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學好生物的秘訣(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小到大,你對生物的印象是背下所有重點嗎?還是你認為這是一門支離破碎又無趣的科目?本系列文章將打破一般家長和學生的刻板印象,透過分享作者自身從國中到就讀生物系期間的生物學習法,讓讀者們了解,生物要學得好,需要綜合了文科與理工科的思維模式,最後讓你不單用背誦來學習生物,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這門學科的內容,有實際也有抽象之處。想知道學好生物的秘訣,不妨先來認識生物學的字源,探究字源能讓我們了解這門學科的中心思想,了解中心思想後,本文將再利用抽絲剝繭的方式,揭開一層又一層生物學家關心的基本議題,讓你了解生物學的基本元素,並在後續文章,從這些元素中推敲生物的學習方法。

一、「生物學」的字源:

生物學的英文是「biology」,翻開牛津字典,我們發現這個字拆開就是「bio」與「-logy」,「bio」、「logy」其實都源於希臘文:「bios」意思是生命(life),「logy」則是指「研究某樣主題的學問」(denoting a subject of study or interest),所以生物學就是在研究「生命」,但「生命」的基本元素又有什麼呢?

二、「生命」的基本元素:生物學家關注的議題

  既然生物學是在研究「生命」,我們就得繼續往下拆解,追溯生命的根源,才能知道這們學科的具體內容。首先,生命能被我們觀察,證明他是「實體」,即擁有某樣可見的肉體或是構造,從研究生物中的可見構造與系統開始,到一條條在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便能揭開這樣生物如何存活,更進一步展現多采多姿的生命現象,因此在國、高中基礎生物研究的第一項內容就是關注「動物、植物、原核生物......的基本構造」;研究「各式的系統、器官」,如: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心臟、肺臟、腎臟、消化管....,但生物學家並不就此滿意,除了研究動植物構造的解剖生物學,他們還要再往下拆解。

raw-image

  隨著科技發展,生物學家發現除了那些肉眼可見生物實體構造,生物還有更小基本單位,即「細胞」,於是生物學家便嘗試解開「細胞」裡面的胞器與運作方式,發展出「細胞學」。一架架的顯微鏡,還帶領生物學家探索許多原本因肉眼察覺不到,而被忽視的生命,比如「微生物、細菌」與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病毒」(參見左側伊波拉病毒附圖),「微生物學」因此誕生。

  但只從單一存在的生物個體來研究生命是足夠的嗎?顯然不足。生物學家於是將關注生命的範圍增廣,並將目光放遠,開始研究由「個體」組成的「群體」,並替每個群體分類,形成了生物分類學。「生命」會與「生命」相遇,於是生物學家著手研究個體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競爭、掠食、共生;「生命」還會產生新的生命,因此生物學家必須研究生命的「繁殖」,以及當新生命誕生時,基因如何傳承與變化。「生命」必須有生存資源,因此生物學家也關心整個「生態圈」,以及「生態圈」裡的元素如何循環。最後,人類的野心與欲望永遠無邊無際,在近代生物學裡,人類開始嘗試改造或利用生物,便產生了「生物工程」與「仿生學」等。

  了解生物學家關心的大致議題後,我們便能推敲學習生物的正確方式,並看到生物學的宏觀架構,將不會再一言以敝之,告訴別人學習生物就是背下全盤重點,下文作者將具體分享生物的學習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spar的沙龍
121會員
31內容數
由於學校上課時間有限,老師礙於進度壓力,時常無法慢慢一步步地帶領學生思考和理解數學中的觀念,而是倉促講解完概念後,開始進入計算解題。然而數學不單是計算而已,數學真正的精髓卻是在於背後觀念中,邏輯的推演與歸納。也因此期盼透過本專題的數學科普文,能幫助讀者看見數學的美,並提升讀者的思考、推理邏輯能力。
Caspa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8
        感謝支持方格子專題「虎斑貓的日文教室」之訂閱讀者,因為平日繁忙,方格子專題文章較為正式,我主要僅在有空時更新書寫。若您對於日文有興趣,想了解一些關於語言學小知識的話,可以請讀者參考虎斑貓的日文教室的Youtube頻道已於去年9月22日成立,將以簡報影音檔案教學日文相關的發音以及文法內
Thumbnail
2020/02/18
        感謝支持方格子專題「虎斑貓的日文教室」之訂閱讀者,因為平日繁忙,方格子專題文章較為正式,我主要僅在有空時更新書寫。若您對於日文有興趣,想了解一些關於語言學小知識的話,可以請讀者參考虎斑貓的日文教室的Youtube頻道已於去年9月22日成立,將以簡報影音檔案教學日文相關的發音以及文法內
Thumbnail
2020/01/20
  各位「從生活中看數學」讀者好,感謝這一年來大家的支持與閱讀。由於文章撰寫時間耗時較多,長文主要在暑假更新為主,所以未來除了文章撰寫之外,會以影音呈現數學的觀念,每個禮拜會定時更新。 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W-b2uW
Thumbnail
2020/01/20
  各位「從生活中看數學」讀者好,感謝這一年來大家的支持與閱讀。由於文章撰寫時間耗時較多,長文主要在暑假更新為主,所以未來除了文章撰寫之外,會以影音呈現數學的觀念,每個禮拜會定時更新。 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W-b2uW
Thumbnail
2019/12/01
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怎麼培養「素養」?(一)素養究竟為何?的脈絡,繼續探討科學素養的培養方式。 (三)如何培養科學素養:   培養「素養」仍要有相應科目的知識理解,素養也不意味著,教師一定要為了應用知識,而簡化原先的教學內容,相反地,我認為其實素養需要更多知識的累積,要對該科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學生
2019/12/01
本文接續上一篇文章怎麼培養「素養」?(一)素養究竟為何?的脈絡,繼續探討科學素養的培養方式。 (三)如何培養科學素養:   培養「素養」仍要有相應科目的知識理解,素養也不意味著,教師一定要為了應用知識,而簡化原先的教學內容,相反地,我認為其實素養需要更多知識的累積,要對該科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幫助學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進化(Evolution)本是生物的本能,因為進化會有助於,生物更好的生存,生物最珍貴的就是有生命,也就是活著,而活著本該就是開心的,但是近年來一新字Involution,向內進化(也就是內捲),竟然火紅了起來,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進化(Evolution)本是生物的本能,因為進化會有助於,生物更好的生存,生物最珍貴的就是有生命,也就是活著,而活著本該就是開心的,但是近年來一新字Involution,向內進化(也就是內捲),竟然火紅了起來,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生物演化依循天擇的定律,順應著地球環境的變遷,總是變化、選擇而後發展。因此萬物生息不絕,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路。
Thumbnail
生物演化依循天擇的定律,順應著地球環境的變遷,總是變化、選擇而後發展。因此萬物生息不絕,生命總會找到它的出路。
Thumbnail
當代科學最為期待的大事之一莫過於要讀懂一本書, 其體積比針尖還小,其中隱含的 “資訊和程式群”是地球上最為密集複雜的,也是最為不可思議的。 這本由非人類文字 (ATCG) 寫成的書在科學界人士中已被廣泛稱為 “天書”,
Thumbnail
當代科學最為期待的大事之一莫過於要讀懂一本書, 其體積比針尖還小,其中隱含的 “資訊和程式群”是地球上最為密集複雜的,也是最為不可思議的。 這本由非人類文字 (ATCG) 寫成的書在科學界人士中已被廣泛稱為 “天書”,
Thumbnail
生命的起源 目前根據C12/C13的比例推測地球最早出現生命跡象的時間約在37億年以前(始太古代,Eoarchean),但非常有可能更早在冥古宙(Hadean)就有出現類似生命的物質。生命如何出現一直以來都是個有趣的主題,有不少人曾為生命起源提出各種假說。有人認為生命誕生的來源是地球之外,因為在隕
Thumbnail
生命的起源 目前根據C12/C13的比例推測地球最早出現生命跡象的時間約在37億年以前(始太古代,Eoarchean),但非常有可能更早在冥古宙(Hadean)就有出現類似生命的物質。生命如何出現一直以來都是個有趣的主題,有不少人曾為生命起源提出各種假說。有人認為生命誕生的來源是地球之外,因為在隕
Thumbnail
當你在認識古生物時,心中可能會有一個想法,為何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樣貌會如此不同?或者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為何有不同形態的生物出現並且符合當地環境的生存需求?這樣的生物演變必須瞭解生物演化的內部機制。   演化理論 生物的演化理論是由查爾斯·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最先提
Thumbnail
當你在認識古生物時,心中可能會有一個想法,為何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樣貌會如此不同?或者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為何有不同形態的生物出現並且符合當地環境的生存需求?這樣的生物演變必須瞭解生物演化的內部機制。   演化理論 生物的演化理論是由查爾斯·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最先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