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我們」誰是「他們」

更新於 2018/05/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破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藍色窗簾」這個詞彙,我在N年前的國中時期就很常聽見同學們拿來揶揄「過度詮釋」的教科書教育。   沒想到在我N年後,還有機會在網路上看見它廣泛流通。其指涉的意思大概也沒多大改變
    我去聆聽 後來才發現沒有 自己的聲音 我去說話 後來才發現 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書寫 才發現,沒有 人也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觀察後來 才發現沒有人 也沒有自己 更何況是聲音。
      校園裡總是能聽見宣導性別平等的聲音,然而一轉身卻又能在辦公室中聽見男孩就是比較會打架搗蛋的意見。這種情況在現今的臺灣仍然在發生,想必會讓許多認為都已經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感到驚奇。
      「藍色窗簾」這個詞彙,我在N年前的國中時期就很常聽見同學們拿來揶揄「過度詮釋」的教科書教育。   沒想到在我N年後,還有機會在網路上看見它廣泛流通。其指涉的意思大概也沒多大改變
    我去聆聽 後來才發現沒有 自己的聲音 我去說話 後來才發現 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書寫 才發現,沒有 人也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觀察後來 才發現沒有人 也沒有自己 更何況是聲音。
      校園裡總是能聽見宣導性別平等的聲音,然而一轉身卻又能在辦公室中聽見男孩就是比較會打架搗蛋的意見。這種情況在現今的臺灣仍然在發生,想必會讓許多認為都已經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感到驚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對於工作上的溝通盡量多用”我們,減少”他們”甚至”你們”。我們是一種可以把自己跟大家拉在一起的用字,特別對於新進人員,管理人員更是一個很好觀察是否已經融入團隊之中的一個關鍵詞。   #同部門不同組   對於一些公司規模達到一個程度,許多工作會再做拆分,即使都是同部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商用英文中,常見的中文思維直譯常造成誤解的句子及其正確用法。特別針對詢問對方姓名、表達「方便嗎?」、表示所在的「有嗎?」、以及正確的手機表達方式進行分析,以幫助讀者提升其商用英文的表達能力。文章最後還提供了兩個實用的結尾句子,以增強商業溝通的效果。
    Thumbnail
    其實對於哪些情緒用語,會對自己起作用,在多次中招之後,也會有基本的認識。不想再一直中同一招,那就想辦法改進這一個弱點,最好是去了解自己為何會這麼在乎?透過文字的爬梳與釐清,可以了解一二。這一次要處理的情緒用語叫做:誰叫你。換言之,就是以誰叫你作為句子的開頭,來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意思就
    Thumbnail
    新聞稿與一般文章雖然架構上沒有什麼不同,但在撰寫的方式上有一個必須關注的事情在於「人稱」。由於新聞是第三者角度的存在,所以「我」跟「我們」基本上是不會用的,這時候要運用的小技巧就是正妹表達法:很多正妹在表達自我看法的時候不是用「我覺得」,而是用「寶珍覺得」。也就是把「我」跟「我們」全部換成品牌名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很多專有名詞~大家講得很習慣~但到底內容是什麼? 記得剛上研究所的第一次跟教授會談, 教授大方的說~什麼都可以聊...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剛開始大家都很害羞的不敢談... 直到一個德國男生說~What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對於工作上的溝通盡量多用”我們,減少”他們”甚至”你們”。我們是一種可以把自己跟大家拉在一起的用字,特別對於新進人員,管理人員更是一個很好觀察是否已經融入團隊之中的一個關鍵詞。   #同部門不同組   對於一些公司規模達到一個程度,許多工作會再做拆分,即使都是同部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商用英文中,常見的中文思維直譯常造成誤解的句子及其正確用法。特別針對詢問對方姓名、表達「方便嗎?」、表示所在的「有嗎?」、以及正確的手機表達方式進行分析,以幫助讀者提升其商用英文的表達能力。文章最後還提供了兩個實用的結尾句子,以增強商業溝通的效果。
    Thumbnail
    其實對於哪些情緒用語,會對自己起作用,在多次中招之後,也會有基本的認識。不想再一直中同一招,那就想辦法改進這一個弱點,最好是去了解自己為何會這麼在乎?透過文字的爬梳與釐清,可以了解一二。這一次要處理的情緒用語叫做:誰叫你。換言之,就是以誰叫你作為句子的開頭,來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意思就
    Thumbnail
    新聞稿與一般文章雖然架構上沒有什麼不同,但在撰寫的方式上有一個必須關注的事情在於「人稱」。由於新聞是第三者角度的存在,所以「我」跟「我們」基本上是不會用的,這時候要運用的小技巧就是正妹表達法:很多正妹在表達自我看法的時候不是用「我覺得」,而是用「寶珍覺得」。也就是把「我」跟「我們」全部換成品牌名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很多專有名詞~大家講得很習慣~但到底內容是什麼? 記得剛上研究所的第一次跟教授會談, 教授大方的說~什麼都可以聊...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剛開始大家都很害羞的不敢談... 直到一個德國男生說~What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