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24是臺灣四年一度的大選,這次的選舉不僅是作為對民進黨的期中考,也是檢視選民的一片明鏡。讓人意外地,出現全台大翻轉,甚至很多原先未預料的膠著選況,儼然是不戰到最後一秒鐘,不知道誰會當選-台北、高雄尤其。
這兩個直轄市的戰況結果,對於台灣而言有相對具指標性的意義,除了傳統的北藍南綠之外,也是傳統選戰和數位選戰的對決。當然並不會有完全所謂只偏向單一邊的選戰,但這次的選舉應該可以成為之後非常重要的一個案例。
同時,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10件公投案的表決,關於公投的結果,大家可以點
這邊,即便結果非常不如人意,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端倪。
一、公投到底是不是真的民主?你看懂公投案的內容嗎?
公投對於現代民主體制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他是將一些重大議題交付選民的手上去決定。在今年度
公投法案的下修,執行上及實務上出現了許多問題,如下:
我想,這次公投案的數量是史無前例的多,光是公投案的票單就可以領到10張,不僅是對選民的一個負擔,也是對於各單位選舉承辦人員一個重擔。
正因為如此,這次發生
撕票案的數量也是史上最多,我相信有不少人對於投票這件事情,只是像是完成一個年度的例行工作,要花上這麼多時間,可能就會造成許多人的不開心了。
再者,在閱讀公投案內容的時候,你可以理解多少的內容?簡言之,公投案的內容對於一般選民而言,就是在玩文字遊戲,如果沒有在適當的狀態下,一念之間,答案就完全不一樣。
正是這樣,網路上出現了非常多的論戰、懶人包,談論著各種通過、不通過的可能狀況,種種的因素讓公投案的狀態更為撲朔迷離。
這個部分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因此我想先聲明:「我所認為合理的公投,應該是參與公投的選民都必須對議題具備基礎程度的瞭解」,看到這邊,應該有不少人會想這個假設真是太理想。沒錯,我也是這麼覺得的。
這次我看到有許多的投票人、含較為年長的選民,都選擇直接放棄投公投案,只領一般投票單,理由不外乎我上面所提及-「太久」、「太麻煩」、「根本不知道在投什麼」。
事實上,這些念頭我相信也存在許多人的腦中,甚至如果以「這也是意見表達的一種」作為說服我的理由,我也是能夠接受的。問題在於,耗費了這樣的資源,去執行一場大部分人不在意的公投案,值得嗎?
對我來說,這依舊是值得的,畢竟每年有這麼多的全民議題需要被處理,但我們該如何做到讓大部分選民「有意識地」去做這件事情,仍然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二、這不僅是一個政治對決,更是一個世代、意識形態的戰爭
這個部分,我並沒有要談論各地候選人的競選方式、媒體宣傳,我所要表達地是-這場選舉呈現一些我認為非常明顯的分野:
首先,我必須聲明,我對於藍綠兩黨的想法是相近的,並未有太多的想法,同樣的這些趨勢只是一個大方向,並非每個人都如此,僅作為分享。
一直以來,縣市長的選舉一直被視為對於總統的期中考,若是總統在這段期間的施政,無法服眾,在這場期中考時,總統所處的執政黨會遇到一場挫敗。其實這個趨勢在許多國家亦是如此-人民不斷地在兩黨中游移。
坦白說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個好事。
對於無論執政黨或在野黨,即使我這次落選了,我只要等待四年或是八年,我就可以再度拿回我的執政權,再加上,原先各縣市的政治偏好,每次我只需要鞏固好那些鐵票倉,再加上一點努力,就能夠扳回上次選舉的劣勢。
承接上述的藍綠對決,其實也是意識形態的對決,也是台灣最為敏感的議題-親中或反中:會把票投給藍色勢力的核心理念一定與把票投給綠色黨派的人是完全不同,以目前選舉的態勢而言,這是個二分法,目前仍未存在一個灰色地帶。
這個對立在台北市長的選舉也可以見到一些端倪,我記得在選舉之前,柯文哲的核心立場一直受到挑戰,更有人直接替他貼上了「親中」的標籤。正因為如此,綠色黨派無法再如同14年選舉一般,給予柯文哲幫助,同樣地對於中偏藍或中偏綠的游擊選民來說,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
這一次的選舉中,有非常多的候選人對於政見的著墨是相對少的(或許以前就這樣),更多的時間被花在跑場、造勢晚會、形象塑造以及議題操作上,我認為這也是對目前選舉制度的一個警鐘-到底我們選得是一個「好形象」還是「能做事」的人?
花了大把時間在研究政見,其實閱讀的人並不是這麼多;為了完美在政見辯論說明個人理念,其實觀看的人可能也不是這麼多。這都體現了一個問題,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往往都會打水漂,造成人民對於政見的不信任,就好比政見的執行力在選舉前不再是一個被關注的重點。
自從柯文哲在2014年成功以數位選戰打響自己後,今年度有許多的候選人也紛紛採用影片、媒體互動、社群試圖與選民拉近更多的距離。然而正因為接受資訊的差異,大大影響了不同選民的想法,這也是我接下來想討論的。
三、媒體的同溫層及使用落差
對於選舉而言,上一個世代的選民,往往都還是靠著傳統媒體、個人的政治立場進行投票;年輕人的社群媒體主導的使用習慣,一直都是個很明顯的差異。這邊我想要再提起的是我一直都在討論-媒體使用的城鄉差異。
影響城鄉差異的因素有非常多,小至個人意願,大至國家的發展,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產業的變化,對於媒體的使用習慣,也出現了不小的影響。就我所知道的,在非發展快速的城市區,大部分的資訊來源仍就是仰賴傳統媒體或是親友口耳相傳;相對地,在資訊流通較為快速的都市區,社群媒體的發達是可以預期的。
除了本身對於資訊接受的限制,通訊軟體及社群媒體的同溫層效應,越發明顯,我想,公投案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有許多人包含我,對於公投案的結果是非常不滿的,這件事情在我一早從我媽手上接過一張小卡,就多少感覺到不妙。在社群媒體上,有非常豐富、大量的資訊讓我們去判斷每一個公投案的選擇,但是在使用不是這麼頻繁的地區,這張實體小卡成為了決定性因素之一。
當然另一頭的挺同組織也是有製作相關小卡的,但問題在於-這個資訊能不能真正觸及到社群媒體以外的世界。
另外一種狀況是「Line的影響力」
還記得以前的「長輩圖」嗎?我們的父母輩總會在不知何時何地何時收到從親朋好友發來的長輩圖,先不論內容為何,但這次公投案的內容想必也是在各大群組內廣為流傳。誠如
葉丙成教授在臉書上所發佈的貼文:
這次投票顯示,原本佔 5% 的教會人口,可以用 Line 作為槓桿成功影響近 2/3 的投票人口。如果還把 Line 當作只是長者在用的東西而一笑置之、忽視,這會是任何社會價值推動者的怠惰。
正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在公投案前都妥善研究內容,這張小卡會成為它評斷的決定;這次的投票案量大,想到我就煩,那我就靠著這張小卡吧。回顧上面所有的因素,最傳統的宣傳方式,成為左右結果的因素之一。
選民年齡結構是不是造成公投失敗的因素之一?
這點我其實猶豫了非常久,因此附上由端傳媒製作的圖片給大家參考。
很多人歸因於公投的失敗是因為年長者不願意接受同性婚姻或是其他相關議題(愛家系列),但我會認為這可能普遍帶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當然我也必須說可能中生代或是更年長一些的人們對於這個議題無法接受的比例是高的,但不能以此就推斷這是影響公投失敗的原因之一,理由很簡單-年輕世代也是有許多人,不願意接受同性婚姻的。
因此在我的第二部分論述裡面,我並沒有將年齡層的對立寫進去,我改以透過更複合式的因素或將人的主動性降低來去討論這次的狀況。
結論
自從前幾年開始,各種不可能的事情都已經發生,感覺已經沒有絕對發生不了的事情,我也必須說我所分享的多是我自己經歷到的感覺,並無法代表所有的狀況。同樣的,影響一場選舉的因素是相當廣泛的且每一個都是環環相扣,這篇文章只是提供一個觀看角度看這場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