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忙線中】關於抄寫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抄寫對我們有幫助嗎?AI世代的學生們,還要不要練寫字?


浪費時間?

聽到抄寫兩個字,其實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那是一件浪費時間又不必要的事情。當AI襲擊我們生活,我真的也不禁懷疑,我出給學生的抄寫類作業,到底必不必要?

書寫能力到底重不重要?

在教學現場中,遇過數不清的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以及書寫能力大多是他們最辛苦的部分。對於閱讀部份,大家幫助這類學生的方向似乎比較一致:解碼能力要重視、利用框架或疑問建立概念、透過文意衍伸思考、跟生活連結、化為行動等等。但是書寫能力的養成,似乎分歧就較大了。

抄寫

抄寫能力,我們能說不重要嗎?在班上要抄聯絡簿、抄黑板老師寫的重點(遠距抄寫能力)、要對照課本抄下重點、回家要寫語詞(近距抄寫能力)。但是這些抄寫能力如果出了學校這個處處要讀寫的環境後,實用性還高嗎?值得深思!

書寫

寫字、寫作能力,我們能說不重要嗎?要班上要考聽寫、考語詞、寫小日記、寫短文,如果沒有基礎的寫字能力,只要碰到寫字類的作業,鐵定痛苦萬分,因此如果具備一定水準的書寫能力,減少學習上碰壁是一定的。但有了科技的輔助,只要口說就能生成文字,那到底為什麼一定要每個字都會寫?
這些問題讓我很苦惱,似乎也不會有一定對的答案,答案應該還是那句話:因人而異吧。不過我還是試著悟出一些可以說服自己,減少讓學生白費功夫的方向。

一定的練習量很重要

未來的科技,語音轉文字的辨識功能鐵定相當精準,但是我們應該要是最終的檢核者,而不是完全相信載具,也就是說,基本識字量還是要有的。但是要如何達到這個門檻呢?各課的生字、語詞練習仍然要有,但我會時刻提醒自己,學習生字的方法不應該只靠抄寫。但是抄寫量太低也記不住,仍需要一定量的抄寫幫助學新生字。

活用更重要

至於各課的大意、句型、衍伸等等,在學習過程中,則盡量不讓學生單純的照抄,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後,再寫下來。舉例來說,語詞減少只照抄兩遍的作業,可以轉化成利用語詞進行發想並組織,進而記錄下來的作業(草地想到公園,公園想到野餐,野餐想到三明治,最後口說串成故事);大意則是給學生框架後,讓學生練習濃縮課程內容;句型的發想則可以口說多個句子,只需記錄其中兩個。

我的調整

我會試著在我的語文課進行調整:
1. 識字活動不侷限:操作、口說、指認、書寫一起來,但是基本書寫練習不能少。
2. 減少單純抄寫類作業:可以寫字但是不無腦照抄。
3. 書寫轉換角色:活用課文並進行發想及活用,此時書寫是紀錄的角色,無需過度糾結字的正確率。
avatar-img
49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記得更新自己的過季衣物以及老舊家中用品,但是有記得檢查自己腦中的想法,是否過時了嗎?
我們可能常覺得自己孤僻,很多時候是我們的主動選擇,但是當被動地變成了孤僻,就不是我們樂見的。建立友誼不簡單,協助小孩建立一段友誼,更是巨大挑戰。特殊生在班上顯得弱勢,就算學習跟上了,情緒也很有可能讓自己困住,因此對於特殊生來說,能夠擁有一段真正的友誼,真的是件很夢幻的。
案特殊生作業沒有寫完,老師提醒多次後仍然不交,老師覺得不能寬容,不然特殊生永遠學不會準時交作業,無法養成寫作業好習慣,於是祭出了不能下課,留在教室抄寫作業的懲罰......
當三位自閉症男孩一起埋頭拼拼圖時,你敢直接中斷他們嗎?你相信嗎,他們被中斷後,風平浪靜,沒有任何鬼哭神嚎,到底怎麼回事......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你記得更新自己的過季衣物以及老舊家中用品,但是有記得檢查自己腦中的想法,是否過時了嗎?
我們可能常覺得自己孤僻,很多時候是我們的主動選擇,但是當被動地變成了孤僻,就不是我們樂見的。建立友誼不簡單,協助小孩建立一段友誼,更是巨大挑戰。特殊生在班上顯得弱勢,就算學習跟上了,情緒也很有可能讓自己困住,因此對於特殊生來說,能夠擁有一段真正的友誼,真的是件很夢幻的。
案特殊生作業沒有寫完,老師提醒多次後仍然不交,老師覺得不能寬容,不然特殊生永遠學不會準時交作業,無法養成寫作業好習慣,於是祭出了不能下課,留在教室抄寫作業的懲罰......
當三位自閉症男孩一起埋頭拼拼圖時,你敢直接中斷他們嗎?你相信嗎,他們被中斷後,風平浪靜,沒有任何鬼哭神嚎,到底怎麼回事......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寫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複習老師教過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但是如果作業對於某些學生並沒有複習的功能,那麼作業的目的還能達成嗎?這篇文章討論了寫作業時對於不同程度與特殊需求學生的影響,也提出了寫作業時間過長可能對學生的影響。討論範疇很廣泛,程度不同學生寫作業時的情況,及在寫作業的時候提供不同的協助方式等。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書 少年時,我是這麼想得: 閱讀能使得我有書寫的能力。 學習如何闡述得更好,啟發下一個題目的靈感。 然而,書寫太困難了。 所以開始拿著筆記本抄錄喜歡的文句。 抄寫是非常重要的,能一字一句地去汲取著文字, 像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解讀,挖掘一個又一個沒留意的含義。 但現在看來變成了一種很笨拙地
從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的運作原理來思考AI時代中「學習」的意義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詞{寫作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要用「養」的!}很合我的想法。所以的「養」是要慢慢培養,無法急就章,不是用「教」,用套「公式」的。 . 為什麼呢? 1.坊間作文補習班教「作文公式」,讓孩子去套公式,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這是短視的作法,即便是會考或學測也佔不到便宜。「千篇一律」無法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我還蠻喜歡抄寫的,但小時候在學校抄書只能抄老師指定的文章,很無趣,而且還不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抄。 長大後,抄寫的習慣還在,但再也沒有任何限制,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抄下任何我喜歡、有感觸的句子或段落。 當下看了可能沒有太大感受的一些文字,過了一段時間看回去,卻給自己滿滿的能量。 11/20抄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寫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複習老師教過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但是如果作業對於某些學生並沒有複習的功能,那麼作業的目的還能達成嗎?這篇文章討論了寫作業時對於不同程度與特殊需求學生的影響,也提出了寫作業時間過長可能對學生的影響。討論範疇很廣泛,程度不同學生寫作業時的情況,及在寫作業的時候提供不同的協助方式等。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書 少年時,我是這麼想得: 閱讀能使得我有書寫的能力。 學習如何闡述得更好,啟發下一個題目的靈感。 然而,書寫太困難了。 所以開始拿著筆記本抄錄喜歡的文句。 抄寫是非常重要的,能一字一句地去汲取著文字, 像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解讀,挖掘一個又一個沒留意的含義。 但現在看來變成了一種很笨拙地
從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的運作原理來思考AI時代中「學習」的意義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詞{寫作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要用「養」的!}很合我的想法。所以的「養」是要慢慢培養,無法急就章,不是用「教」,用套「公式」的。 . 為什麼呢? 1.坊間作文補習班教「作文公式」,讓孩子去套公式,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這是短視的作法,即便是會考或學測也佔不到便宜。「千篇一律」無法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我還蠻喜歡抄寫的,但小時候在學校抄書只能抄老師指定的文章,很無趣,而且還不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抄。 長大後,抄寫的習慣還在,但再也沒有任何限制,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抄下任何我喜歡、有感觸的句子或段落。 當下看了可能沒有太大感受的一些文字,過了一段時間看回去,卻給自己滿滿的能量。 11/20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