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有機會分享的場合,我常常提出一個觀念問題。所謂觀念問題,就是「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沒有公認的定論,卻可以引發一些思考」的題目。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跟三十年前相比(我自己頭腦剛開竅的時候),現在習慣在網路上活動的人們每天接收的資訊,沒有百倍也有十倍,但為什麼似乎沒有十倍百倍的聰明?
上述的這一段話,起源於在某個場合對某位名人發言的回應。這位名人的理論大致上是這樣的(希望我沒有誤解):
我(該名人)的網站每個月有數十萬人閱覽,在場的各位(傳統印刷媒體編輯)有多少有我這樣的影響力?
而且現在資訊開放自由,大家無論對哪方面的資訊有興趣,都可以找到無數的免費資訊可以吸收;所以往後像是編輯或記者這類的職業將會逐漸失去價值、傳統媒體也會沒落。
這個推論方式的前提是對的,但結論並不全然如此。
當然,資訊的吸收量跟聰明與否有一種鬆散的正向關係;任何人基於聰明才智所達到的成就,多少都奠基於來自他人的知識。
平均來說,現在比三十年前進步很多也是不爭的事實,但究竟現在的人比過去聰明十倍還是百倍,則要看「聰明」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以西方人說的「informed decision」(直譯為「以資訊為基礎的決策」)而言,現在的人面對日常生活、投資、消費、政治等等環境,確實比過去聰明十倍;但社會也在進步,面對一些嚴肅的主題,上至國家和自我認同、下至社群網路上的隱私保護,還是會有很多令人措手不及的狀況需要面對。
所以,十倍聰明或許還不夠。
對於這個觀念問題,我提出的部份答案是兩個字:「Editorial」和「Journalism」,意思大致是「基於編輯專業的選材、導讀、製作」和「基於新聞專業的客觀報導和分析」。
就像「資料」經過消化才能變成「資訊」一樣,隨機閱讀的資訊無論份量多大,還是必須經過人腦的消化反芻,才會變成「informed decision」。
如果讀者自己有消化反芻的能力,很好;如果能力不是很夠、或是仍然需要參考其他人的意見和分析(無論專不專業),那麼包括意見領袖、編輯、記者在內的這些人士,就還是有存在的價值。
當然,並不是說掛上「記者」或「編輯」這類頭銜,說的話做的事就一定可信、意見就一定有參考價值,所以我的答案並不是「這個社會需要記者編輯」,而是「Editorial」和「Journalism」、也就是這些職位所秉持的專業精神,還是有它的存在價值;具備這些精神的人們(包括上述的那位名人在內),對於這個社會仍然有所貢獻。
這兩天剛好又看到一則小新聞。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最近也說了一句意思類似的話:
If you project forward 10 years, each person will share about 1,000 times more things per day than they are now.
(10年之後,每個人每天分享到的資訊會是現在的1,000倍。)
──Too Much Information
希望到那個時候,好的編輯和記者都還不會失業。
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