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為何總給人一種孤僻的印象?心理學指他們可能中了「知識的詛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是一種認知偏差,形容專家和一般人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於專家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而且會假設溝通對象也擁有這些知識,因此在溝通時會常以術語交談,從而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

raw-image

1990年,伊麗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在斯坦福大學通過研究一個簡單的遊戲來驗証這個現象,獲得了心理學博士學位。

在這個遊戲中,她把參與者分為兩種角色:「敲擊者」和「聽眾」。敲擊者拿到一張有25首名曲的單子,例如《祝你生日快樂》和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

每位敲擊者挑選一首,把節奏敲給聽眾聽(通過敲桌子),聽眾的任務是根據敲擊的節奏猜出歌曲。

這個遊戲中聽眾的任務很艱巨。在伊麗莎白的試驗過程中,人們敲出了120首曲子的節奏,而聽眾只猜出了其中的2.5%:120首中的3首。

但這就是試驗結果值得作為心理學論文題目來研究的地方。在聽眾猜歌曲名前,伊麗莎白讓敲擊者預測聽眾猜對的概率。他們預測概率為50%。

敲擊者傳遞的信息40次中才有一次被理解,但是他們認為兩次中就有一次。為什麼呢?

當一個敲擊者敲打的時候,他聽到的是他腦子里的歌曲。來吧,你可以自己親自來試試,你不可能避免在腦中聽到曲調。同時,聽眾聽不到那個曲調—他們所能聽到的只是一串分離的敲擊聲,就像一種奇怪的莫爾斯式電碼。

在試驗里,聽眾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辨出樂曲,敲擊者會對此感到震驚:難道不是很明顯就能聽出來嗎?當一個聽眾把《星條旗永不落》猜成《祝你生日快樂》時,敲擊者的想法可能是:你怎麼會這麼蠢呢?

做一個敲擊者很難。問題在於敲擊者已擁有的知識(歌曲題目)讓他們想象不到缺乏這種知識會是什麼情形。當他們敲擊的時候,他們不能想象聽眾聽到的是那些獨立的敲擊聲而不是一首曲子。

這就是「知識的詛咒」。一旦我們知道某樣東西,我們就會發現很難想象不知道它是什麼樣子。

我們的知識「詛咒」了我們。對於我們來說,同別人分享我們的知識變得很困難,因為我們不易重造我們聽眾的心境。

敲擊者/聽眾試驗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重演,CEO和一線員工、老師和學生、政客和投票者、商人和消費者,作家和讀者都可以看成敲擊者和聽眾。

所有這些群體之間都需要持續不斷的溝通,但是如同敲擊者和聽眾一樣,他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當一個CEO討論「開放股東價值」時,他的腦中往往會有一首職員聽不到的曲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tune Insight的沙龍
29會員
38內容數
2018/12/17
比爾蓋茨(Bill Gates) 最近向公眾分享了他2018年喜愛的5本書,內容由從冥想的入門指南,到自主武器的深入研究,再到講述一家公司從紅極一時逐漸衰落的驚險故事,題材廣泛。他更表示:「如果你正在為自己或朋友家人尋找一本有意思、吸引人的好書,選這些中的一本不會有錯」。
Thumbnail
2018/12/17
比爾蓋茨(Bill Gates) 最近向公眾分享了他2018年喜愛的5本書,內容由從冥想的入門指南,到自主武器的深入研究,再到講述一家公司從紅極一時逐漸衰落的驚險故事,題材廣泛。他更表示:「如果你正在為自己或朋友家人尋找一本有意思、吸引人的好書,選這些中的一本不會有錯」。
Thumbnail
2018/12/17
更多如雷貫耳的國際公司,如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軟銀、Adobe、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都有過印度裔CEO掌舵的歷史,他們或曾經創造企業的輝煌,或帶領企業奮起轉型。 「印度效應」為什麼而產生?印度裔CEO的管理能力為何如此超群?這甚至已經成為美國一些商學院研究的課題之一。
Thumbnail
2018/12/17
更多如雷貫耳的國際公司,如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軟銀、Adobe、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都有過印度裔CEO掌舵的歷史,他們或曾經創造企業的輝煌,或帶領企業奮起轉型。 「印度效應」為什麼而產生?印度裔CEO的管理能力為何如此超群?這甚至已經成為美國一些商學院研究的課題之一。
Thumbnail
2018/12/06
公司每年都會向客戶或其他合作公司送禮以維持友好的關係。然而,該在什麼時機送禮當中原來大有學問。公司送禮的專家約翰·魯林(John Ruhlin),是《Giftology》一書的作者。他表示,假期反而是向商業客戶贈送禮物的最糟糕時期。
Thumbnail
2018/12/06
公司每年都會向客戶或其他合作公司送禮以維持友好的關係。然而,該在什麼時機送禮當中原來大有學問。公司送禮的專家約翰·魯林(John Ruhlin),是《Giftology》一書的作者。他表示,假期反而是向商業客戶贈送禮物的最糟糕時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面臨緊張議題的時刻,溝通變得更為困難,有時甚至會冒出「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想法,甚至以懷疑的心態放大拆解說出這句話的這個人背景,說這句話的動機是什麼。 是的,在這個素人都可搭建個人舞台發表高見的年代,專家說的話逐漸不再可靠,既然如此,這群術業有專攻的人影響力何在?
Thumbnail
在面臨緊張議題的時刻,溝通變得更為困難,有時甚至會冒出「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想法,甚至以懷疑的心態放大拆解說出這句話的這個人背景,說這句話的動機是什麼。 是的,在這個素人都可搭建個人舞台發表高見的年代,專家說的話逐漸不再可靠,既然如此,這群術業有專攻的人影響力何在?
Thumbnail
據傳,手稿中曾記載德列斯登有名好賭的工人,他在酒吧跟一名解詩人打賭,說自己的彈奏的琴聲能吸引全場注意。兩人賭了五馬克,工人便坐到鋼琴前,搓搓手,突然粗魯的敲打琴鍵,發出顛三倒四的噪音。 酒吧裡的人被吸引注意,有人開始抱怨大罵。工人不旦沒有停下,反而變本加厲的敲打鍵盤。 解詩人這時察覺到,工人身上高度
Thumbnail
據傳,手稿中曾記載德列斯登有名好賭的工人,他在酒吧跟一名解詩人打賭,說自己的彈奏的琴聲能吸引全場注意。兩人賭了五馬克,工人便坐到鋼琴前,搓搓手,突然粗魯的敲打琴鍵,發出顛三倒四的噪音。 酒吧裡的人被吸引注意,有人開始抱怨大罵。工人不旦沒有停下,反而變本加厲的敲打鍵盤。 解詩人這時察覺到,工人身上高度
Thumbnail
她的特點是不把話表達完整,就要求別人達成。 但是我卻能『感覺』得到她要的是甚麼。 然後我總能拿出正確的東西給她。 我感覺到自己常常在『讀她』。 那是一種很明顯的、卻無法言說的運作方式。事情發生往往都在那一剎那的零點幾秒之間。
Thumbnail
她的特點是不把話表達完整,就要求別人達成。 但是我卻能『感覺』得到她要的是甚麼。 然後我總能拿出正確的東西給她。 我感覺到自己常常在『讀她』。 那是一種很明顯的、卻無法言說的運作方式。事情發生往往都在那一剎那的零點幾秒之間。
Thumbnail
我們其實已經習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直奔重點。 那就是從情緒上面暴發出來的,批評或命令。 特別是,其中如果還夾帶了偏見,那不是暴力,什麼才是暴力呢? 愛因斯坦說得好:「你不能用創造問題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其實已經習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直奔重點。 那就是從情緒上面暴發出來的,批評或命令。 特別是,其中如果還夾帶了偏見,那不是暴力,什麼才是暴力呢? 愛因斯坦說得好:「你不能用創造問題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Thumbnail
你有可以有多專注,取決於你可以多不分心? 在記憶之後,就是專注力的探討。記憶是影響我們做些什麼,而專注力是我們如何做和做多少。專注力會受到分心、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Thumbnail
你有可以有多專注,取決於你可以多不分心? 在記憶之後,就是專注力的探討。記憶是影響我們做些什麼,而專注力是我們如何做和做多少。專注力會受到分心、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Thumbnail
「知識的魔咒」這觀念非常重要,對行銷業、講師界、藝術文創設計產業,以及各種設計產品的人,最好都要瞭解這是什麼。這一篇要講的是一個非常簡單但重要的實驗,很簡單一下就講完了,重要處在於,這跟教育界一定會瞭解的「幼童的錯誤信念」研究相似,可以讓我們瞭解,這是從每個三歲小孩都會有的「錯誤信念」衍生出來的實驗
Thumbnail
「知識的魔咒」這觀念非常重要,對行銷業、講師界、藝術文創設計產業,以及各種設計產品的人,最好都要瞭解這是什麼。這一篇要講的是一個非常簡單但重要的實驗,很簡單一下就講完了,重要處在於,這跟教育界一定會瞭解的「幼童的錯誤信念」研究相似,可以讓我們瞭解,這是從每個三歲小孩都會有的「錯誤信念」衍生出來的實驗
Thumbnail
聽損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反應變慢,進而導致成生活中的恐懼與害怕,使原本可以做的也做得不太好了,變得憂鬱、沒自信、開始負面。 我自己對於聽力障礙也是很恐慌,耳鳴方面我是出去走走減輕壓力,不過反應跟聽力方面一直是死穴。 有次去耳鼻喉科回診做聽力測驗,我就想到測驗戴上耳機按下按鈕,這跟玩音樂遊戲不是很像嗎?
Thumbnail
聽損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反應變慢,進而導致成生活中的恐懼與害怕,使原本可以做的也做得不太好了,變得憂鬱、沒自信、開始負面。 我自己對於聽力障礙也是很恐慌,耳鳴方面我是出去走走減輕壓力,不過反應跟聽力方面一直是死穴。 有次去耳鼻喉科回診做聽力測驗,我就想到測驗戴上耳機按下按鈕,這跟玩音樂遊戲不是很像嗎?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
Thumbnail
刻意練習我認為是本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希望刻意練習的內涵能夠納入我們心中。刻意練習的概念具有跨世代的意義,打破了「天賦」這個框架。
Thumbnail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是一種認知偏差,形容專家和一般人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於專家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而且會假設溝通對象也擁有這些知識,因此在溝通時會常以術語交談,從而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是一種認知偏差,形容專家和一般人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於專家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而且會假設溝通對象也擁有這些知識,因此在溝通時會常以術語交談,從而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人腦形成記憶會依循一定的途徑。 但靈魂不用。
Thumbnail
人腦形成記憶會依循一定的途徑。 但靈魂不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