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我在台北某某社大,負責講一門為數六堂的「
歷史與生活」課程,授課的主要對象是社大的銀髮族長者們。其中一堂的演講主題為「旅行與國際觀」,台灣人很愛旅行也很愛戰國際觀,甚至連相親都要看對方出國經驗的多寡來判定你有無國際觀。旅行為什麼能培養國際觀?聽起來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好像又不是這樣。而這個觀念是在甚麼樣的旅行文化之下被建構起來的?倒是很少有人討論。
其實我本來也想在這個出版專題中,談談這個問題,上完這堂課之後,對文章如何鋪陳,逐漸有比較清楚的想法,決定分成幾個篇幅慢慢來寫完。如果問我會有幾篇,其實我也不知道。總之,每篇盡量既不要拖太長,讓大家看到睡著,又能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認識。
其實這個寫作主題的發想,主要是來自下面的這篇,記者從PTT數字版抄來的八卦報導:
一個30多歲的男生只出國旅遊過一次,卻被相親對象嫌棄「沒有國際觀」,跑到數字版去抱怨。網友們對女方的說法當然有非常多揣測,大致上皆認為嫌棄當事人「沒有國際觀」只是「建前」,而「本音」不好說出口了,「國際觀」不過就是給個謝謝再連絡的藉口而已。
我個人會把女方的說法這樣翻譯:
拜託喔,我都去過十幾個國家了,你才去過韓國耶,這樣我跟你講我的吃喝玩樂旅遊見聞,你又沒去過這些國家,一整個會跟你很難聊阿,既然沒有共同的話題,就不要勉強繼續下去,浪費大家的時間嘛!
翻譯之外,從另一方面來看,縱然現今有許多國人已經意識到,在海外定居、工作,或出國旅行次數的多寡,與國際觀的培養並無太密切的關係。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聽到,許多把出國跟國際觀扯在一塊的幹話,總之就是個不假思索的刻板觀念,仍然掛在人們的腦袋裡。
或許人們隱約了解到這觀念不符現實,但就是還在腦袋裡掛著,沒有想拿下來的意思,然後又不自覺的在人際的交往中,使用這樣的觀念來評判他人。例如很多台灣(漢)人,雖然也慢慢了解到「原住民」是個不帶貶意的中性名詞,不過由於很難擺脫以前的黨國教育與成長背景的不良影響,仍然在言談中會不自覺的使用「山地人」或「番仔」來稱呼原住民。
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旅行文化在這一百多年中,也經歷很多時空環境的變遷。現今仍有人將一百多年前形構而成的論述,掛在腦中不願下架,乃是由於不知它所為何來,也就很容易,不明就裡的被沿用至今,雖然知道這樣講好像怪怪的,但不知道該不該做一個下架的動作。
BTW,華人文化裡有一種很莫名其妙的心態,愛把自己認為的「顛仆不破之理」加諸在別人身上,總是不自覺的以為,別人腦袋裡的晶片應該跟他是一樣的廠牌,所以在想法、生活方式的林林總總,或未來預想圖也應該都跟自己,或大多數人一樣。
例如大家應該都是異性戀、喜歡用哀鳳、愛排隊吃名店跟瘋狂爆買,甚至是嚮往回到祖國懷抱之類的。至於護家盟這種以自身信仰的價值,阻礙別人擁有結婚權的團體,還覺得所有人都理當喜歡他們家的上帝,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呢,當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被海量的旅遊訊息淹沒,想出走的憧憬無時無刻不被鼓動,我倒是相信,生活周遭一定有不為所動,或是因人而異的各種困難,而導致有人無法有太多出國旅遊,或「體驗人生」的機會。
所以,如果你預設每個人都「應該要喜歡/要經常」出國旅行,卻忽略個別差異的情況,會影響每個人向外移動的意願與能力,還向對方顯現出一副「跟你分享好東西,你卻不識好歹」的嘴臉,我只能說:「這。非。常。沒。有。禮。貌。」
所謂的「國際觀」是個牽涉各種複雜環節的課題,網路上已經有很多論者,對「國際觀」的定義、內涵、培養方式所展開的討論,個人就不再拾人牙慧的整理複述一遍,以免模糊這個系列文的焦點。
既然這個專欄是「那些旅行史教我的事」,當然是以旅行與國際觀如何被「送作堆」為中心,逐漸成為一種旅行的意識,被置入大眾的腦袋中普遍被接受,究竟是一段甚麼樣的淵源與旅行文化所發展出來的?
了解自己從哪裡來,才知道接下來要往哪走。
(未完待續)
隨手按下圖五個讚,鼓勵寫作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