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槍擊案-受害者之外的「受害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美國每年大約3.3萬人死於槍枝暴力,
2月14日佛州帕克蘭道格拉斯高中致死17人的槍擊案,
已經是2018年第18起的校園槍擊事件了。
兇手是僅19歲尼古拉斯·克魯茲。
多起校園槍擊案的兇手,都只是青少年。

槍枝氾濫危險性有多大?

對美國公民而言,買一把槍,比辦手機、信用卡還容易,最令人難以想像的事,私人可以擅自轉售槍械,過程可能就只跟賣一台腳踏車差不多。買槍的過程中只要做信用調查,而私人轉售甚至不需要任合信用背景。
在討論槍擊案的過程,除了背後根本成因需討論,表面成因也相當重要。舉台灣的鄭捷隨機殺人案,當兇嫌最多只能取得「刀」為兇器時,受害者的數量不超過十位數,能攻擊的範圍並不廣泛;但美國的槍擊案死傷人數可上至五六百人,受傷人數遠大於拿刀行兇的社會案件。確實在槍枝這麼容易取得的情況下,案件的嚴重性勢必更大,美國政府應更正視槍枝氾濫問題。
目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應讓學校老師配戴槍枝,在有校園槍擊發生時,能夠及時的遏止嫌犯。但不免有學者質疑,在壓迫的情況下,老師是否能準確地開槍?許多老師更曾表示:「即使政策這樣規定,也不願配戴槍枝到校園」。在我的看法是,若真實施後,教師是否應受到軍事化訓練,好讓狀況發生時能被有能力開槍?而政府是否又能確保老師不會是淺在危險份子,能只在槍擊當下攻擊嫌犯?
比起事後討論如何當下制止,更應該正視槍枝本身氾濫問題及兇嫌發動恐怖行動背後成因,畢竟真正會殺人的不是槍而是人。預防與了解才是最根本解決方式。

為何會有毀滅性行為不斷發生?

漢娜的遺言最後一幕,是泰勒拿著槍想要在舞會掃射校園,而背後的成因是什麼呢?泰勒在校園一直被認為是「怪胎」,當他想要與人為善時,卻還是受到性霸凌,最後選擇了毀滅性行為。導演在討論背後成因的節目上說道:「美國這25年來的校園槍擊案兇手,背後幾乎都有著重大性創傷。」,由這段話可得知,社會中的問題,背後都隱含著更大的成因。
所有的毀滅性行為都有醞釀期,因為家庭、校園、社會等因素,導致了有人選擇自殺,而有的人選擇屠殺。當社會的根本問題不解決時,這樣的重點社會刑案只會一再出現。

誰需要付最大的責任?

每一次的槍擊案發生,社會不斷的想在兇手身上找到「標籤」以合理化他們的行為,人們只想解決兇手,卻沒人想解決背後問題。
所有的重大刑案,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該負責任。從家庭的疏忽照顧,至校園老師的漠不關心、同儕之間的霸凌排擠,種種因素都可能造就所謂的「怪物」。
從家庭與校園來看。很多青少年因為小時候遭受霸凌、親人虐待等,卻找不到人訴說與幫助,沒有人去陪伴他曾經走過的暴力與現在的憂鬱,甚至有人去歧視他們個性的內向與怪異,最後選擇極端手法反抗這個社會;即便在沒有暴力的環境,都有可能有潛在問題,許多老師家長憑著一句「為了你好」會不斷的指責孩子為何沒有其他人厲害,進而讓孩子產生「我是不是不該到這個世界上」的想法,太多的否定會導致孩子負面且偏激的思考。而大部分的老師家長都不認為自己有錯,往往只想成就他們心中的樣子,而不願去理解不一樣的孩子。
回到標題,誰需要負最大的責任?不是一個特定的單位或人群,而是那些曾經有意無意歧視甚至使用暴力對待那些族群的人或者是那些施予不當壓力或忽視關懷的老師家長。

受害者之外的「受害者」-死刑真能解決問題嗎?

校園槍擊案是美國的重大毀滅性行為,然而在台灣呢?近期發生了許多分屍案,而之前發生了捷運隨機殺人案以及小燈泡事件等,不禁讓民眾感到心慌:「社會為何變得如此恐怖?」,死刑的議題更在近幾年浮上檯面。許多人認為,面對這些社會怪物應採取死刑,殺人償命才得以消除受害殺家屬心頭之恨,滅除加害者社會才得以安定。
但在這麼強烈支持死刑的聲浪裡,也是有一群人保持遲疑以及反對的態度,死刑真能解決問題嗎?
一、許多嫌犯都是「預謀犯」和「衝動犯」,前者在預謀的當下以藐視死刑了,後者因衝動的關係死刑也無力嚇阻,美國有些州甚至是廢死後暴力殺人事件犯罪率下降,再由同時空的未廢死的州相比,犯罪率低的很多。
二、曾有受害者家屬表示:「即使殺了一百次嫌犯,心中的恨也難以撫平」,以上可知死刑難以解除家屬心頭之恨。
三、死刑導致的冤案所帶來的傷害也不容小覷,根據數據統計台灣死刑誤判案件屢見不鮮,例如:江國慶、鄭性澤、徐自強等,特別是已無法挽回的——江國慶命案判賠了一億多,不僅要動用龐大的金錢,更重要的是一條命就因為疏失而被國家機器剝奪走了。當重大刑案發生時,社會聲浪不斷表態要還給被害家屬一個公道,那麼在死刑冤案的當下呢?誰來還給家屬公道?是政府剝奪走性命的,對冤案家屬的傷害絕不是用金錢能更撫平。
四、為何死刑執法者是政府?若大家認為殺人是不好的,政府也殺人亦是。
五、在這些死刑犯背後更有著許多社會問題,當社會造就出這些怪物時,最終卻要以暴力來解決怪物?由前幾大項可看出往往是社會成因導致這些加害者作出毀滅性行為。
綜上所述,面對這些社會案件時,探討成因不能只單純看表面,更因深刻討論背後成因,以及死刑所帶來的弊害。

除了死刑該如何預防及處理?

面對生活中與自己不同的人,要去接受個體的不同。在家庭裡父母需要多給孩子鼓勵和照料;在學校裡老師必須多關心學生,面對較不同的孩子得更花心思去瞭解他。
從教育方面來看,更應該去改善教育現場部分教職人員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去面對學生,有些學生在生活上、人際上、甚至是課業上遭受挫折時,應該給予更多的幫助與關懷,且在輔導與通報機制上擬定更多措施才是預防之道
再來是司法上,雖然上述說了很多關於加害人的背景與犯罪背景,也說了關於死刑的利弊,但不代表加害人不需接受司法審判與制裁,畢竟對於暴力事件受害者而言,他們是無辜的並且需要正義的,因此有部分認為:除了以牙還牙的暴力相向外,我們是否可以走向修復式司法,以「死緩」與「終身監禁」等方式取代死刑,甚至以加害人親身經歷去教化受刑人及就學中的孩童,畢竟這件悲劇已無法挽回,但我們能積極預防下一件悲劇的到來
最後分享一下已伏法的鄭捷與差點犯下殺人案的史塔克怎麼說,鄭捷曾經對他的律師黃致豪講過:「若早一點有人願意像你這樣聽我講話,或許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曾經差點犯下槍擊案的憂鬱症患者史塔克曾對節目主持人說過「人們伸出雙手,有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這些行為會帶來什麼影響。一句善意的話、一個擁抱、說聲『嘿、你好嗎?要不要來我這吃點東西、一起看部電影?』真的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由上可知或許我們多一句關心、少一點歧視,社會就少了一個怪物了。不要太早給他們貼上標籤,使其無立足之地,而影響一生。
問題往往不止一個成因,或許我們不能接受他們反抗社會的方式,但至少我們得明白他們「為何」選擇這條路,而當我們願意去減少一個成因時,就可能減少問題的產生......
責任編輯:歐陽琦 核稿編輯:劉丹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eToo的標籤在推特上被瘋狂使用,女性公眾人物開始在社群媒體上敘述自己被性騷擾的經歷,並公開譴責這樣的社會氛圍。透過網路,#MeToo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延展到美國社會各個領域,公眾力量讓許多女性終於有機會指責或向她們的加害者提告。然而時隔近1年後的今日,#MeToo的活動卻開始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宗教團體佛教如來宗,其妙禪師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有關的奇蹟之聞在新聞爆發後不脛而走。眾多信徒們高喊「感恩師父、讚嘆師父」,相信妙禪的神奇力量拯救了他們的人生。然而不論相信與否,人們不得不去思考像妙禪這樣一個組織,其出現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人信仰?其中隱含著什麼社會現況?
阿拉伯之春以後,胡塞武裝組織在葉門首都沙那發動政變,一場內戰的風暴正式席捲葉門。三年多下來,葉門的政治、經濟都受到嚴重的破壞。在交戰日子裡,葉門的人民夾在多個勢力中間,缺乏足夠的食物、藥物和飲用水,甚至爆發了嚴重的霍亂疫情,陷入一場人道災難中。
據美國槍擊案統計網站的數據,2016年至2017年喪命於槍擊案中的人就有1160人。越來越高的槍擊案發生率令人不禁懷疑,為什麼美國不管控槍枝?
亞里斯多德的名言:「人類是城邦之動物,政治之動物。」是要告訴我們,人類是社會動物。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民主這項發明將權力交付給共同體中的每個人,沒有人生而統治,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做出判斷。
戰地記者,一個多麼神秘、奇幻的職業。多數人可能對它相當陌生,因為台灣人從事這行業的人寥寥無幾。對於這項職業所需具備的能力,有不少的報導,甚至是現身說法的紀錄也有,故此篇將來思考這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性。
#MeToo的標籤在推特上被瘋狂使用,女性公眾人物開始在社群媒體上敘述自己被性騷擾的經歷,並公開譴責這樣的社會氛圍。透過網路,#MeToo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延展到美國社會各個領域,公眾力量讓許多女性終於有機會指責或向她們的加害者提告。然而時隔近1年後的今日,#MeToo的活動卻開始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宗教團體佛教如來宗,其妙禪師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有關的奇蹟之聞在新聞爆發後不脛而走。眾多信徒們高喊「感恩師父、讚嘆師父」,相信妙禪的神奇力量拯救了他們的人生。然而不論相信與否,人們不得不去思考像妙禪這樣一個組織,其出現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人信仰?其中隱含著什麼社會現況?
阿拉伯之春以後,胡塞武裝組織在葉門首都沙那發動政變,一場內戰的風暴正式席捲葉門。三年多下來,葉門的政治、經濟都受到嚴重的破壞。在交戰日子裡,葉門的人民夾在多個勢力中間,缺乏足夠的食物、藥物和飲用水,甚至爆發了嚴重的霍亂疫情,陷入一場人道災難中。
據美國槍擊案統計網站的數據,2016年至2017年喪命於槍擊案中的人就有1160人。越來越高的槍擊案發生率令人不禁懷疑,為什麼美國不管控槍枝?
亞里斯多德的名言:「人類是城邦之動物,政治之動物。」是要告訴我們,人類是社會動物。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民主這項發明將權力交付給共同體中的每個人,沒有人生而統治,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做出判斷。
戰地記者,一個多麼神秘、奇幻的職業。多數人可能對它相當陌生,因為台灣人從事這行業的人寥寥無幾。對於這項職業所需具備的能力,有不少的報導,甚至是現身說法的紀錄也有,故此篇將來思考這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大規模槍擊案件層出不窮,它發生在街頭、夜店、超商、戲院、校園。為什麼數見不鮮的槍械暴力問題阻止不了美國槍枝合法政策呢?除了一部分民眾的支持外,曾看過一部電影《攻敵必救》,聚焦於槍枝議題,揭露遊說團體掌控美國高層菁英的內幕。受利益驅使下的決定,代價是數不勝數的屍體和破脆家庭。 而美國創作型歌手T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暗殺教室什麼原因在美國會被抵制抗議,你知道暗殺教室為什麼在美國遭受抵制或禁止嗎,你知道為什麼嗎那是因為美國處於比較敏感的階段,那就是校園槍擊案。
Thumbnail
(1張系統思考圖,掌握美國槍枝文化的深層脈絡)由於川普槍擊事件,媒體除了關注選情外,「美國槍枝氾濫」的議題也再度浮出檯面。我好奇,「槍枝」對美國人是否有著特殊情感?禁不禁都左右為難? ❝ 如果一件事不斷反覆發生,那勢必隱藏著更深層的心理情感 ❞ 先從戴上商業濾鏡開始...
Thumbnail
美國剛決議將校園槍擊事件的少年犯父母判刑,記得那篇文章有提到一位六歲孩童開槍射殺老師,今天聽NBC正好聽到相關新聞,該校副校長被檢方起訴,可能會判五年重刑。哇~~ 還沒看到中文新聞,先貼個英文的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prosecutor-e
Thumbnail
【全美首例 槍嫌父母連帶處分遭判刑】 美國密西根3年前發生校園槍擊案,未成年兇嫌奪走4條人命。 2024年4月經法官宣判,兇手的父母因連帶責任,被判處10到15年監禁涉及過失殺人,成為美國司法史上首次因孩子殺人負連帶責任的判例。
子女管教問題,愈來愈難處理,尤其到了學校和社會,未成年人受法律保護,無法無天也沒人能管,家長的責任呢? 剛在NBC聽到一個新聞,找一個中文新聞來分享: 美密西根州校園槍擊凶手未成年 父母過失殺人判刑10至15年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大規模槍擊案件層出不窮,它發生在街頭、夜店、超商、戲院、校園。為什麼數見不鮮的槍械暴力問題阻止不了美國槍枝合法政策呢?除了一部分民眾的支持外,曾看過一部電影《攻敵必救》,聚焦於槍枝議題,揭露遊說團體掌控美國高層菁英的內幕。受利益驅使下的決定,代價是數不勝數的屍體和破脆家庭。 而美國創作型歌手T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暗殺教室什麼原因在美國會被抵制抗議,你知道暗殺教室為什麼在美國遭受抵制或禁止嗎,你知道為什麼嗎那是因為美國處於比較敏感的階段,那就是校園槍擊案。
Thumbnail
(1張系統思考圖,掌握美國槍枝文化的深層脈絡)由於川普槍擊事件,媒體除了關注選情外,「美國槍枝氾濫」的議題也再度浮出檯面。我好奇,「槍枝」對美國人是否有著特殊情感?禁不禁都左右為難? ❝ 如果一件事不斷反覆發生,那勢必隱藏著更深層的心理情感 ❞ 先從戴上商業濾鏡開始...
Thumbnail
美國剛決議將校園槍擊事件的少年犯父母判刑,記得那篇文章有提到一位六歲孩童開槍射殺老師,今天聽NBC正好聽到相關新聞,該校副校長被檢方起訴,可能會判五年重刑。哇~~ 還沒看到中文新聞,先貼個英文的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prosecutor-e
Thumbnail
【全美首例 槍嫌父母連帶處分遭判刑】 美國密西根3年前發生校園槍擊案,未成年兇嫌奪走4條人命。 2024年4月經法官宣判,兇手的父母因連帶責任,被判處10到15年監禁涉及過失殺人,成為美國司法史上首次因孩子殺人負連帶責任的判例。
子女管教問題,愈來愈難處理,尤其到了學校和社會,未成年人受法律保護,無法無天也沒人能管,家長的責任呢? 剛在NBC聽到一個新聞,找一個中文新聞來分享: 美密西根州校園槍擊凶手未成年 父母過失殺人判刑10至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