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講不了人話」的碩博士科學怪人,在溝通上都有這3個特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l Conversation)的重要性。感性對話能塑造我們的信仰與情感,而社交對話則影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定位與身份認同。忽視這兩類對話的結果,使得學生在專業知識上雖然強大,但在人際互動和情感交流方面卻顯得脆弱,無法與他人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這可能會限制他們在學術圈和職場中的長遠發展。


2. 缺乏與「真人」對話的經驗:

- 尤其是在理工科背景的學生中,這一點尤為明顯。這些學生習慣於通過數據、實驗結果和邏輯推理來參與對話,他們傾向於認為只要證據充足,對話就能順利推進。然而,這樣的溝通方式在學術圈外可能並不總是有效,因為感性對話和社交對話在很多情況下扮演著關鍵角色。感性對話能夠影響他人的情感和記憶,而社交對話則能建立或鞏固人際關係。當學生缺乏這兩類對話的經驗時,他們在團隊合作、跨學科合作或在非正式場合的交流中,往往會顯得生硬且不合群,這可能限制他們的學術影響力和人際網絡的拓展。


3. 低估了與優秀人士對話的學習機會:

- 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度依賴書本、期刊和網絡資源來獲取知識,忽略了與業界專家、學術大師或同輩中的優秀人士進行直接對話的寶貴機會。與書本學習相比,與這些人士的對話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視角、更深入的見解,以及對複雜問題的直觀理解。這些對話往往能啟發學生開闊視野,激發創新思維,並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錯失這樣的學習機會,可能會使學生的學術和職業發展受到限制,因為他們缺乏與前沿思想接觸和接受挑戰的經驗,無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你在研究所生涯中還見過這些科學怪人的哪些特徵?

avatar-img
513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長期趨勢表明“奇點 (Singularity)" 會在2045年迎來。」 「社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全天陪伴,連結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群。」 「GPT4與 Gemini 能將自然語言轉為程式碼,大大降低人與機器的邊界。」 「獲取人類基因序列的成本驟降,神經網路模擬生物機制,解鎖
「第一方數據 First Party Data」透過「第一方 Cookie」收集, 指的是公司直接從網站訪問者與客戶上收集到的任何數據。 而這筆收集到的「第一方數據 First Party Data」對「廣告商 Advertiser」非常有用。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1. 缺乏系統性記憶管理: - 學生通常具有大量的資訊和知識,但往往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和儲存這些記憶。這導致在需要運用知識時,無法迅速調取相關信息。比如,學生在寫作時,雖然知道自己有相關的想法和經驗,但因為沒有系統化的儲存,常常無法立即回憶起來,影響了論述的連貫性和深度。 2.
時間是資產,因為時間能夠讓你生產出有價值的資產。 但時間的價值不好量化。 雖然我們有說時間就是金錢, 但每個人時間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而且時間很特別,沒使用也無法存下來。 而且隨時,你都在決策時間怎麼使用。 履歷某個程度就是資產負債表。 寫報表,精算自己的時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長期趨勢表明“奇點 (Singularity)" 會在2045年迎來。」 「社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全天陪伴,連結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群。」 「GPT4與 Gemini 能將自然語言轉為程式碼,大大降低人與機器的邊界。」 「獲取人類基因序列的成本驟降,神經網路模擬生物機制,解鎖
「第一方數據 First Party Data」透過「第一方 Cookie」收集, 指的是公司直接從網站訪問者與客戶上收集到的任何數據。 而這筆收集到的「第一方數據 First Party Data」對「廣告商 Advertiser」非常有用。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1. 缺乏系統性記憶管理: - 學生通常具有大量的資訊和知識,但往往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和儲存這些記憶。這導致在需要運用知識時,無法迅速調取相關信息。比如,學生在寫作時,雖然知道自己有相關的想法和經驗,但因為沒有系統化的儲存,常常無法立即回憶起來,影響了論述的連貫性和深度。 2.
時間是資產,因為時間能夠讓你生產出有價值的資產。 但時間的價值不好量化。 雖然我們有說時間就是金錢, 但每個人時間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而且時間很特別,沒使用也無法存下來。 而且隨時,你都在決策時間怎麼使用。 履歷某個程度就是資產負債表。 寫報表,精算自己的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1. 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每一本書的內容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時會同時參考多本書籍,認為這樣能快速吸收更多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無法深入掌握每一本書的核心概念。特別是針對技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書籍,研究生如果不仔細研讀並思考書中的理論和應用,往往會錯過許多關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缺乏社會與研究社群影響力的描述: - 許多年輕的學生由於知識面窄,缺乏社會經驗,無法清楚描述研究主題在社會與研究社群中的影響力。他們常常只會聚焦於技術細節,忽略了研究的廣泛背景和重要性,導致導入環節不夠吸引人,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2. 忽視具體應用挑戰的闡述:
1. 只找「字面上」相關的論文: - 這類學生常常只利用關鍵字搜尋最新的會議論文。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找到與關鍵字直接相關的論文。然而,這樣的搜尋方式存在一個盲點,因為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卻無法發現那些「字面下」更深層次相關的研究。這些更深層次的研究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研究提供更為重要的啟
1. 忽視讀者需求,演講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 很多學生在進行學術演講時,沒有考慮到聽眾的需求,這樣只會讓內容看起來混亂,聽眾無法抓住重點,最終浪費大家的時間。例如,有些學生的投影片上放了太多文字或不相關的圖片,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2. 缺乏系統的簡報製作能力: - 學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1. 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每一本書的內容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時會同時參考多本書籍,認為這樣能快速吸收更多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無法深入掌握每一本書的核心概念。特別是針對技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書籍,研究生如果不仔細研讀並思考書中的理論和應用,往往會錯過許多關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缺乏社會與研究社群影響力的描述: - 許多年輕的學生由於知識面窄,缺乏社會經驗,無法清楚描述研究主題在社會與研究社群中的影響力。他們常常只會聚焦於技術細節,忽略了研究的廣泛背景和重要性,導致導入環節不夠吸引人,也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2. 忽視具體應用挑戰的闡述:
1. 只找「字面上」相關的論文: - 這類學生常常只利用關鍵字搜尋最新的會議論文。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找到與關鍵字直接相關的論文。然而,這樣的搜尋方式存在一個盲點,因為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卻無法發現那些「字面下」更深層次相關的研究。這些更深層次的研究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研究提供更為重要的啟
1. 忽視讀者需求,演講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 很多學生在進行學術演講時,沒有考慮到聽眾的需求,這樣只會讓內容看起來混亂,聽眾無法抓住重點,最終浪費大家的時間。例如,有些學生的投影片上放了太多文字或不相關的圖片,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2. 缺乏系統的簡報製作能力: - 學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