一間工廠,因為要沿著縣道走好幾公里,所以邊開邊發呆。但左車窗外閃過某個東西,讓我眼神隨著它飄過去。

那是個路邊的小建築,乍看像是一般的農具間。我放慢速度,試圖從後照鏡裡看清楚一點。又多瞄了一兩眼,我認為那是某種軍事建築,於是就在下一條農路口左轉。不出我所料,田裡頭藏了一個砲陣地,而且規模非常大。我開了google空照圖來比對,發現這陣地從衛星的角度看不出來。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部隊時。有次上士班長帶兵取五七步槍出庫來擦,因為沒事,我也坐下來幫忙擦。身旁的義務役阿兵哥(平常只掃地,不拿槍的)結合好一兩把槍後,就在那比畫瞎玩,但五七比他們學過的六五要重一點,所以他們很快就「不舉」了,抱怨說:「阿共空降的時候,我們要用這個槍去打喔?」

我說:「嗯,如果共軍空降,我會帶兩三個知道怎麼用這種槍的班長去擋一陣。」兵問:「是喔,那我們要幹嘛?」

我說:「如果我們幹部都死光的話,你們就投降吧。你們又不會用這種槍,是要打個屁?」

在本篇中,我就用這兩個故事,加上最近很熱門的屏東國軍助收洋蔥的事件,來談談野戰部隊該怎麼調整。

野戰不好野

第一個故事的重點是國軍還有在做事的人,而且做得算不錯。之後我在離那陣地不遠的路上碰到回營的砲兵車隊,整體指揮管理看來也不錯。那時還有一年期義務役,但這些事是志願役才搞得起來的,不是義務役能撐的。

第二個故事,則是義務役不濟事的現實。故事中擦槍的是一年兵,掃地可以,打戰嘛,我們前面講過很多次了,不是完全不能打,而是會很亂,命令可能都在班排級打轉。

洋蔥呢?幾年前我就發文章談過,你有五十萬大軍的時候,閒人夠多,叫義務役去收,來點「軍愛民,民敬軍」,那也就算了。現在只剩十五萬人,做什麼都缺人,結果你一個月花四萬多請人卻送去幫忙農民免費代收洋蔥,這是在衝三小?

這三個事件可以「夾」出一個野戰部隊的結構轉變。海空軍(海陸防砲之外的)過去也有義務役,但他們的主力技術人員不可能是義務役,所以在兵役制度轉變之後,影響不太大。至少沒有野戰那麼大。

但野戰嘛,如果心態不改,還是搞大部隊編制,弄一堆大車大砲,那就麻煩了。不論你是陸軍或海陸,現況就是人力不足且老化,但在營時間拉長,專精、下基地的次數變多。

這就該調整體制,甚至整個戰力型態都要改變。現在野戰基層經常報怨沒人,車子沒人開,砲操沒人跳。那,就不要開那麼多的車呀!不要打那麼多的砲啊!像我第二個故事中的五七步槍,後來就全部封存了。用不上。

用不上,就不要用。編制呢?就減編、整編,整組縮掉都可以。那戰力還可以維持嗎?

你有十台戰車,七個戰駕,五個射手,八個裝填,六個車長,怎麼看都應該先編成五台滿員吧?不然叫一個裝填去學射手,湊六台?

十台車是在一個連的範圍內,大家都知道該「擠一擠」,但這概念擴大到一個營?一個旅呢?許多國軍的「人事病」就上腦了,說頂多借一下,要調過去、併過去給你們,那可不行。

原本擠一擠,一個空虛的營可以擠出「飽飽滿滿」的兩個連,讓事情潤滑起來,但大家都不願被砍,那就是每一個連,每一個營,每一個旅都缺人缺到很虛。這樣的戰力會比較強?會比擠一擠的單位要強?

野戰老是愛強調他們現在就算全編滿,戰力也不夠,更別說是現在「只編到一半」。但你擠一擠,至少也擠出個40%戰力吧?全打散後剩25%,是在幹嘛?

這就是本位主義。小到一個連,大到各野戰指揮官,每個都拉來搶去,資源就大家攤平,然後大家就一起躺平。

補不滿就砍

那該怎麼調整呢?我認為就給個期限,期限一到,野戰補不滿的缺,就由國防部這邊強制裁掉。像是大學招生不滿,幾年沒改善,名額也會裁掉。只有上面當壞人,甚至派個文人部長去看,才能終結這種本位主義。這種搞法不是意氣之爭,而是讓野戰部隊回歸現實世界。野戰本來就應該是最貼近現實世界的,卻被搞到一整個超現實,充滿了虛擬人或幻覺人,這就是國軍最大的問題。

這個虛擬人或幻覺人,就是「義務役」。國軍仍一堆人在幻想義務役會回來,佔滿那些缺。

本系列是從後備、志願役、軍官、將官一路談,算是在「人」的這邊談得很多了,但就是相對繞過「現役義務役」這種角色。我是預設部隊中的「現役義務役」會永遠掰掰,就用四個月訓練期,讓年輕人們有點基本技術,將來可充實後備即可。

但如果重新恢復一年兵呢?甚至兩年兵呢?

我說過了,意義不大,因為現代戰爭需要長期的訓練與觀念養成,一兩年的時間,就是墊個檔,勉強用用,真要頂住越來越高科技的戰場,還是不太稱頭。海空軍那些最好的武器裝備,義務役用不上,幹部也不敢給義務役碰。那陸軍呢?其實狀況也沒好到哪去。

第一個故事中的那些砲陣地,只靠義務役是不可能弄出這水準的東西,有再多義務役也沒差,那是要專業工程單位去蓋的。就志願役好好做,花三五年把這個「專案」搞定,也就夠了。

那第二個擦槍故事呢?也是只有受過較長訓練,有較多演習經驗的人才能應付實戰,一般義務役沒有拚面。硬要打也不是不行,但為什麼要犧牲他們呢?戰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或說野戰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們第六篇談的是老美。如果打戰時老美會來參戰,那當然不可能放著你擺爛,他會要你配合他。老美一向都是會扶植在地武裝部隊的,如果你打內戰,打臨接地區的野戰,那他就是幫你好好弄野戰。如果是打跨境的呢?像台灣這種跨海的?

這種狀況比較少見,但日本的情形或許可以對照。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有相當強大的海空軍(說他們只是自衛隊,真的就只是在自慰);當然日本陸軍也不弱,夠現代化。

依日本的狀況來看,美國是希望日本海空軍可以和他們完全配合。至於陸軍,就是在地上墊檔用的,因為真打到日本陸軍要上場,顯然是相當長期且大規模的戰爭。至少海空軍已經打掉了,能不大條嗎?

台灣的狀況也差不多,這也是我們海空軍相對比較像樣的原因,雖然還是比日本弱一點,但算堪用了;麻煩的就是野戰,因為美國人不太管。那野戰部隊到底該怎麼發展?如果戰爭格局如第六篇所述,那麼共軍把部隊丟上岸的機率就很低,頂多就是離外島發生小規模地面攻防戰。

而許多離外島駐軍,就是國軍最早完成全志願役編成的部隊,所以專精程度也高,理論上戰力也高,「理論上」武器也新。我認為這些野戰部隊就是優先「擠滿」的單位,因為是最有可能發生實際衝突的;但應該是沒必要「加」,因為就算弄再多人,也不見得能守更久,或是讓犧牲變得更有意義。或許其他資源可以給多一點,像是從本島擠出來的武器。

本島擠的出來嗎?當然擠得出來,也該擠出來,這就要看到本島該縮編的客觀理由了。

如果本島被共軍大部隊衝擊的機會較低,是否要有這麼大規模的野戰部隊,就值得再思考了。目前本島大約有(詳細數字為機密,此為推估)四萬多人的野戰,而差不多大小的日本九州,放了兩個師約不到兩萬的野戰。台灣這個人數與日本相比,的確是多了一點。

是因為武器爛,所以人要多一些嗎?這理由也怪怪的。過去台灣的確很多爛車開不動,但現在人變少很多,所以可操作的武器算足夠(至少在野戰是夠的),理論上不會和日本的戰力需求有這麼大的落差。

我就直接講明白吧:野戰這麼大的編制,其實不是戰力考量,而是位子考量。如果砍掉太多單位或編制,以我說的那種方法,由基層實際人力回推高層的應有編缺,那現存許多中高階軍將官就會不要不要的。他們會卡不到缺,升不上去啊。

要對抗這種「卡位主義」所衍生的本位主義,就只能從國防部大刀下去,你實際上沒那麼多人,上面就沒那麼多位,就論現實來整併。不要幻想會突然有那麼多人來當志願役把缺塞滿,也不要幻想政府生義務役來填坑。你如果高階負責人自己拉不到人來當兵,或做人失敗志願役跑太多,那自己挖的坑,就自己跳。

我個人認為本島裁成一個軍團,再設七八個防部或指揮部就好,人不夠的機步旅、裝甲旅,就把番號併一併,反正你人還是在原駐地,就一營(五個連)減成三個連,直接「向前補滿」,然後把其他營的兩個滿編連併過來擠成一個新的營,不就得了?大家就擠一擠,頂多留個10%編缺,保持點招募流動彈性。

這樣做有幾點好處:第一,把缺打掉,就沒有天天都在煩怎麼招募補人的問題。二,因為所有職位都補滿了,沒人幹的事有人做了,效率會提高,當兵的爽度也提高了。三,戰力一樣,沒有變化,還可以淘汰一些較差的軍備,整合現有資源。

但這樣就等於是大裁軍了,很可能會裁到現有編缺的六成或一半。雖然「活人」還是那樣的數量,但也代表現在國軍高層設想的野戰兵力需求將永遠無法滿足。那這樣還能打嗎?這樣打起來還夠力嗎?

請注意我前兩段講的第二個優點。現在一營五個連,除了營部連(狀況特別先不論),其他四個連都五十幾個人,要幹四個連的行政業務,跑四個連的日常鳥事。

但論實兵來編成呢?剩兩個連。排長會背值星到死嗎?會需要一堆以士代官嗎?會需要四次的連級早晚點名嗎?都不用了。這樣不好嗎?

我知道有些「大陸軍主義」的會認為,至少要保留兩個空的連編缺給他們,就算現在是全空的,沒有人,至少戰時還可以隨時擴充,有點彈性。但你編那麼大,又空那麼多,一個營只有兩個連(不含營部連),這兩個連協助處理營級事情還是會有點累。還是全弄滿吧,不要再幻想自己會有很多人了。

而且,國軍真的需要那麼多的裝甲和機步和海陸嗎?我們是不是把人浪費到一些「性價比」太差的項目上?像本島需要那麼多戰甲車嗎?國軍高層所想像的戰場到底是長怎樣?還是強化飛彈呢?強化破甲能力呢?增加高彈性的特戰?

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或許還能擠出更多的人力,下一篇我就會試著來挑戰這些題中的一部分。

當然,我知道有人會立刻吐槽:「掃地割草外包就可以清出30%人力啦!」但我們先當做沒這事,先假裝自己是軍武宅,繼續走下去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莒光園地影片截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邱柴柴-avatar-img
2018/07/29
國軍有救嗎? 或許應該先問問我們自己有救嗎? 全募兵制就是窮人子弟當兵,富人子弟不必負擔國防責任,如果你是窮人子弟,志願役低薪士兵,發生戰爭你會上戰場嗎? 絕對不會,老子平常已經被剝削地夠慘了,還他媽的為你們賣命? 門都沒有 ! 義務役薪資更低,但是,我保護的是我的家園,誰跟你計較薪資? (以色列) 參謀總長的兒子/(新加坡)李光耀總理的兒子也在我們特種部隊,誰敢犯我國土? 我必誅殺之!
邱柴柴-avatar-img
2018/07/29
義務役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沒有讓國防體制與經濟產業結合,以色列已經展現給我們看,越是實施徵兵制的國家,貧富差距越小,越是精訓苦練的部隊,退伍後更加團結,更加願意為社會公益付出,你去看看陸軍海龍蛙兵退役人員協會,海軍爆破隊退役人員協會,你就會知道,國防體制的精髓,其實是在後備單位,我們的後備動員幾乎是崩盤了,退伍二三十年沒被召回過一次,你說的五七式步槍(M14),我當年是300公尺六發一個洞(靶心),前兩年在國外又打了一回M14,真是好槍,死老美被我嚇的不要不要的,還是一個洞,用五七式步槍練刺槍術,身高沒有175cm以上真的拿不動,一槍托下去,瘦弱一點的男性,真的會直接投胎,即便有胸肌保護,每次練完刺槍術必定瘀青,吊鋼盔練射擊,至少加兩塊磚頭,「阿共空降的時候,我們要用這個槍去打喔?」對啊 ! 給我一把五七式步槍,我保證最少打死30個空降兵,我還不想用65K2,言歸正傳,強化國防實力,跟減肥一樣,管住嘴/邁開腿/早睡早起,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寧願找一萬個藉口,也不願真的去面對,恢復軍法,恢復義務役(2年以上),恢復後備動員,不講幹話不表演,狠狠地操練,拔階受訓,回歸專業,智勇者為先,階級其次,照顧榮民 ..... 說到這裏,我知道,年輕人一定說,聽我在畫虎爛講幹話,好吧,套句柯P常說的 : 如果你們有更好的招? 說來聽聽,試試看嘛 !
邱柴柴-avatar-img
2018/07/29
義務役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認知,以特種部隊來說,大家以為是原住民居多,五大三粗的肌肉猛男? 事實剛好相反,我們單位的原住民反而比一般單位少,因為兩棲部隊選兵官有特權,可以到全國新訓中心直接挑選新兵,無論你已經被哪個單位挑走? 他有優先權,於是,挑出來的新兵,平均學歷較高,平均社經地位較高,專業技能較豐富,沒有人刺青吸毒或有犯罪前科,甚至有父親花兩百萬為全營加菜,要求他受訓的兒子一定要結訓,不及格的話留在下一期再補結訓 ! 當我們侮辱軍人的同時,我們的認知也在破壞這個體制,榮譽感沒了,認同感沒了,以全募兵制來說,國家再花十倍的資源,都不會有原來戰力的十分之一,而大家不會有感覺,大家只想看花俏的表演,不用當兵最好。以前一個連100人中,你隨便可以找到台清交的大學生,幫你翻譯英文版的船艇維修手冊,連初中學歷的老士官長,都受過美軍訓練,可以修改大學生翻譯錯誤,入伍前是跆拳道黑帶的人,隨便找都有,現在的狀況,我不忍心說 ......
邱柴柴-avatar-img
2018/07/29
義務役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把兵役體制搞砸,周老師是六年級後段班,或許還聽得懂,在義務役體制下,軍中就是社會的小縮影,社會上有一堆吸毒的爛咖,軍中也會有一堆爛兵,社會上有許多高學歷的精英,軍中也會有許多優秀預官士官,比方說陸軍野戰師的軍醫柯文哲,或者像周老師這樣的預官排長,大家常常看到的現像是,義務役役期短,無法操作高科技武器,如果役男入伍前就是專業人士呢? 在我個人的認知中,除了空軍飛行員及其它少數海軍特殊技術人員以外,義務役是足以操作絕大多數的高科技武器,我服役的單位是兩棲部隊,很多人入伍前就是專業人士 : 比方說潛水教練,體育選手,武術教練,修車(船)師傅,至少在我們單位,沒有一項是義務役不能做的,操舟潛水,武術格鬥,車船維修,山訓爆破,敵後滲透,撰寫演習戰鬥計劃,翻譯美軍訓練教材,連打撈落海士兵屍體,驅離老共萬船齊發的漁船,漢光演習,太武旅演習,全部都是義務役 ! 這當然是少數案例,但是,在中華民國國軍,曾經是有義務役士兵去對岸出任務,操作小型雙人座潛艇,算不算高科技武器? 我也用過星光夜視鏡,密閉式潛水系統,肩射式火箭彈,算不算高科技武器?
林威廷-avatar-img
2018/04/09
不知道同樣義務役的韓國,基層訓練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狀況
avatar-img
人渣文本的沙龍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人渣文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08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Thumbnail
2019/12/08
這是渣誌網路版付費部分的最後一篇文章,而網路方案已於先前一一關閉。但渣誌並未就此停只運作,除了先前已經發售的紙本部分仍將持續銷售之外,第七集的紙本渣誌也將在近期出刊。此外,網路部分也將視狀況發出公開文章,而內參的部分將轉往《渣報》繼續運作。
Thumbnail
2019/12/01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2019/12/01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2019/11/24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Thumbnail
2019/11/24
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一出,整體選情又往下走。兩週前統媒和韓營還試圖做一波「韓國瑜止跌回升」的新聞,沒想到吳敦義的不分區名單出來,把韓國瑜和區域立委直接一波帶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運氣還不錯,因為是89年次的所以只需要當四個月的兵。現在第一個月的新兵訓練進入了尾聲,鑑測考完了即將撥交到下一個單位去(下部隊),扣掉高中大學的役期折抵基本上只剩兩個半月就退伍。
Thumbnail
我的運氣還不錯,因為是89年次的所以只需要當四個月的兵。現在第一個月的新兵訓練進入了尾聲,鑑測考完了即將撥交到下一個單位去(下部隊),扣掉高中大學的役期折抵基本上只剩兩個半月就退伍。
Thumbnail
工兵專精五戰功,使命必達座右銘; 逢山開路水架橋,無名英雄社工同。 社工員到底在做什麼事情?簡單的來說,社工員的工作就是「排除一切干擾弱勢學童正常學習的因素」,包括家庭、學校、同儕、社區、甚至弱勢學童本身的行為與價值觀……等,這些工作都是紮根的工作,雖然重要,但是卻很難表現出來,也很難讓外行人看見,
Thumbnail
工兵專精五戰功,使命必達座右銘; 逢山開路水架橋,無名英雄社工同。 社工員到底在做什麼事情?簡單的來說,社工員的工作就是「排除一切干擾弱勢學童正常學習的因素」,包括家庭、學校、同儕、社區、甚至弱勢學童本身的行為與價值觀……等,這些工作都是紮根的工作,雖然重要,但是卻很難表現出來,也很難讓外行人看見,
Thumbnail
也就是今天的怠惰跟無效訓練,其實是某一種平衡,即便這種平衡是很爛,但起碼是一個平衡。你要破壞,就得要付出資源跟時間,無論好的或壞的方面,總之沒有什麼打破就打破,該離職就離職。說的豪氣干雲,那為何說的都是那些不用自己去做的人?
Thumbnail
也就是今天的怠惰跟無效訓練,其實是某一種平衡,即便這種平衡是很爛,但起碼是一個平衡。你要破壞,就得要付出資源跟時間,無論好的或壞的方面,總之沒有什麼打破就打破,該離職就離職。說的豪氣干雲,那為何說的都是那些不用自己去做的人?
Thumbnail
在台灣職業選項裡面,為甚麼軍人讓人那麼討厭。
Thumbnail
在台灣職業選項裡面,為甚麼軍人讓人那麼討厭。
Thumbnail
為什麼你有成大碩士學歷,卻要跑進來這裡? 這是我從金六結新訓後踏入職軍來到我第一個連隊最常聽到義務役對我講的一句話。 我常常回他們:「所以你們覺得把國防放給一群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志願役官士兵們。」會比較好嗎?
Thumbnail
為什麼你有成大碩士學歷,卻要跑進來這裡? 這是我從金六結新訓後踏入職軍來到我第一個連隊最常聽到義務役對我講的一句話。 我常常回他們:「所以你們覺得把國防放給一群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志願役官士兵們。」會比較好嗎?
Thumbnail
對於人事問題,其本質就是教育下一代軍官的體系是封閉的,我們幾乎沒有人提到,官校的教學人員,到底是誰?各位知道嗎,別說官校了,到了今天國防大學,理論上應該是全國最高的軍事戰略學術單位,裡頭還有人天天背誦孫子兵法,拿這個混飯吃。
Thumbnail
對於人事問題,其本質就是教育下一代軍官的體系是封閉的,我們幾乎沒有人提到,官校的教學人員,到底是誰?各位知道嗎,別說官校了,到了今天國防大學,理論上應該是全國最高的軍事戰略學術單位,裡頭還有人天天背誦孫子兵法,拿這個混飯吃。
Thumbnail
軍紀這個在網路、媒體上曾掀起諸多討論的問題,不管正反兩面的爭論對錯與否,呈現著存在而且沒有太多的改善。而這個問題常常隨著政治及輿論而變遷,最大的變化則是領導威信不在,訓練成效停滯。
Thumbnail
軍紀這個在網路、媒體上曾掀起諸多討論的問題,不管正反兩面的爭論對錯與否,呈現著存在而且沒有太多的改善。而這個問題常常隨著政治及輿論而變遷,最大的變化則是領導威信不在,訓練成效停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