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9.學生不閱讀?用「無障礙作品」應對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西元2010年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報告(PIRLS)指出,台灣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好,很少看文字書,引起不少學者、民眾擔心。

筆者也擔心這些學生長大後,不看報紙、雜誌及書本的文字,造成文字工作者發表作品空間、收入變少,而有盡量少用難懂字詞,使用專有名詞、方言時加註說明,讓文字作品簡單好懂的「無障礙作品」概念。

此概念在網路某文學討論區提出,立即得到不少人回應,有些反對意見值得參考,筆者在此整理分享並回應:

一、有人認為「文字是一切」,如限制創作不能用各式字詞,哪會有精采作品?筆者對此為部分認同,因為以「無障礙作品」原則製作作品要更多時間選用字詞,且不同地區平常所用字詞有些不同,加上有時要用難懂字詞準確描述事物、呈現內容特色,如要讓每位讀者「無障礙」欣賞同樣作品,難度很大。

可是這幾年,世界很多地區讀者努力學習華文,希望了解華人文化。如文字作品字詞太難,會讓這些讀者得不停查字典、上搜尋網站找資料,希望了解作品內容,造成專注力變低甚至打消興趣,就少了可開發的市場。

二、有人認為問題不在字詞難懂,重點是出版社應加強行銷,吸引不同類型讀者;讀者應提升閱讀文字能力,較能閱讀精深主題作品。這想法很好,現在世界各地區翻譯作品佔滿台灣各書店的書架,要如何讓台灣讀者想閱讀台灣文字工作者的作品,就得看台灣文字工作者想法,及出版業者推出有效的行銷方式。

至於提升讀者閱讀文字能力,得請教育體系規劃語文及閱讀課程時,不隨意設定標準答案、不要求強記、不強硬規定閱讀書本和寫心得數量,調整評量方式吸引學生閱讀並練習思考能力。因此筆者邀請各位一起用網路、到現場參加台灣的教育會議,提供改善民眾閱讀文字能力方式,讓台灣文字工作者安心使用文字能力,完成精采的作品吧。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0/08/28/084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602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居隱G-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年台灣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但不少學者、文創工作者、民眾,發表不少意見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藝術怎麼可以商業化?商業化會污染藝術的純美! 這讓筆者想起,知名華文作家劉墉所作「文學的寓言」短文......
這些年台灣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但不少學者、文創工作者、民眾,發表不少意見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藝術怎麼可以商業化?商業化會污染藝術的純美! 這讓筆者想起,知名華文作家劉墉所作「文學的寓言」短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久之前,曾經讀到一篇網文,大意是說,現在連名校的大學生都很少能夠完整讀完一本書了。看了頗有一點難過,對於自詡為書蟲,一年至少可以讀完一百本書的我,看到這樣的數據,不禁有些感慨。 最近我在課堂上出了一些作業,卻發現學生連寫可以查書的作業,都不願意。
學障生在台灣比例最高,常面臨識字困難,影響其學習與自我發展。儘管漢字部件意義化教學已證實有效,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挑戰。研究者透過自身經驗及導師的指導,希望能設計一結合擴增實境技術的漢字部件意義化教學,為學習障礙學生提供具體、直觀的學習體驗,並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促進普教與特教的合作。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閱讀障礙怎麼辦?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有些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這可能是由於閱讀障礙所致。不僅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還可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怎麼能幫助孩子克服閱讀困難,重拾閱讀樂趣?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被起承轉合框住的我們】 大部分的人認為寫作是件很難的事情, 會造成這樣的想法, 可能是從國小開始的作文課, 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將「起承轉合」運用好, 才能拿到高分才是好文章, 導致對於「寫作」, 認為是件很難的事。   而經過幾年的寫作經驗, 我認為與其執著在起承轉合的框架
「作文」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罩門。很多小學生沒辦法順暢地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Thumbnail
寫作能力越來越重要,各國趨勢皆然。 但即使各界呼籲重視作文,但是,就我的觀察孩子的作文能力還是每況愈下,甚至可以說「作文是現代孩子的酷刑??」,尤其是國小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我們的建議是:多多閱讀,文字的閱讀,大量閱讀,長文閱讀,找回往日的人類腦袋結構。有結構,有內容,有料。
學習障礙者面臨著閱讀、記憶、理解等困難,需要社會更多理解與支持。本文探討學習障礙的特徵、困難以及社會對學障生的偏見,呼籲尊重不同的個體,關注弱勢群體,並介紹相關社會政策。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帳號以獲得更多相關訊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不久之前,曾經讀到一篇網文,大意是說,現在連名校的大學生都很少能夠完整讀完一本書了。看了頗有一點難過,對於自詡為書蟲,一年至少可以讀完一百本書的我,看到這樣的數據,不禁有些感慨。 最近我在課堂上出了一些作業,卻發現學生連寫可以查書的作業,都不願意。
學障生在台灣比例最高,常面臨識字困難,影響其學習與自我發展。儘管漢字部件意義化教學已證實有效,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挑戰。研究者透過自身經驗及導師的指導,希望能設計一結合擴增實境技術的漢字部件意義化教學,為學習障礙學生提供具體、直觀的學習體驗,並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促進普教與特教的合作。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閱讀障礙怎麼辦?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和發展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有些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這可能是由於閱讀障礙所致。不僅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還可能對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怎麼能幫助孩子克服閱讀困難,重拾閱讀樂趣?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被起承轉合框住的我們】 大部分的人認為寫作是件很難的事情, 會造成這樣的想法, 可能是從國小開始的作文課, 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將「起承轉合」運用好, 才能拿到高分才是好文章, 導致對於「寫作」, 認為是件很難的事。   而經過幾年的寫作經驗, 我認為與其執著在起承轉合的框架
「作文」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罩門。很多小學生沒辦法順暢地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Thumbnail
寫作能力越來越重要,各國趨勢皆然。 但即使各界呼籲重視作文,但是,就我的觀察孩子的作文能力還是每況愈下,甚至可以說「作文是現代孩子的酷刑??」,尤其是國小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 我們的建議是:多多閱讀,文字的閱讀,大量閱讀,長文閱讀,找回往日的人類腦袋結構。有結構,有內容,有料。
學習障礙者面臨著閱讀、記憶、理解等困難,需要社會更多理解與支持。本文探討學習障礙的特徵、困難以及社會對學障生的偏見,呼籲尊重不同的個體,關注弱勢群體,並介紹相關社會政策。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帳號以獲得更多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