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孩學字】找不到找不到!我找到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這是第二堂文字課。在開始這堂課的記錄之前,我想先說一點點,上完課之後我感覺到最大的收穫──

「怎麼教」這件事,果然是從現場才能學到!

我的意思是,我在家裡設計教案,模擬半天,但這些都得要到現場才會知道──「用講的小孩容易分心,有活動可做他們比較容易進來」、「有的活動設計得太難了」、「有的小孩覺得很好玩,但有的小孩還沒有打算加入」、「有的小孩想要趕快趕快,但有的小孩覺得太快了」……

還有其他很多細微的反應,這些都得等到本來在腦子裡的活動搬到現場之後,我具體的感受到小孩的反應,才能真的知道這些活動對他們的影響是什麼──因為小孩的開心、興奮、緊張、不耐煩、害怕、擔心……這些情緒都可以告訴我,他們對文字課的感覺是什麼,以及接下來我可以怎麼做。

我在第一堂課的發現

我在第一堂課中發現,我原本想要說字的故事,但小孩的反應不如我當初設想的領情(除了屎、尿那兩字),他們反而對自己「生活中的字」比較感興趣,比如「自」「學」、「共」「學」;還有,他們對自己的名字也很感興趣。我發現對這群小孩(註)來說,能夠「認得字」比知道字的故事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用;我發現那些想要認字的小孩,很想要知道自己關心的字長什麼樣子,怎麼寫。

還有另一個發現──講述型的方式小孩容易分心,就算面對的是「想要認字」的小孩,但如果方式是一個字一個字講,小孩很有可能一下子就跑掉了。於是我想,小孩是想要認字的,但要怎麼設計認字的活動?要從哪些字開始呢?

我想,或許我可以試試「找字」的遊戲。

找找看,在哪裡?

我設計了一個九宮格,裡面有九個字,然後另外做九張字籤,放進盒子裡給小孩抽。每個小孩輪流抽籤,抽了之後打開,看抽到的是哪個字,我就說明那個字的意思,然後請小孩找出自己的字卡上,跟那個字長得一模一樣的字。

而九宮格裡面的字,我選的是以「學」為中心,跟學有關,筆畫簡單的字(有些字第一堂課曾經出現過):

raw-image

小孩會不會買單呢?結果,小孩很買單!

上一堂課從頭到尾「幾乎」都沒有上課、只在最後進來領他的名字的波波,當我跟大家說,今天要玩的是抽籤喔,他就嚷著說:「我要抽!」我本來在想,他會不會只喜歡抽,不一定想要找?但結果發現他很喜歡找,而且很會找!

我先請小孩猜拳,讓他們決定抽籤的順序。老實說我忘了誰第一個抽了,總之第一個小孩抽到的是「共」。我請小孩把紙張打開,我問,認得這個字嗎?這個字上次有出現過,但小孩好像有點忘記。我說,這是共學的「共」,小煦聽了就說,我想起來了,接著她找到字卡上的共,圈起來。

波波上次沒有上課,他嚷著給我看給我看,他要我把字籤擺在桌上給他看。他看了一下字籤上的共,再看自己的九宮格字卡,看了一會後,大叫:「找到了!」我看他指的字,是「共」沒錯。我說你找到了囉,那你把它圈起來。

raw-image

接下來我看妞妞,妞妞看了一眼共,然後把字卡上的「共」圈起來;妞妞圈完之後問,是這個嗎?接著我看小尋,小尋也在找共,她找了找,把「大」字圈起來。

補充說明一下:小煦六歲,曾上過幼稚園,已經認得一些字了。小尋、妞妞和波波,分別是六歲、五歲和四歲,但都屬於剛開始要學認字的小孩。

我發現小煦在找字的時候,不管是自己認得,還是經過我提示,她多半是在「知道那個字是什麼字」的狀態下,去找到字。而小尋和妞妞,雖然上過一堂文字課,比如「共」這個字他們是看過的,但他們對字還在感覺、還在記憶與辨認。而波波應該是完全沒看過「共」這個字,他是單純從「字的形狀」去辨認。

然後我發現,波波雖然是這個班上認字認得最少的,但他辨認字的速度倒是頂快的。他看了看字籤,再看看字卡,他說,要找下面有兩個點的字。嗯,這好像是他自己想到的辨認方法。

第一輪找字遊戲的九個字,除了小尋第一次把「共」認成「大」之外,其他字都順利被找到,小孩似乎也有一些成就感。不過小孩圈完之後,就覺得遊戲結束了,我還來不及請他們玩字卡裡的「連連看」,把字跟字連起來可以變成「大學」、「中學」、「小學」、「學生」、「學校」、「自學」、「共學」……還來不及做這件事,他們就覺得自己任務完成了。

總共有32個字的字卡

小孩休息了會,開始第二輪進階版的找字遊戲。第二輪找字是今天的重頭戲──我想透過字卡裡的字,來讓小孩認識自己和夥伴的名字、小名,或是與自己名字相關的詞。但實做後發現,第二輪的名字字卡設計得太難了!

raw-image

字卡中除了名字,還藏有句子,也就是小孩如果把字都找出來後,就可以發現跟自己名字有關的句子。但我實在太貪心了,每個小孩都有一個句子,而且我還穿插了我自己的名字,這樣總共就有32個字!

而且每張字卡的字,排列順序都不一樣。因為我設計這個遊戲的最後一關,是輪流交換同學的字卡,在上頭再次找出自己的名字,然後塗色(我想讓小孩熟悉自己的名字)。結果證明我真的「想太多了」!小孩根本做不到那裡去。

字好多!順序又都不一樣,萬一自己找不到字,偷看別人的字卡也沒用啊!啊啊啊!真是太難了!後來我幫他們找字的時候,自己都眼花撩亂!但這麼難的遊戲,小孩竟然願意玩,而且還幾乎快完成了!

raw-image

第二回合加入了一個四歲小男孩,小羽。小羽本來是不加入的,打從今天一上課他就說:「我─不─要─上─課。」說得非常清楚,十分果斷,然後就跑出去了。後來到了第二回合,今天跟課的小巫(註)跟小羽說,「他們好像有唸到你的名字,你要不要去看看他們在幹嘛?」

後來小羽來了,來看我們在幹嘛。我說我們在抽籤,然後要找出裡面的字,你要玩嗎?小羽看了看,點頭說好。我給小羽一張字卡,這時我想到啊對,那抽籤的順序怎麼安排?小羽剛好站在波波旁邊,我說,「小羽你排波波後面好了。」

我一說完,小煦、小尋、妞妞馬上抗議,「小羽排波波後面,那我不就要後退一個?」三個小孩都有同樣的意見,都不願意小羽在波波後面,在自己的前面。我說:「那怎麼辦?小羽要排在哪裡?」

小煦說,總之不要排我前面就對了;小尋和妞妞也是差不多意見。這時波波說:「那小羽排我前面好了。」我一聽好驚訝,我沒想到波波會這麼說。但老實說小羽排波波前面,其實還是在小煦小尋和妞妞的前面,因為抽籤會輪好幾回,會變成一個循環。

我腦袋裡想著,但沒有跟小孩們解釋這些。我說,「波波要讓小羽在他前面耶,可以嗎?」小煦一樣是剛剛的回答,不要在我前面就可以了。其他兩個小孩也是這樣覺得,沒有表示其他意見。喔,太好了,沒想到順序問題那麼快就解決了。

啊!找不到找不到啦!

第二輪找字遊戲開始了。比如抽到「晴」, 一樣請抽到籤的小孩給大家看那個字,然後我問,有人認得嗎?第二回合的字比較難,大家多半都不認得。我說這是晴天的晴,是你們同學裡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大家一聽就指著妞妞說,她的名字她的名字。我就說,對,那你們找找看字卡裡面,「晴」藏在哪裡,把它找出來。

以此類推,小孩們的名字或小名慢慢出現,妞妞的「妞」,小羽的「羽」……當小孩找到「妞」,我說字卡裡面有兩個妞喔。小孩再仔細看,有小孩發現第二個妞,開心的叫:「我有兩個妞。」然後另一個找到妞的小孩就說我也有我也有。

raw-image

我發現,小孩十分熱衷這種很像猜謎的找字遊戲,雖然他們找到字之後,不一定就記住這些字了,因為他們現階段做的事,只是把按照「字的形狀」來判斷,來找出長得一模一樣的字。有點像是我們小時候玩積木,三角形的積木放到三角形的空格裡,圓形的積木放進圓形的空格裡,方形的積木放進方形的空格裡。

那麼,按照字的形狀,找出一模一樣的字,這樣有很難嗎?有,很難!

你想想看,如果你不認識某個國家的文字,這時給你一個字,然後再給你很多很多字,然後要請你在那一堆字中間去找出那個一模一樣的字,在你對那些字都還不熟悉的狀況下,你能做的就是「一一去比對」。一一去比對,要做的就是慢慢觀察;然後,字越多的時候,難度越高,而第二張字卡有32個字!而且,他們還是小孩!

所以,第二輪的遊戲玩到中間,差不多輪了兩輪,在找第11個字的時候,開始有小孩喊找不到找不到啦!這裡一聲找不到,那裡一聲找不到。後來我發現,同樣都是在喊「找不到」,卻有不同的意思。

有的小孩是「我要看那張字籤啦,不然我找不到」(明明我也把字寫在黑板上,但小孩就是想要拿著那張紙),有的是看別人都找到了,自己找不到,覺得有點急。有的是累了,不想找了,「你幫我找」。有的是很想要「趕快」找到,還沒有找到之前就一直嚷著找不到找不到!

儘管大家都喊著找不到,但大家還是繼續認真的找,找到了就很開心!找不到就在那邊一直喊找不到!不過,玩到一半的時候,小尋突然哭了。

raw-image

一開始我還沒發現她在哭(因為她哭得很小聲),後來我發現的時候,小尋一邊哭著一邊說:「我不要找了……」我一時也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樣的狀況,「那我們先休息一下。」我想這個遊戲也玩了超過二十分鐘了,是應該讓小孩休息一下。

小尋在哭,跟課的BIBO(註)也關心的問:「你怎麼了?」小尋一邊說一邊哭,我隱約聽到「太快了」、「不要這麼快……」我問小尋,你覺得太快了是不是?小尋點頭,說:「我剛剛有說太快了,不要那麼快……」我聽了後想,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找到了但自己還沒有找到,可是又要輪下一個字了,覺得很有壓力嗎?

我說對不起,我沒有聽到你說要慢一點。「你很想要找對不對?可是大家太快了……」我問。小尋點頭,「我想要慢慢找,自己找,我不要別人幫我找。」這時我想起剛剛在找字的時候,確實有已經找到字的小孩,很熱心的要去幫別人找。

「那我等一下跟大家說慢一點,不要那麼快。慢慢找比較可以記得那些字,好不好?」小尋點頭,不哭了,自己一個人走到旁邊坐在地上寫字。

第二輪要開始前,我問小尋你要加入嗎?小尋搖頭說不要。我看著小尋寫字,發現她正在寫自己的名字。我說,你想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嗎?小尋點頭,然後說,「我想要一個人寫。」

我說好,那我離開,讓你一個人寫,「那你寫完可以借我拍照嗎?」小尋說好。

raw-image
raw-image

瘋狂唸自己名字的小孩

小尋是超級細膩敏感的小孩。相較於她弟波波,嗯,要怎麼形容,波波在小尋哭的時候,正在玩自己的名字。

波波在上一堂課因為覺得不認得自己的名字而生氣,而這堂課認識了自己的名字之後,他在休息時去把他的字盒子拿出來,指著貼在上頭的名字唸:「劉夏安」。然後又把他收在字盒子裡的名字拿出來,擺在地上,「劉、夏、安、劉、夏、安、劉、夏、安」的一直唸。

raw-image

我跟BIBO感到很好奇,波波真的已經認得自己名字的每一個字嗎?BIBO把劉夏安三個字的順序對調,比如「安劉夏」,而波波確實可以認得出來。波波先指著中間的字唸劉,再指著右邊的字唸夏,再指著左邊的字唸安。

BIBO再繼續對調順序,波波還是都認得出來。但是很奇妙,波波唸那些字的順序,一定要照著「劉─夏─安」三個字的順序唸,不管排列的順序是「安夏劉」、「夏劉安」,他都會先挑出劉、再挑出夏、再挑出安。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小羽上。小羽看到波波在玩,我問他你也想要玩你的名字嗎?那你去你的字盒子把名字拿出來。小羽拿了他的名字出來。

小羽好像本來就已經認識他的名字了,但是他還是想玩。然後同樣神奇的是,我把「林」跟「宸」擺出來,把中間的「雋」藏在背後,問小羽說擺在地上那兩個字是什麼?小羽很快的指出「林」,然後他想了一下,指著我背後的那個字說「雋」,最後再指著地上的字唸「宸」。

所以小羽也都認得耶!但是好奇妙他們都要按照名字的順序唸?

我要抽!我要全部抽完

第二輪找字遊戲下半場開始,小尋在旁邊寫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小孩繼續玩。我觀察下半場小孩找字的狀況,我發現妞妞也需要時間慢慢看、慢慢想跟慢慢找,下半場她雖然也有加入,但感覺有點累了,找得不如前半場積極。她看到字之後會說找不到,然後等我跟她一起找。

本來我會儘量幫助小孩自己找到,但後來我發現妞妞的注意力有點散了,她開始隨意指著某個字說是這個字嗎?是那個字嗎?好像沒有辦法再專心辨認字了。

這時我想,要等她自己找出來?還是要幫她找?我感覺她好像已經累了不想找了,這時候在旁邊一直等著也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壓力,因為下一個小孩很想要抽下一個籤。我不確定妞妞有沒有這樣的壓力,但我自己有。

所以這種時候,如果妞妞說她找不出來,我就指出字讓她圈起來,讓她覺得好像也有達成任務的感覺。這樣做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下一次再設計類似的遊戲,我一定要設計得簡單一點,不要讓小孩因為覺得太難或太累而放棄。

但每個小孩的狀況都不一樣。妞妞覺得累了,小煦是還可以,但玩到後來她也覺得字太多了,她看著還沒有圈起來的字說:「怎麼還有那麼多字!」倒是波波跟小羽,這兩個四歲的小男孩,還一直繼續抽,繼續找。但抽到最後大概剩下五、六個籤的時候,波波也覺得累了。只剩下小羽說好好玩好好玩,我還要抽!

raw-image

其實過程中還有個插曲──因為我自己都覺得字太多了,所以下半場開始前,我偷偷藏起了幾個籤,但小羽竟然發現了:「怎麼只剩下幾個籤?可是還有好多字?」沒辦法,我只好老實說:「我怕你們找得太累了,所以藏了一些起來。」小羽說在哪裡,拿出來,然後把本來收起來的字籤全部又放回盒子裡去了。

抽到後來,妞妞走了,小煦走了,連波波都走了,我也覺得該休息了。我問小羽,你想休息了嗎?小羽說我還要玩,這個好好玩!我說那你問波波還要不要跟你一起繼續抽,小羽看了一下波波,波波搖頭。於是小羽說,「那我自己抽!」

小羽繼續把盒子裡剩下的籤抽完,把字卡裡的字圈完,然後開心的拿著他的字卡說:「我全部都找到了,我是不是不用再上課了!」

  • 備註:台東暖暖蛇共學團,成員4-6歲,目前共六個小孩。
    共學團上課時,家長會輪流跟課,協助拍照記錄上課過程,以及陪伴還沒有打算進入課程裡的小孩。第二堂課有個小孩還沒打算進入課程,但這篇記錄來不及寫,改篇再寫。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17
小克用粉紅色墨水筆,在紙上寫下「廖瞇笨」,寫完就在那邊偷笑。我把紙拿過來,用藍色的筆在「笨」字下方接字,我說:「「廖瞇笨得像天才」。小克一聽,笑得更大聲。我說笨得像天才,這樣是笨還是天才?皮蛋看我們兩個在寫字接龍,就說他也要寫......
Thumbnail
2021/11/17
小克用粉紅色墨水筆,在紙上寫下「廖瞇笨」,寫完就在那邊偷笑。我把紙拿過來,用藍色的筆在「笨」字下方接字,我說:「「廖瞇笨得像天才」。小克一聽,笑得更大聲。我說笨得像天才,這樣是笨還是天才?皮蛋看我們兩個在寫字接龍,就說他也要寫......
Thumbnail
2021/07/21
我說,這些文字圖都是用文字拼成的,你們可以觀察文字的造型,看像是什麼,「然後可以放大縮小,或是旋轉啊,或是複製啊。」「你們看有沒有想要做的點子,在空白頁開一個房間,在裡面進行創作。」最後小克開了四個房間,皮蛋也開了四間。小克是用「文字的意思」來組成畫面,而皮蛋則是用「文字的形狀」來創造幾何圖形。
Thumbnail
2021/07/21
我說,這些文字圖都是用文字拼成的,你們可以觀察文字的造型,看像是什麼,「然後可以放大縮小,或是旋轉啊,或是複製啊。」「你們看有沒有想要做的點子,在空白頁開一個房間,在裡面進行創作。」最後小克開了四個房間,皮蛋也開了四間。小克是用「文字的意思」來組成畫面,而皮蛋則是用「文字的形狀」來創造幾何圖形。
Thumbnail
2021/06/02
第二次視訊課,媒介換成goole meet。換goole meet的原因是,我發現它的白板功能可能很適合「拼字遊戲」,因為操作者可以自由移動便利貼,就可以看出字的組合。再來就是,這樣真的比較不浪費紙啦 XD
Thumbnail
2021/06/02
第二次視訊課,媒介換成goole meet。換goole meet的原因是,我發現它的白板功能可能很適合「拼字遊戲」,因為操作者可以自由移動便利貼,就可以看出字的組合。再來就是,這樣真的比較不浪費紙啦 X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廣為轉發的文章 在討論內捲化 要不要在幼兒園就開始偷跑ㄅㄆㄇ 家長的焦慮競爭 孩子成為承受的對象 這些所謂的基礎能力 不這樣搞小孩真的就學不會嗎? 還是 比較在意要在別人都會了的時候就也要學會才行? 我們家的實驗教育實驗了這個部份 就是讓小孩自己學會 關於識字、閱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廣為轉發的文章 在討論內捲化 要不要在幼兒園就開始偷跑ㄅㄆㄇ 家長的焦慮競爭 孩子成為承受的對象 這些所謂的基礎能力 不這樣搞小孩真的就學不會嗎? 還是 比較在意要在別人都會了的時候就也要學會才行? 我們家的實驗教育實驗了這個部份 就是讓小孩自己學會 關於識字、閱
Thumbnail
今年暑假因為都在家,心血來潮想教小貝認識注音符號,參考網路上許多媽媽們使用的教材以及搭配的活動和繪本,因此也規劃了幾個注音學習活動。前陣子,有些媽媽留言或私訊詢問教注音的心得還有使用的教材,所以整理成一篇~ 以下分享學習注音符號的幾個作法: 一、DIY注音圖卡,搭配注音教具 運用八開圖畫紙的對半,
Thumbnail
今年暑假因為都在家,心血來潮想教小貝認識注音符號,參考網路上許多媽媽們使用的教材以及搭配的活動和繪本,因此也規劃了幾個注音學習活動。前陣子,有些媽媽留言或私訊詢問教注音的心得還有使用的教材,所以整理成一篇~ 以下分享學習注音符號的幾個作法: 一、DIY注音圖卡,搭配注音教具 運用八開圖畫紙的對半,
Thumbnail
第二次視訊課,媒介換成goole meet。換goole meet的原因是,我發現它的白板功能可能很適合「拼字遊戲」,因為操作者可以自由移動便利貼,就可以看出字的組合。再來就是,這樣真的比較不浪費紙啦 XD
Thumbnail
第二次視訊課,媒介換成goole meet。換goole meet的原因是,我發現它的白板功能可能很適合「拼字遊戲」,因為操作者可以自由移動便利貼,就可以看出字的組合。再來就是,這樣真的比較不浪費紙啦 XD
Thumbnail
您正在教孩子認ㄅㄆㄇ嗎?教很多遍仍記不住? 因為注音符號的外觀與讀音毫無關聯性,所以在大腦記憶中不容易直接產生聯結。 因此,我們可以有策略地架構一個符號形狀與讀音聯想的共通記憶點,透過圖像搭起記憶的橋樑,幫助孩子用聯想更輕鬆地識得注音符號。 文章最後,會將我做的聯想字卡檔案分享給各位爸媽們囉!
Thumbnail
您正在教孩子認ㄅㄆㄇ嗎?教很多遍仍記不住? 因為注音符號的外觀與讀音毫無關聯性,所以在大腦記憶中不容易直接產生聯結。 因此,我們可以有策略地架構一個符號形狀與讀音聯想的共通記憶點,透過圖像搭起記憶的橋樑,幫助孩子用聯想更輕鬆地識得注音符號。 文章最後,會將我做的聯想字卡檔案分享給各位爸媽們囉!
Thumbnail
我發現對這群小孩來說,能夠「認得字」比知道字的故事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用;想要認字的小孩,很想要知道自己關心的字長什麼樣子,怎麼寫。那麼,要怎麼設計認字的活動?要從哪些字開始呢?我想,或許我可以試試「找字」的遊戲。
Thumbnail
我發現對這群小孩來說,能夠「認得字」比知道字的故事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用;想要認字的小孩,很想要知道自己關心的字長什麼樣子,怎麼寫。那麼,要怎麼設計認字的活動?要從哪些字開始呢?我想,或許我可以試試「找字」的遊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