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編輯不失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一些有機會分享的場合,我常常提出一個觀念問題。所謂觀念問題,就是「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沒有公認的定論,卻可以引發一些思考」的題目。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跟三十年前相比(我自己頭腦剛開竅的時候),現在習慣在網路上活動的人們每天接收的資訊,沒有百倍也有十倍,但為什麼似乎沒有十倍百倍的聰明?
上述的這一段話,起源於在某個場合對某位名人發言的回應。這位名人的理論大致上是這樣的(希望我沒有誤解):
我(該名人)的網站每個月有數十萬人閱覽,在場的各位(傳統印刷媒體編輯)有多少有我這樣的影響力?

而且現在資訊開放自由,大家無論對哪方面的資訊有興趣,都可以找到無數的免費資訊可以吸收;所以往後像是編輯或記者這類的職業將會逐漸失去價值、傳統媒體也會沒落。
這個推論方式的前提是對的,但結論並不全然如此。
當然,資訊的吸收量跟聰明與否有一種鬆散的正向關係;任何人基於聰明才智所達到的成就,多少都奠基於來自他人的知識。
平均來說,現在比三十年前進步很多也是不爭的事實,但究竟現在的人比過去聰明十倍還是百倍,則要看「聰明」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以西方人說的「informed decision」(直譯為「以資訊為基礎的決策」)而言,現在的人面對日常生活、投資、消費、政治等等環境,確實比過去聰明十倍;但社會也在進步,面對一些嚴肅的主題,上至國家和自我認同、下至社群網路上的隱私保護,還是會有很多令人措手不及的狀況需要面對。
所以,十倍聰明或許還不夠。
對於這個觀念問題,我提出的部份答案是兩個字:「Editorial」和「Journalism」,意思大致是「基於編輯專業的選材、導讀、製作」和「基於新聞專業的客觀報導和分析」。
就像「資料」經過消化才能變成「資訊」一樣,隨機閱讀的資訊無論份量多大,還是必須經過人腦的消化反芻,才會變成「informed decision」。
如果讀者自己有消化反芻的能力,很好;如果能力不是很夠、或是仍然需要參考其他人的意見和分析(無論專不專業),那麼包括意見領袖、編輯、記者在內的這些人士,就還是有存在的價值。
當然,並不是說掛上「記者」或「編輯」這類頭銜,說的話做的事就一定可信、意見就一定有參考價值,所以我的答案並不是「這個社會需要記者編輯」,而是「Editorial」和「Journalism」、也就是這些職位所秉持的專業精神,還是有它的存在價值;具備這些精神的人們(包括上述的那位名人在內),對於這個社會仍然有所貢獻。
這兩天剛好又看到一則小新聞。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最近也說了一句意思類似的話:
If you project forward 10 years, each person will share about 1,000 times more things per day than they are now.

(10年之後,每個人每天分享到的資訊會是現在的1,000倍。)

──Too Much Information
希望到那個時候,好的編輯和記者都還不會失業。

參考閱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4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站在文化交流的立場,先撇開著作權問題不談(以下同),並沒有什麼不能用的媒體內容;美國日本的材料可以用,當然中國的材料也可以用,但是用要用得有格調、有觀點、有立場。
對於做文字相關工作的人而言,「防禦性寫作」是不可或缺的技巧;不過通常這種技巧只能從實作和錯誤中學習。
因為從前忝為媒體編輯之一,所以名字在很多廠商寄新聞稿的名單上,經常會收到一些新產品上市啦、記者會啦、媒體派對啦之類的活動訊息;這些e-mail大多數時候蠻無趣的,大致上都是還沒看完就殺掉。
我必須承認,有時候我就是那種被人說成「校對癖」的這種人。這種人通常有幾種特色。
這個案例跟我上課時常用的「dick array」案例還是真是相得益彰。
很多人能寫好文章,但會斷句斷在很奇怪的地方、或是一路「意識流」下去不知道該怎麼停。這邊提供一個很簡單(但當然並非絕對)的測試方法。
站在文化交流的立場,先撇開著作權問題不談(以下同),並沒有什麼不能用的媒體內容;美國日本的材料可以用,當然中國的材料也可以用,但是用要用得有格調、有觀點、有立場。
對於做文字相關工作的人而言,「防禦性寫作」是不可或缺的技巧;不過通常這種技巧只能從實作和錯誤中學習。
因為從前忝為媒體編輯之一,所以名字在很多廠商寄新聞稿的名單上,經常會收到一些新產品上市啦、記者會啦、媒體派對啦之類的活動訊息;這些e-mail大多數時候蠻無趣的,大致上都是還沒看完就殺掉。
我必須承認,有時候我就是那種被人說成「校對癖」的這種人。這種人通常有幾種特色。
這個案例跟我上課時常用的「dick array」案例還是真是相得益彰。
很多人能寫好文章,但會斷句斷在很奇怪的地方、或是一路「意識流」下去不知道該怎麼停。這邊提供一個很簡單(但當然並非絕對)的測試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在網路與AI無所不在的現在與未來,人的價值如何體現?過去價值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如今可藉由社群媒體擴大影響力。未來AI時代,個人影響力仍依賴自媒體,差異化應體現在「提出好問題」能力上。整合各行業知識,展現能力與影響力,尋找未來競爭地位。
Thumbnail
在職場走跳,獲得情報非常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每個人,今天都應該要比昨天來得聰明一些, 我一直這麼認定。  事實上,我們過完了今天, 就應該比昨天增長了一些新的智慧。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在網路與AI無所不在的現在與未來,人的價值如何體現?過去價值由公司提供的職位體現,如今可藉由社群媒體擴大影響力。未來AI時代,個人影響力仍依賴自媒體,差異化應體現在「提出好問題」能力上。整合各行業知識,展現能力與影響力,尋找未來競爭地位。
Thumbnail
在職場走跳,獲得情報非常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每個人,今天都應該要比昨天來得聰明一些, 我一直這麼認定。  事實上,我們過完了今天, 就應該比昨天增長了一些新的智慧。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