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家吃飯 : 山雨欲來的下一個共享式經濟

2018/09/0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個禮拜加州州議會三讀通過了一個極少數人知道的重要法案。這一條法案在議會延宕了兩年,拖垮了好幾家新創公司,打碎了很多人下一個共享式經濟的夢,卻又奇跡似地敗部復活,於這個禮拜在州議會表決,順利三讀通過。現在唯一等待的就是在9月30號以前由州長簽署生效。
下一個共享式經濟即將在加州登台。下一個 Airbnb 或 Uber 也許很快就會捲襲全世界。共享式經濟平台的巨人可能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搶奪下一個大餅。
加州是全美國新法的燈塔,對於全美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帶領的作用。
這一條法案背後重大的意義是,加州將開放准許自家廚房做為有限度的商業用途。說穿了就是你可以出售自家的食物,或者開放自家,讓陌生人來吃飯,並收取費用。某種程度上,法律適度允許在自家經營非正式餐館。
這個法案在台灣人眼裡一定覺得好笑,這種行為在台灣早就行之多年。
圖片來源 : Sacramento Bees

合法販售家庭熱烹食物的巨大障礙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說,如果哪天不想再工作,就會回老家跟媽媽賣麵。這種轉型在台灣是這麼輕鬆容易。只要有生財道具,有廚藝有時間有地方,誰都可以擺幾張桌子作起飲食的生意。
全台灣所有的路邊攤,自家開的麵店,沿街叫賣的燒肉粽,中午在公司門口騎摩托車賣的便當,以及當今各式各樣的食物宅配……這種共享式經濟自古就存在。從來不會有人懷疑這樣做是不是有法律問題。即使有,想必也是形同虛設,所以也不會有人在乎。
如果是在美國,上面那個回老家跟媽媽賣麵的例子就會變得複雜,昂貴又官僚到不可行。首先,任何販售行為一定要有營業執照。其次,住宅區不能開設餐館,也沒有什麼路邊或夜市可以擺攤。第三,如果要賣售飲食,還要有餐飲執照——這也是最令人抓狂的地方。核發餐飲執照牽涉到廚房的設備是否合乎商業標準規格,餐飲處理的流程是否合乎衛生局程序,處理餐飲的人員是否接受過衛生教育。除此之外衛生局會隨時派人抽檢。
一般家用廚房在設備上的第一關就不可能通過。商用廚房的工作檯全部必須要用不鏽鋼為材質,檯面下必須淨空,地板必須防水而且有排水設備,以便高壓水柱清洗。收工後檯面上地板上都不能有任何食物殘渣和油漬。以前在餐館打工,碰到衛生局早上一開張就進來臨檢。他們真的是用手觸摸每一張工作檯。有一回在地板上發現食物及蟑螂的蹤跡,沒有通過臨檢,當天就在餐館外面貼上封條。三天後再來臨檢。
另外商業廚房設備平均是家用廚房的十倍價錢,所以就算你住在商業區,可以在家裡開店,就算你拿到所有的執照,光是生財設備的投資就讓你沒有賺到錢就先破產。
把商用餐飲業的高要求門檻引用到所有食物販售業,唯一的結果就是逼迫家庭廚房走入地下。
商業廚房的枱面及地板都有標準規格 圖片來源 : stpatricksirishfest.com

高門檻下的地下經濟

住在矽谷的華人幾乎每一家都有口耳相傳的管道,可以買到家庭廚房準備的家鄉口味。數量夠大的還可以外送。不過他們這樣做冒著很大的風險。如果被衛生局查到,會付出非常龐大的代價。
曾經有一位墨西哥移民靠家庭廚房賣墨西哥菜賺取外快。後來被衛生局查獲,賠了鉅額罰款,還入獄九個禮拜。這屬於犯罪行為。在美國只要牽扯到食品安全,罰則都很重。這是一個很少有人敢觸碰的禁地。
以前我們常常到附近的台灣人家裡買冷凍韭菜水餃。記得他們把車庫改成工作場所,裡面放了兩個冷凍櫃,公婆媳婦一起下場擀麵和餡。當時我也擔心過衛生問題。而他們擔心的卻是檢舉問題。每次打電話去他們都確認是老顧客才敢接單,而且客源是只靠口耳相傳。他們永遠不敢公開做廣告。

既有法令下應運而生的平台

即使像 Uber 和 Airbnb這種什麼事都走在法律前面的先鋒,這一塊大餅他們卻一直沒有觸碰,因為大部分的賣家都不敢冒法律的風險。非法用自家車載客賺錢,跟非法販賣食物在刑罰上差別很大。前者是開張罰單了事,後者是犯罪行為,除了罰款還要坐牢。
2015年開始,矽谷陸續有幾家小型新創網站,看中了家庭熱烹分享式經濟這塊市場。可是礙於現行法規,參加的人只能販售不會腐敗的食物 – 比方像麵包,餅乾,自製果醬,未烹煮的義大利麵,或是香腸火腿之類的食品。 2016年有幾位失業的廚師聯合向加州州議會提出准許在家庭廚房出售餐館式熱烹食物的法令。既有平台的幾家新創網站於是跟著加入,大力鼓吹並聘請律師,希望幫助法案快速通過。

公聽會是無底的政治漩渦

可是在美國任何關於公共衛生,公共安全或環保的法令很快就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政治漩渦。在條法令正式放入議會表決之前,議會必須舉辦多場公聽會,聽取反方向的意見。這是一道冗長而不見天日的政治程序,有時候比台灣走上街頭抗議還要難以應付。反方一些權益組織會聘請律師,提出反制的法律對提案嚴加限制。所以一個提案進了州議會,到後來進入表決,往往已經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這條路一走就走了兩年。在連續三次表決失敗之後,這些打先鋒的新創網站紛紛結束營業。今天六月,原提案人又提出修正法條,再送交議會表決。沒想到這次敗部復活順利通過。現在最後一道關口就完全看布朗州長是否願意簽字。

巨細糜遺的法律條文

再度令我們台灣人驚訝的是,一個有關食安的法律要通過,背後必須涵蓋的內容只能說是巨細糜遺。其實這也就是美國式的精神 : 他們願意精雕細琢,花兩年的時間調整一條並不是那麼重要的法律條文。可是一旦推出,這條法律就必須要讓執法單位可以清楚又輕鬆地執行,沒有灰色地帶。上面我所提供的連結,詳細記載這一條法律的全部內容。如果印列出來可能超過 50頁。
不過稍微綜合一下,這其中只有幾項重點: 1 - 必須是家庭式經營,最多只能雇用一名勞工。2 - 食物必須在銷售當天烹煮,不能隔夜。3 - 食物可以在家庭廚房現場享用,也可以外賣或是宅送。4 - 每天銷售不得超過三十份餐點。(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美國的法律管得太多太細了? 可是這也就是他們法律容易執行的地方。)5 - 年營業額不得超過 5 萬美元。6 - 食物必須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
當然最重要的是屋主必須經過食品安全的訓練,衛生局也可以定時抽檢。
這背後的立法精神就是,不能因為新法的執行而傷害既有體系的平衡。如果不對家庭式產業的營業額加以限制,很快餐館業就會起反彈。Airbnb的崛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舊金山市政府最後終究必須修法嚴格限制舊金山市民 Airbnb 每年總出租日不得超過 90 天,而且同樣要加收14%的旅館稅。

一個三贏的共享式經濟平台

現在各方都假設州長沒有理由不簽署這項法律。這條法律一旦通過,將正式打開下一個共享式經濟平台的大門。前面說過,加州是全美國的指標。隨後其他的州可能也會跟進。
這裡所謂三贏的局面,是政府,供方及需方。把地下經濟搬到桌面上化暗為明管理,政府毫無疑問可以增加一大筆稅收。
這一塊市場到底有多大沒有人確切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供需兩端都有很大的群體。在供方,很多婦女都因為育兒無法外出工作,可是又迫切需要兼差賺外快。也有一些退休的銀髮族,光靠退休金根本無法生存,賦閑在家在也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
在需方,很多家庭夫婦都必須工作。在矽谷單薪收入很難維持生計。美國沒有小吃或巷口的餐飲店。餐館又貴又慢又不方便,只能當作周末打牙祭用,沒有人拿它來解決三餐。所以大部分上班族都被迫選擇下班回到家,隨便做一些不人道的食物填飽肚子交差了事。
現在這個局面一旦打開,我們可以想象,從手機上就看到附近人家當天晚上所有開放的家庭式廚房,就像找尋 Uber一樣方便。上面有菜單,有照片,有評價。他們的價錢應該遠遠低於餐館。我可以每天換不同的口味,請他們外送,或自己去拿,如果環境好的話,甚至可以在那兒吃了再回來,而且有衛生局把關不可以不用擔心食安問題。一般估計這個市場有很大的後續爆發力。

下一個平台霸主

圖片來源 : Josephine.com
原本大家都看好總部設在矽谷奧克蘭市的新創網站 Josephine.com 當初被認定為家庭廚房平台的下一個 Uber。可惜因為拗不過兩年多的修法延宕,已經於今年3月1號正式熄燈結束營業。
現在這個法令突然起死回生,Josephine.com 也有可能起死回生。因為他們已經有相當龐大的客戶群。
坊間最大的猜測 Uber 或 Airbnb 都有可能捷足先登。至少 Uber 應該不會放棄延伸食物宅送這一塊市場。
這件事後續還有待觀察,全世界也都在看。如果加州州長在9月30號以前簽署,很可能明年一月一日就可以上路。可以想像的是這道們一旦打開,機會就會蜂擁而入。也許一年後你我每天下班都可以吃到新烹煮的媽媽味,每天換不同國家的菜,甚至可以到鄰居家吃了飯再回家,不用再花兩倍的錢去餐館排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9K會員
188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