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出國旅行能培養國際觀?你知道這種觀念,其實是一百多年前的產物嗎?(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下半年,我在台北某某社大,負責講一門為數六堂的「歷史與生活」課程,授課的主要對象是社大的銀髮族長者們。其中一堂的演講主題為「旅行與國際觀」,台灣人很愛旅行也很愛戰國際觀,甚至連相親都要看對方出國經驗的多寡來判定你有無國際觀。旅行為什麼能培養國際觀?聽起來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好像又不是這樣。而這個觀念是在甚麼樣的旅行文化之下被建構起來的?倒是很少有人討論。
其實我本來也想在這個出版專題中,談談這個問題,上完這堂課之後,對文章如何鋪陳,逐漸有比較清楚的想法,決定分成幾個篇幅慢慢來寫完。如果問我會有幾篇,其實我也不知道。總之,每篇盡量既不要拖太長,讓大家看到睡著,又能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認識。

其實這個寫作主題的發想,主要是來自下面的這篇,記者從PTT數字版抄來的八卦報導:
一個30多歲的男生只出國旅遊過一次,卻被相親對象嫌棄「沒有國際觀」,跑到數字版去抱怨。網友們對女方的說法當然有非常多揣測,大致上皆認為嫌棄當事人「沒有國際觀」只是「建前」,而「本音」不好說出口了,「國際觀」不過就是給個謝謝再連絡的藉口而已。
我個人會把女方的說法這樣翻譯:
拜託喔,我都去過十幾個國家了,你才去過韓國耶,這樣我跟你講我的吃喝玩樂旅遊見聞,你又沒去過這些國家,一整個會跟你很難聊阿,既然沒有共同的話題,就不要勉強繼續下去,浪費大家的時間嘛!
翻譯之外,從另一方面來看,縱然現今有許多國人已經意識到,在海外定居、工作,或出國旅行次數的多寡,與國際觀的培養並無太密切的關係。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聽到,許多把出國跟國際觀扯在一塊的幹話,總之就是個不假思索的刻板觀念,仍然掛在人們的腦袋裡。
或許人們隱約了解到這觀念不符現實,但就是還在腦袋裡掛著,沒有想拿下來的意思,然後又不自覺的在人際的交往中,使用這樣的觀念來評判他人。例如很多台灣(漢)人,雖然也慢慢了解到「原住民」是個不帶貶意的中性名詞,不過由於很難擺脫以前的黨國教育與成長背景的不良影響,仍然在言談中會不自覺的使用「山地人」或「番仔」來稱呼原住民。
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旅行文化在這一百多年中,也經歷很多時空環境的變遷。現今仍有人將一百多年前形構而成的論述,掛在腦中不願下架,乃是由於不知它所為何來,也就很容易,不明就裡的被沿用至今,雖然知道這樣講好像怪怪的,但不知道該不該做一個下架的動作。

BTW,華人文化裡有一種很莫名其妙的心態,愛把自己認為的「顛仆不破之理」加諸在別人身上,總是不自覺的以為,別人腦袋裡的晶片應該跟他是一樣的廠牌,所以在想法、生活方式的林林總總,或未來預想圖也應該都跟自己,或大多數人一樣。
例如大家應該都是異性戀、喜歡用哀鳳、愛排隊吃名店跟瘋狂爆買,甚至是嚮往回到祖國懷抱之類的。至於護家盟這種以自身信仰的價值,阻礙別人擁有結婚權的團體,還覺得所有人都理當喜歡他們家的上帝,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呢,當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被海量的旅遊訊息淹沒,想出走的憧憬無時無刻不被鼓動,我倒是相信,生活周遭一定有不為所動,或是因人而異的各種困難,而導致有人無法有太多出國旅遊,或「體驗人生」的機會。
所以,如果你預設每個人都「應該要喜歡/要經常」出國旅行,卻忽略個別差異的情況,會影響每個人向外移動的意願與能力,還向對方顯現出一副「跟你分享好東西,你卻不識好歹」的嘴臉,我只能說:「這。非。常。沒。有。禮。貌。」

所謂的「國際觀」是個牽涉各種複雜環節的課題,網路上已經有很多論者,對「國際觀」的定義、內涵、培養方式所展開的討論,個人就不再拾人牙慧的整理複述一遍,以免模糊這個系列文的焦點。
既然這個專欄是「那些旅行史教我的事」,當然是以旅行與國際觀如何被「送作堆」為中心,逐漸成為一種旅行的意識,被置入大眾的腦袋中普遍被接受,究竟是一段甚麼樣的淵源與旅行文化所發展出來的?
了解自己從哪裡來,才知道接下來要往哪走。
(未完待續)
隨手按下圖五個讚,鼓勵寫作無負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到一堆網路隨處可得的那些帶長輩、父母出國的「攻略」、「注意事項」之類的教學文,對讀者耳提面命要注意哪些事情,才能減低與長輩在旅途上的摩擦,基本上不外乎就是要你看在父母養你很辛苦,才幾天不愉快就吞下去吧。然後連媒體也抄來變成新聞報導,其實現今一窩蜂式的孝親旅行,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的。
哪怕傾家蕩產,甚至可能死於非命,探險者們仍然前仆後繼,想辦法更為深入地球的極北之境。簡言之,這些探險家們不停追尋的,就是他們到底能靠北到甚麼程度,以並以此了解極圈世界的面貌。
本書的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將他在不列顛,以及巴勒斯坦、西班牙各地的丘陵、窪地、岩石地形,與古航路中探尋沒徑、步道、趕牲道、朝聖之路等徑道的經驗,寫成《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一書,引領讀者暫時逸脫出觀光大爆炸的現今,通過走訪隱沒、幽微的故道之旅,重新想像旅行的
閱讀老東京,一座城市,94個地點的舊時風景,讓自己在東京的散步之旅更有溫度。
抗戰爆發之前的中國,日旅雖然跟現在比起來,稱不上是個失心瘋的全民運動,不過在當時的中產階級與文化人之間,還能稱得上是時尚的旅行風氣。
2018年4月15日,也就是上周,是鐵達尼號沈船事件106周年。 關於鐵達尼號,有些事皮卡丘沒跟你說過,很多報導也沒跟你說過,所以這件悲劇,還有甚麼八卦是你不知道的呢?
看到一堆網路隨處可得的那些帶長輩、父母出國的「攻略」、「注意事項」之類的教學文,對讀者耳提面命要注意哪些事情,才能減低與長輩在旅途上的摩擦,基本上不外乎就是要你看在父母養你很辛苦,才幾天不愉快就吞下去吧。然後連媒體也抄來變成新聞報導,其實現今一窩蜂式的孝親旅行,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的。
哪怕傾家蕩產,甚至可能死於非命,探險者們仍然前仆後繼,想辦法更為深入地球的極北之境。簡言之,這些探險家們不停追尋的,就是他們到底能靠北到甚麼程度,以並以此了解極圈世界的面貌。
本書的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將他在不列顛,以及巴勒斯坦、西班牙各地的丘陵、窪地、岩石地形,與古航路中探尋沒徑、步道、趕牲道、朝聖之路等徑道的經驗,寫成《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一書,引領讀者暫時逸脫出觀光大爆炸的現今,通過走訪隱沒、幽微的故道之旅,重新想像旅行的
閱讀老東京,一座城市,94個地點的舊時風景,讓自己在東京的散步之旅更有溫度。
抗戰爆發之前的中國,日旅雖然跟現在比起來,稱不上是個失心瘋的全民運動,不過在當時的中產階級與文化人之間,還能稱得上是時尚的旅行風氣。
2018年4月15日,也就是上周,是鐵達尼號沈船事件106周年。 關於鐵達尼號,有些事皮卡丘沒跟你說過,很多報導也沒跟你說過,所以這件悲劇,還有甚麼八卦是你不知道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我的旅行經驗不算豐富,到目前為止只去過三個國家。但在國內旅行中,由於把握了「精」與「記」兩個要點,因而當下的感受更加精緻,事後的回顧也更加清晰。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我曾經參加過一些旅遊團。   旅遊團是團體活動,住在固定的旅館,吃在固定的餐廳。 接觸的無非是領隊、導遊、司機、服務生,很難接觸當地民眾。 到的景點,都是已經開發的,安全的地方。   不過,我也曾經一個人旅遊過,感覺又不一樣了。   那是民國88年,我去中國大陸旅遊了一個月。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我的旅行經驗不算豐富,到目前為止只去過三個國家。但在國內旅行中,由於把握了「精」與「記」兩個要點,因而當下的感受更加精緻,事後的回顧也更加清晰。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我曾經參加過一些旅遊團。   旅遊團是團體活動,住在固定的旅館,吃在固定的餐廳。 接觸的無非是領隊、導遊、司機、服務生,很難接觸當地民眾。 到的景點,都是已經開發的,安全的地方。   不過,我也曾經一個人旅遊過,感覺又不一樣了。   那是民國88年,我去中國大陸旅遊了一個月。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