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談】《還願》將是繼《返校》後下一個熱門話題?──在此之前,聊聊《返校》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一月,在台灣刮起獨立遊戲旋風、造就大批台灣玩家加入VALVE旗下邪惡遊戲平台steam的遊戲作品《返校》,其製作團隊「赤燭」今年暑假,再度公布了新作品《還願》。

從最近公布的宣傳影片來看,《還願》的時代設定似乎跟《返校》差不多,也可能比《返校》年輕一點。依照赤燭先前活用了白色恐怖這項要素來看,《還願》必然是值得期待的新作品。

然而,在我們期盼著《還願》的到來以前,我們應該重新拾起對作者與作品的尊重與欣賞態度。

先聊聊《返校》吧!對了,有雷

《返校》,是一部時代背景設定在白色恐怖時期,以方芮欣為主角的驚悚遊戲。從剛開始的遊戲體驗,你會以為只是一位女學生因某種超自然現象,而困在這座學校。然而,隨著劇情推演下去,玩家將一步一步踏入方芮欣的內心世界,以及這間學校化為異空間的「真相」。

看過實況影片、或是親自由玩過的人應該都切身體驗過,遊戲除了氣氛詭譎的背景與音樂、嚇人的JUMP SCARE(怕你去google會被圖片嚇到,意思就是突然跳出來嚇人的畫面這樣)這些恐怖遊戲必然會有的要素外,還在這些要素裡融入了台灣民俗文化的特色。而這些特色,又紛紛含有豐富的意象與政治涵義。

透過一步一步的接觸這些被赤燭團隊玩得淋漓盡致的要素,我們逐漸又接觸到另一項禁忌議題:師生戀。方芮欣與他的老師, 張明暉,產生了在那年代必然不容於社會、橫跨年齡與身分的戀情。然而,因為方對張的誤解,而引發她後續的行為,進而導致這場「輪迴」的發生,也就是我們所玩過、走過的遊戲歷程。

《返校》很讚啊,有什麼問題嗎?不談政治不然談什麼?

沒錯,返校是很讚。即便赤燭團隊製造人特別強調,他並沒有預設遊戲的背景就在臺灣,但是對於經歷過或是明瞭過去這段令人悲傷的歷史的臺灣人而言,我們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臺灣。而理由當然是上述提過的,赤燭對於這些要素的操作。

然而,在《返校》好評不斷、宣布將有電影版製作時,李烈說了一句話:「 不希望在政治方面有太多著墨。 」

可想而知,這句話引起了廣大喜愛《返校》的民眾公憤。

但,她這句話真的是個錯誤嗎?其實不必然。

《返校》,其實,它不是一部在講「政治」的遊戲,也確實的,它是以「人」為出發點的作品。

政治在《返校》裡扮演的是什麼角色?時代背景、構成悲劇發生的原因、讓人窺視當年具有「意識」的知識份子是如何苟活。沒錯,它橫貫了劇情、橫貫了發展,它是在《返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它只是個骨架。白色恐怖,是我們從作品引發的「情感」,而非作品的所要傳達的「故事」。

是什麼引發了我們的情感?是方芮欣的衝動,使她接觸了那顆「不可觸動的炸藥」(註1)。炸藥引爆,將過去覆蓋著美好的每一吋土地炸成碎裂。我們從這項悲劇中深刻體驗、感受,讓方學姊帶著我們走過這段臺灣人十分熟悉的那段過去,然後瞧見她的懊悔與愧疚。

《返校》的主軸始終圍繞在方芮欣這個人身上。她是主軸,她的故事是骨架上的血肉,沒有她,這部作品就會不完整,也無法好好傳達我們感受到的、體驗到的。

欣賞一部作品,我們要看的是它的全部

身為一名創作者,就我而言,我其實對於「返校不談政治要幹嘛?」這種話非常反感。

《返校》傳達了很多事情,絕對不是只在強調「白色恐怖很恐怖」這點上。此外我們也看見,赤燭操作我們所熟悉的那些要素的用心與堅持,這些都是十分困難、需要花時間構思,才能讓每一個節點每一個線條完美契合。

在《還願》到來以前,我們應該重新以「零」的態度去等待他們的新作。不要預先設想、不要單一限縮,等到《還願》到來,我們再以一名「玩家」、「讀者」、「觀眾」的心態,去好好遊玩、好好欣賞這部作品,體驗赤燭為我們再度帶來新的感受、美好,與恐懼。


附註1:所謂「不可觸動的炸藥」,其實就是指告密。如果你有讀過很多談白色恐怖的作品(如果沒有,建議你去找來看)應該都知道,在戒嚴的那年代,其實很多人對於政府作為的想像非常單純。他們以為「告密」後,頂多就是人被抓起來,關進牢籠裡而已,完全沒想到會死人。我們這代的人之所以會清楚了解政府的不可信任,也只是有他們的「經歷」,加上我們的教育與知識水準提升、資訊流通才有辦法清楚判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昊果-avatar-img
2020/11/23
現在好了,大陸的腚溝子愛國賊們響應狗共號召聯合抵制赤燭所有的作品 維尼熊,你媽白痴
張昊果-avatar-img
2020/11/23
電影看了後還在YouTube上看了配音版的遊戲視頻,感悟頗深
Moonrogu-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23
真的!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6.3K會員
2.1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2025/04/09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Thumbnail
2025/04/09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Thumbnail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我想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部影片充滿「議題性」,進而對影片有著許多不同目的性的評論,進而造成某些群體的追捧或是抵制,但我想從一個身為閱覽者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從以前到現在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的經驗,來與各位分享這部影片觀影後之想法。
Thumbnail
        我想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部影片充滿「議題性」,進而對影片有著許多不同目的性的評論,進而造成某些群體的追捧或是抵制,但我想從一個身為閱覽者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從以前到現在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的經驗,來與各位分享這部影片觀影後之想法。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敏感的政治議題,在中國成禁用題材,在南韓卻年年可見。而台灣,時隔多年,終於再次呈現。《返校》是隱藏在夢境中的悲傷歷史,是台灣人都該了解的過往瘡痍。
Thumbnail
敏感的政治議題,在中國成禁用題材,在南韓卻年年可見。而台灣,時隔多年,終於再次呈現。《返校》是隱藏在夢境中的悲傷歷史,是台灣人都該了解的過往瘡痍。
Thumbnail
在白色恐怖時期,台灣經歷的是甚麼樣的社會,有人無故被逮捕,小則受傷,大則喪命。透過遊戲內的素材,有讓我們看見台灣特有的文化,或許我們應先從珍惜它們開始。這是一款遊戲,然而一款遊戲能帶給我們甚麼思考......?
Thumbnail
在白色恐怖時期,台灣經歷的是甚麼樣的社會,有人無故被逮捕,小則受傷,大則喪命。透過遊戲內的素材,有讓我們看見台灣特有的文化,或許我們應先從珍惜它們開始。這是一款遊戲,然而一款遊戲能帶給我們甚麼思考......?
Thumbnail
是什麼引發了我們的情感?是方芮欣的衝動,使她接觸了那顆「不可觸動的炸藥」(註1)。炸藥引爆,將過去覆蓋著美好的每一吋土地炸成碎裂。我們從這項悲劇中深刻體驗、感受,讓方學姊帶著我們走過這段臺灣人十分熟悉的那段過去,然後瞧見她的懊悔與愧疚。
Thumbnail
是什麼引發了我們的情感?是方芮欣的衝動,使她接觸了那顆「不可觸動的炸藥」(註1)。炸藥引爆,將過去覆蓋著美好的每一吋土地炸成碎裂。我們從這項悲劇中深刻體驗、感受,讓方學姊帶著我們走過這段臺灣人十分熟悉的那段過去,然後瞧見她的懊悔與愧疚。
Thumbnail
2017年1月13日在Steam上架的《返校》(Detention),以戒嚴時期為背景,利用老校舍開展的異常空間,讓玩家在恐懼中重新拼湊一段充滿監控、密告與整肅的記憶。
Thumbnail
2017年1月13日在Steam上架的《返校》(Detention),以戒嚴時期為背景,利用老校舍開展的異常空間,讓玩家在恐懼中重新拼湊一段充滿監控、密告與整肅的記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